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挖矿节点引发社区舌战

近段时间,有关挖矿节点和非挖矿节点之间的差异以及两者是否存在优劣之分的争论持续发酵。BCH和BTC支持者之间的争论通常会引发节点之争,即哪一方的节点更加强大。部分BTC支持者甚至表示,那些没有运行全验证节点的用户在加密货币领域属于“二等公民”。

非挖矿节点引发社区舌战

非挖矿节点的重要性之争

节点。无论是BTC还是BCH阵营的人都在讨论那些极其信赖非挖矿节点重要性的加密货币爱好者群体,这一讨论主题同时还向其他数字资产社区蔓延开来。非挖矿节点是区块链的完整记录,有人认为非挖矿节点推行了加密货币协议规则,也有人认为这类群体只是旁观者。

挖矿节点也属于节点的一种,但他们具有处理区块并产出新币的能力。就在今天还有人在reddit发帖,讨论了挖矿节点和非挖矿节点的差异。

某网友回帖表示:

节点的确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执行规则。每个节点的运行着都有一套需要去遵守的规则——如果有足够多的节点都赞同这些规则,那么就达成了共识。

如果某矿工或矿池决定在100个区块以内破坏这些共识规则,他们就会失去挖矿奖励。节点还能封禁其他不遵守共识规则的节点。

是否遵守规则

然而,在这个网友回帖之后,立刻就有人反驳了他的观点,表示其并不赞同非挖矿节点在执行规则。

没有节点的存在,ASIC矿机能自己挖区块吗?不能!非挖矿节点能生成区块吗?不能!如果没有挖矿节点,谁来续写整条链?当然不会是非挖矿节点——谁决定哪些区块是有效的?谁又负责搭建其他有效区块?

(非挖矿)节点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判断自己是否遵守规则。如果他们没有遵守规则,就会从网络中分裂出来,并且开始等待永远也不会来的有效区块,因为到时候没有矿工帮助其生成区块。或者你有一个挖矿节点,然后试图生成下一个有效区块。矿池节点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其具有挖矿能力——你的树莓派根本没有任何能力。

二等公民

一个月前,BTC开发者Jameson Lopp在推特上发表了有关全验证非挖矿节点的观点,这场辩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有趣。

非挖矿节点引发社区舌战

Lopp指出:

如果你没有运行全验证节点,你就是二等比特币公民。如果你没有保管自己的私钥,你就是三等比特币公民。

这篇推特带来的影响并不正面,反而引起了对非挖矿节点的负面辩论。某推特网友回复:

为什么要把社会等级制度带到比特币世界?这是迄今为止我在比特币社区听到过的最做作的说法。

Lopp对此作出了回应:

这和社会等级无关,和自主权有关。

对非挖矿节点的三大误解

上个月底,海盗党(Pirate Party)创始人Rick Falkvinge在一场活动种向在场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普及了这一概念,并表示没有运行全验证节点的用户属于二等公民的说法十分荒谬。事实上,Falkvinge表示,非挖矿节点仅仅是“直接旁观者”,他们可以看见规则,却不负责执行规则。他说,中本聪的白皮书中提到的节点指的是挖矿节点。在Falkvinge看来,认为非挖矿节点是规则执行者的人是可笑的,他们对这类节点有三大误解——不运行节点的用户是二等公民,节点在网络中具备权力,节点能够实现网络的去中心化。

非挖矿节点引发社区舌战

不运行节点的用户是二等公民——事实并非如此,99.999%的用户并不会运行节点,这完全没有问题,只是需要大规模的普及。节点在网络中具备权力——这么说毫无道理,无论特定挖矿节点是否存在,网络都会持续运作,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节点能够实现网络的去中心化——如果你认为孟加拉国牧民有能力租用一台服务器并且处理千兆字节的区块,那么你说的可能是对的,你的确能感受到部分的去中心化。如果不得已只能在糟糕的网络状态下运行全节点,那么这就相当于一把天然的攻城锤——这是十分糟糕的。因此这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近期,有关非挖矿节点的辩论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扩容辩论的核心,短期内并不会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