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是什麼?為什麼金融行業有這麼多的龐氏騙局

海日冬晴

金融行業流通的龐大資金註定了資金和客源,就使得金融行業成為了“龐氏騙局”最大的滋生地。

“龐氏騙局”到底是什麼?

在金融街有一個這樣的名詞——“龐氏騙局”,“龐氏騙局”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們要如何才能避免上當呢?

我們首先對“龐氏騙局”進行了解。

(一)歷史溯源

龐氏騙局的祖師是查爾斯.龐茲,意大利人,他來到美國在做過很多工作後最終發現要想發家致富還是要搞金融;

於是,他來到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宣稱歐洲某種郵政票據在美國很值錢。只要買到就能獲利,然後他自己設計了一個交易公司規定只要45天就能獲利50%,3個月就能翻倍。於是他利用新的投資者的錢作為獲利反饋給最先一批投資者。

最先一批投資者獲利後形成聚群效益,越來越多的人投資這個騙局,短短一年就有4萬人上當。直到有人揭發他,他才被調查獲罪入獄。

其實根據“祖師爺”的例子我們發現:其實龐氏騙局手段都不是特別高明,那麼為什麼就會有人不斷的上當不斷的被騙呢?

(二)特性

其實大家只要擦亮眼睛就能識破,因為這一類騙局雖然五花八門,但是所有的本質特徵都離不開老祖宗龐茲設計的騙局的共性。

1、低風險高回報的反投資規律。一般的“龐氏騙局”的例子都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盈利方式——低投資,一般都會有一定的擔保人,告訴你投資的回報利率很高,由此來“麻痺”投資者,從心理上打破投資者的防線,拿出自己的錢參與。

2、資金鍊脆弱,“拆東牆補西牆”。一般的“龐氏騙局”的融資案都缺乏必要的連續地資金鍊,一些負債人可能拿新融資的錢去填補之前的空,最終到了一個無法填補的地步,負債人只能選擇跑路,留下誤入“騙局”的投資者只能“乾瞪眼”。

3、投資方式的神秘性,告訴投資者這是個訣竅,不可知也不能被複制。

4、反週期性特徵,投資者結構金字塔特徵。

但其實經過我們這麼久的研究,真正的低投資高回報的金融案例其實是很少的,這就要求投資者要時刻保持明銳的思維,當自己遇上高回報的投資方案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多方查證,不要輕易相信周圍人所謂的“擔保”,投資時不可急於求快,避免遭遇“龐氏騙局”。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懂財帝

朋友,龐氏原本是一個外來詞,指一個意大利商人在美國設計的一個投資計劃向民眾進行兜售的行為,最後淪落為一場騙局,俗稱龐氏原本。

後來把引入這個概念引入中國金融領域,將一切“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

”也即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行為,都將稱之為龐氏騙局。

我在金融系統工作30多年了,經歷過或看到過的龐氏金融騙局太多了,而且很多不斷變換馬甲,讓大量缺乏金融風險意識和對金融詐騙術缺乏識辨能力的民眾大受其害。

遠的不說,僅近幾年在我國的龐氏金融騙局就足以讓人心驚膽顫,如e租寶案中“鈺誠系”下屬的

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網絡平臺打著“網絡金融”的旗號上線運營,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採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累計交易發生額達700多億元。

警方初步查明,“e租寶”實際吸收資金500餘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受害投資人遍佈全國31個省市區。

再如最近江蘇省暴發的錢寶網事件,涉案金額達500億元人民幣,註冊用戶超過2億戶,讓無數人的“血汗錢”、“養老錢”、“救命錢”血本無歸,甚至讓無數民眾傾家蕩產,其危害及震盪程度不亞於e租寶事件。

加上林林總總的各類非法集資案,我國龐氏金融騙局活動較為猖獗,數額龐大。據公安部披露,2017年全國新發涉嫌非法集資案件5052起,涉案金額1795.5億元,同步分別下降2.8%、28.5%,2018年1至3月,新發非法集資案件1037起,涉案金額269億元。

另外,朋友問得好,為什麼金融業為何龐氏金融騙局多。據我分析和判斷,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大部分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感比較強,騙子就利用民眾這種社會心裡行騙。

