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May和前男友分手快两年了。她一直努力去忘掉之前有过的一些伤心事,但那些记忆总是不时地从脑海深处跳出来。

May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有时现男友犯错了,她总会揪住不放。现男友受不了她的尖酸刻薄,最近提出分手。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为什么那些以为已经遗忘了的不开心、不美好,仍会肆意伏击我们的情绪?

记忆蕴涵着人类所有对生活主动的适应、经历、学习与信息的传输,以及对生命历程的体验。有时,记忆往往也不可靠的,会随着当下的心境被再组织与创造。

遗忘更像是一支修改笔,它整理记忆的内容,把需要的内容保存在下意识中。那些记不起来的痛苦记忆,有时并非真的忘记,而是被潜抑下来。通过掩盖、变形、扭曲的方式,以另外的形式呈现出来。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书写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只是一种回忆和宣泄的手段,当你写完了,然后撕毁,你会发现好像放下了许多。”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小熊在森林里遇到小鹿,对小鹿说,我受伤了。小鹿问伤得怎么样,小熊就把伤口掀起来给小鹿看。

后来遇到森林里的其他动物,小熊一次又一次的掀起伤口。

结果小熊的伤永远好不了,总是还没结痂,又被撕裂。

当一个人可以好好陈述自己过往的痛苦,有时并不一定是走出痛苦,而是创伤阴魂不散。

就像那只受伤的小熊,它会不断的重复自己受创的场景,并不是故意不想让伤口好起来,而是创伤记忆萦绕不去的影响。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每个人对伤痛的承受力都有临界点。当创伤超越临界点时,伤痛记忆就会瓦解内心的自我防御系统,严重可能会导致「解离症」(multiplepersonality)。程度轻微一点会使我们一个人的知觉,以及记忆方面的认知呈现「分解」(dissolvig)状态。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一个人还没有真正能够面对自己的创伤,有时反而能够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用貌似很冷静,甚至冷酷的陈述表达非常变态而暴力的受害场景。

旁边的人听来可能内心非常不舒服,但讲述这件事情的被害者却说得云淡风轻。

实际上,他不是真的从创伤中复原,而是痛苦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不能独自真正直面创伤的表现。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自我屏蔽式遗忘可以暂时保护我们的心灵,但对痛苦简单的割除,也割去了我们人格的完整。

时间是把双刃剑,它能积累自我疗愈的能量,也会把我们推向更远的深渊。

换一种方式讲述人生,或许能使我们的人格再次完整。找一个信赖的人一起,重建自己对伤痛记忆的看法,重新检视当下的人生,能帮我们找回自尊、找回对他人的信任。

时间不是万能药,聊聊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