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那些你習以為常的燒賣流沙包桂花糕鳳梨酥青團綠豆糕馬蹄糕,都是最珍貴卻被忽視的寶藏。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44個故事

編者 / 流子

說起和菓子,腦海中就會閃過櫻花樹下的三色糰子。在櫻花飄落的時候,糰子軟糯香甜的口感在齒間綻放,征服了所有的味蕾。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和菓子在動漫裡也是必不可少的人設利器,貓老師就是羊羹的忠實粉絲。然而吃過羊羹的我表示並不是特別能理解……還是網紅青團大法好!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不過要自己製作一些款式簡單的和菓子其實不難,難度大概和包湯圓差不多。

在某寶上買好和菓子預拌粉,和牛奶混合之後做成麵糰,也可以按照喜好加入食用色素染色;包入自己做的或者現成的豆沙餡,然後用模具或者牙籤造型,就能做出顏值高又美味的和菓子。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你應該知道和菓子可以做得“很漂亮”,但是沒見過他做的和菓子,你絕對想不到和菓子竟然能這麼美!

製作這些和菓子的匠人,彷彿將大自然的美掰了一塊,揉在了小小的麵糰中,不然怎麼能做出如此精妙的點心?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這位手藝高超的和菓子匠人,就是三崛純一。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這略帶中二感的照片,怎麼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

他不是那種仗著自己有些手藝就不求創新的手藝人,頭上裹著頭巾,鬍子拉碴,日復一日毫無想法地做著同一件事。

他一頭遊走在殺馬特邊緣的金髮,卻從來都只穿一身純黑和服;明明是做點心,動作卻浮誇得像劉謙準備讓我們見證奇蹟;他是個和菓子匠人,卻只“賣”創作的過程,不賣成品;明明是個日本手藝人,卻跑到美國法國加拿大去“炫技”圈粉。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如此一說,他似乎像當年《食神》片頭的周星馳,只知道作秀沒有實力。但是三崛純一的手藝卻是毋庸置疑的。

他不僅奪取過和菓子匠人比賽的冠軍,上過各種電視節目,作品也常常出現在綜藝節目裡。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用和菓子的材料製作出超級仿真的黑板擦形狀和菓子

但如此成功的他,前半生卻能夠看見無數人的影子,和你我一樣,曾在平凡中掙扎。

8歲,最愛玩的年紀裡,他被迫跟著爸爸學習和菓子的製作,常常哭著捏糰子,踏不出廚房的大門。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10歲,他的作品已經能夠放在店裡販賣,但是和菓子對他來說卻是來自家長和環境的束縛。對他來說是量產的和菓子,一點都不稀奇,還很討厭。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叛逆期,他拋開了父親的期望,幾乎丟下本應繼承的家業去玩音樂,但是音樂才華卻有限,要想能夠吃上飯,還是得做和菓子維生。

和菓子什麼的,除了能夠賺錢一點用都沒有。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但是從小被迫學習鋼琴的人,無論再怎麼討厭被束縛的那段時光,都會在長大後某個寂寞的夜晚感悟到獨自彈琴的美好。

而他感受到和菓子的魅力,也是在許多年之後的事。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27歲,他第一次在國外做和菓子,這件對他來說一直都只是求生工具的事情,竟然被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稱為藝術,自己也在一片驚呼聲中被稱為“藝術家”。

他過於習以為常,以至於無法發現其中魅力的和菓子,其實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但是直到他從外人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才發現旁觀者清。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在探索的過程中,他曾把和菓子做成漢堡包、海鮮飯、刺身壽司等模樣,每一樣都逼真得難以分辨。

但是最終,他還是在四季變遷中找到了和菓子真正的美。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完全使用和菓子材料製作的漢堡包

父親察覺了他的改變,馬上把店交給了他,但是他卻面臨著非常現實的困境。34歲,他傳承了三代的和菓子店,在自己手上搖搖欲墜,幾乎面臨倒閉。

這個時候,他靠自己的和菓子手藝在電視節目裡獲得了和菓子匠人比賽的第一名,終於力挽狂瀾,讓小店火了起來。傳統手藝,真的酷斃了。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獲獎和菓子作品【靜寂】

充滿儀式感的茶道,從服裝到茶具,以及沖茶飲用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儀式感極強的藝術。

一間茶室,每一次喝茶,都如同一次唯美的表演。茶道,因此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茶可以如此,和菓子憑什麼只是配角?三崛純一創立了“菓道”,同樣為和菓子的創作過程賦予了極強的儀式感。

