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石,出於自然,樸實無華出美玉;

雕,琢去瑕疵,精湛技法留想象。

賞,璞石重生,巧妙修飾趣蛻變;

藝,源自生活,萬象變幻無限美。

----素人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對多數人而言玉雕師很神秘,實際上,他們也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的普通勞動者。玉雕創作需要手、眼、玉石、工具、思想的巧妙結合,才能創作出我們喜歡的玉雕作品。每個玉雕師的創作風格不一,難易、復簡,訴說著石頭不同的語言。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原料無界

運用原料特點,利用自身所學巧妙設計創作,將一塊塊不起眼的“醜石”激活。許多玉石在我們看來毫無頭緒,但他們卻能創造奇蹟,賦予作品靈性。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藝、寓結合

藝術的表達是在生活之上的,玉雕作品更是基於某些美好寓意而創作。表達料子特點的同時,更需要表達題材寓意,也許這正是玉雕流傳千年的文化根基所在。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長壽龜

玉料中尋找主題

玉雕師在平常工作生活中會積累素材,在遇到合適的玉料時就能即興創作。對於奇特的玉料,玉雕師會從中尋找主題,並結合相關玉雕技法創作精美作品。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差的不是料子,是創意

玉料產地多,區別大,特點千變萬化。影響玉雕師的多是創意,而不是料子。創意與料子結合完美的會讓不起眼的料子散發光芒,反之則會毀了料子。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他們對待石頭很“摳門”,雕了一部分就停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