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基因PTPRZ1-MET介导胶质瘤 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研究|胡慧敏

都会产生耐药,导致胶质瘤复发或进展。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可将替莫唑胺作用下形成的O6位甲基化鸟嘌呤上的甲基转移到自身的活性半胱氨酸残基上,因此缓解了替莫唑胺的细胞毒性作用,这是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关于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抵抗的分子机制。

同样因为这个原因,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成为临床上用来预测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生物学标志。但是后续研究发现,MGMT启动子甲基化作为替莫唑胺敏感性的标志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胶质瘤,如在美国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基于不同基因表达谱特征将胶质瘤分成的4种不同的分子亚型中仅在经典型中体现出了MGMT启动子甲基化对替莫唑胺敏感性较好的预测效果,提示胶质瘤对替莫唑胺化疗耐受还有其他的分子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

目前对PTPRZ1-MET导致胶质瘤化疗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正在开展。初步结果提示,PTPRZ1-MET融合基因可能是对IDH1突变型胶质瘤的基因组的“二次打击”。PTPRZ1-MET引起MET通路过度激活,导致G2/M期关键细胞周期检查点CDK1的去磷酸化激活,突破细胞周期检查点,强行进入M期,肿瘤细胞没有足够时间对替莫唑胺造成的DNA损伤进行修复即进入“带伤增殖”。由此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和DNA损伤增加了肿瘤亚克隆的数量和种类,使部分肿瘤细胞可以逃避替莫唑胺化疗带来的生存压力,不断“进化”,并形成生存优势,成为导致肿瘤恶化的主力。

扫描二维码获得神外手术信息匹配

融合基因PTPRZ1-MET介导胶质瘤 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研究|胡慧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