韶山之行

8月14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的故乡——湖南韶山。韶山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处,是毛主席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圣地。

韶山之行

心驰神往来到圣地韶山

来到韶山,真是人山人海啊!上有白胡子的老爷爷、白头发的老奶奶,下有牙牙学语的小朋友,更多的是成群结队的青壮年。所有人都心驰神往而神情庄重,秩序井然地参观着毛主席的故居。

韶山之行

瞻仰毛主席故居

毛主席的故居前方有块圆形的小池塘,据说,它们就是“龙眼”。从飞机上往下看,毛主席家乡像极了一条龙,主席的故居是龙头,两个池塘自然就是龙眼了。在池塘里密密麻麻的荷叶中绽放着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它们迎日盛开,或含苞待放。这些数不胜数、千姿百态的荷花不正象征着毛主席那崇高的精神品质吗?

毛主席故居坐南朝北,面照绿水,背靠青山。抬头一看,大门顶端挂着“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牌匾,是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可是邓小平爷爷没有署名,他说他在毛主席面前“不值一提”。

进了正门,我们来到了堂屋。它是南方摆酒席和宴请客人的地方。毛主席小时候经常帮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两个大水桶应该是当年的原物。再进去是火堂,是冬天取暖的地方,中间悬着一个挂钩,俗称“火堂钩”,可以用来挂壶烧水,也可以用来煮饭做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却也是热气腾腾、幸福祥和呢!可是,1921年春天,毛泽东回到韶山,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毅然说道:“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情,大多数人家都这样,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主席的引导下,全家人都离开了家乡,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他们是毛主席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堂妹毛泽健、侄儿毛楚雄和长子毛岸英。

韶山之行

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接着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铜像高10.1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0月1日。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气势宏伟,真是一人擎天啊。走近一看,毛主席手里握着文件,穿着庄严的中山装,凝望着远方,仿佛正在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思谋良策。我们的团队一共53人,49个成人正好排成整齐的七七方队,导游小姐姐是领队,我们3个小朋友一起手捧花篮,庄严肃穆地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一起闭目三分钟: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祈祷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摄影师按下快门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瞬间照片。

韶山之行

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