他要讓見識過“菓道”的人,意識到他們習以為常的和菓子,也是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為了讓觀眾能夠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他的雙手和眼睛上,他總會穿上全黑的和服,哪怕在炎熱的越南也是如此。

他的粉絲曾經給他贈送過一隻貴重的鐵製能面(日本傳統戲劇藝術“能”劇所使用面具),由於這隻能面很珍貴而且太重,他自己做了一隻一模一樣的木製面具,塗成全黑,表演時也會戴上。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菊花的造型是和菓子造型裡常見的一種,傳統手藝人會使用剪刀來剪出花瓣,但是為了達到超越常人的複雜與精細程度,三崛純一特地設計和定製了前端細如針尖的筷子,用這種筷針來“剪”出花瓣。

順帶一提,這款筷針一推出,就有很多手藝人爭相購買,這麼好用的神器,再守舊的手藝人也會被打敗。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雖然筷針可以做出更細緻的形狀,要控制好它卻不容易。眼一斜,手一抖,做錯一片花瓣,就會毀掉一朵花。他需要的不僅是他自己的專注,還有所有觀眾的凝視。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誰又能想到當初在舞臺上彈吉他的那個金毛小子,現在能把整個世界都忘掉只為了做一隻和菓子呢?

能在數學課上看小說專心得聽不見老師點名的你,和功成名就之間,也許就差那件值得你投入全身心的事情。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三崛純一,硬是把手藝人在背後悄悄做的事情搬到幕前,變成了狂氣酷炫的表演,其實還有個讓他痛心的原因。

你以為日本人都愛吃和菓子?不存在的,尤其是日本年輕人,買西點的人遠多於買日式點心的人。

在中國也有類似的傾向,立志以後要做蛋糕師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說“我長大了要做超好吃的叉燒包!”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是,做傳統點心累,難道做西點就不累嗎?為什麼做西點的人還是比做和菓子的人多?三崛純一想到自己的經歷,就發現並不難理解。

對於他自己來說,和菓子只是代代相傳的一件事,在日本也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情,甚至不會有人去想它有可能會失傳。自己不做,總會有人去做的吧?而且做西點,怎麼想都比較酷啊!

要怎樣讓那些許願以後要做西點師的幼兒園孩子,也憧憬成為和菓子匠人?很簡單——讓他們直接感受到,和菓子也可以很酷!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所以他染著金髮,穿著和服,戴著凶神惡煞的面具,用他的鬼斧神工“變”出一個個精美而且美味的和菓子。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曾丟下“來自日本的和菓子匠人”這個身份。

哪怕只有幾個,觀眾裡會有人想:“我也想成為他這樣的人”,就足夠了。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這樣的做法,當然會受到一些老派匠人的非議,搞得這麼花裡胡哨的,你以為真的有用嗎?有用。除了受邀到中國、越南等國家開課演講,他還在日加文化交流的時候,舉辦了和菓子創作的表演,促進了兩國交流。

最重要的是,他的手藝,真的無可挑剔。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三崛純一的佛像主題和菓子作品

除了繁華豔麗的菊花,他也將大量的侘寂美學融入到作品中,利用大量的留白來創作出季節主題的作品。

“春風”這樣的主題作品,他並沒有做出各種精巧的花瓣,而是在基礎形狀的糰子上切割出一些如同春風拂過的線條,結合糰子本身白中透粉的顏色來表現春日的感覺。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雨中櫻花落地的美景,也被他巧妙地捕捉到和菓子之中,讓人不禁驚歎。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你是不是也開始覺得,做和菓子其實也很酷?三崛純一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其實源自中國唐代點心的和菓子,當然無法與中國蔚為大觀的點心文化相比。僅僅是廣東早茶文化裡的馬拉糕馬蹄糕蘿蔔糕榴蓮酥就能夠讓我垂涎三尺,還有各種網紅玫瑰糕肉鬆青團和蛋黃酥誘惑無比。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但是日本卻能有這樣的一位手藝人,想盡辦法宣傳自己的文化。把身邊看起來平常的事物中的美,發展成賞心悅目的藝術。

說他作秀也好,罵他炒作也罷,無論去到哪裡,他都只做一件事——讓更多人瞭解日本和菓子。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那句話很老套,卻是從不過時的真理:身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那些藏在早餐鋪子裡的美,始終在靜靜地等著我們去發現。

——

叛逆少年曾不屑繼承家業,如今卻把和菓子搬上舞臺,帶出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