二是人性貪婪的弱點被騙子們利用,騙子們不斷拋出花樣翻新的高收益回報這根“誘餌”,投資者便紛紛咬鉤被套。高利誘惑幾乎是所有龐氏金融騙局者慣用的伎倆,這是民眾的普遍弱點。在高利面前,大量投資者喪失了最起碼的理智,幾乎成了弱智,瘋狂地加入龐氏騙局這場遊戲當中。

三是社會投資渠道狹窄被騙子們利用,騙子們推出讓投資者耳目一新的投資圈錢方式,被投資者輕易信奉而紛紛往圈套裡鑽。龐氏金融騙局都有利用上線發展下線、簡單易行的傳統操作方式,這種做法讓大量投資者奉若神明,相信它的神奇魅力,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性,甚至即便知道它是騙局的時候,也不願主動戳穿。

面對龐氏金融騙局,民眾應提高警惕:一是對畸高的、超過正常投資利率水平或最高法院規定的收益回報率的金融投資活動保持足夠警惕,不可盲目參與,防止血本無歸現象發生。在投資回報上應樹立正確的理念,消除“一夜暴富”心裡,對高回報投資現象要心存敬畏。

二是多學點相關金融知識,對高利回報金融投資活動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向當地金融監管部門進行諮詢,弄清楚是否合法合規,對屬於非法金融投資活動的,無論利率回報多高都要遠離。

三是對需要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銷式”投資方式,不能盲目參與,防止陷入龐氏金融騙局絕境。

四是是對明知自己被騙的金融投資活動,除及時退出之外,應積極主動地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讓更多的投資者認清龐氏金融騙局的本來面目,切忌盲目湧入,防止害人害己龐氏金融騙局現象的蔓延。

最後希望朋友對龐氏金融騙局保持“火眼金睛”。以免上當受騙,永遠守好自己的財富。


財經深思

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之所以金融行業有太多類似的騙局,是源於我國一直是資金荒,中小企業很難得到貸款,而得到資金後,往往又是繼續房貸給其他群體,以獲得比實業更多利潤,如此循環,最終資金利率遠高於實業投資回報,造成了空轉,所以P2P跑路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因素。不斷地堆積資金雪球,最終無法控制了,引發危機



玉名

此前有寫過相關文章,用來回答後面這個問題應該比較合適。上班比較忙就不怎麼修改了,各位將就看一看!

昨天朋友圈被首付貸的資訊刷屏了,一方面據外媒報道央媽準備對其下手,另一方面最近上廣深的房價不合理上漲登上各大頭條,一時間風風雨雨,話遍山城。

無意間聽到一個笑話:自core李中關村一口咖啡之後,全國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是創新都是在BP裡面,沒有什麼實質上的突破。所以再來看首付貸產品,其本質也是曾經存在於民間的首付過橋借貸的一個變異升級版而已,模式也無非是鏈家、搜房等所謂的閉環模式,中介與地產商的合作模式,以及自產自銷的P2P、金融機構模式。

其實對於首付貸產品我是有所接觸的,筆者曾經投資過某狐旗下的平臺,結果不到2月時間佳兆業事件發生,索性那個時候運氣較好,投資的相關標的都與地產無關,幸運的躲過了那一波的逾期,也是因為這個事情引發了筆者的一些深思以及對這個產品的看法。

1、兩高一剩的殭屍企業造成了銀行大規模的壞賬,至於具體數據是多少,基於朋友公司的商業機密,這裡不方便公佈了。(PS:就是告訴你房地產屬於那一剩裡面

2、這裡有幾個神奇的數據,告訴我們國家現在正在開啟非惡意的旁氏融資,以及所謂的去產能去庫存,莊和土豪套現,散戶接盤,所以房價的預漲空間應該是日本房產泡沫模式的再現,個人判斷難以長久持續。

3、再來扯一扯行為金融裡面的羊群效應,從現在的樓市狀況來看,羊群效應太過明顯,並且操盤者開始了旁氏騙局的推銷手段。很多城市,出現投資者擔心買不到房子,所以連夜排隊、擠爆交易所的現象,這跟任何金融產品泡沫破滅之前的景象何其相似?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日本1990年樓市泡沫破滅前的前兩年,東京房價一年上漲60%,整個東京都沉浸在因房價上漲產生的巨大財富效應的幸福之中。如今,中國的某些城市,正處於短短一年或兩三個月的時間,房價上漲50%、20%的亢奮之中。有笑話調侃辛辛苦苦4、5年不如半年前買房。

4、槓桿的問題,任何金融行為的發生都伴隨這槓桿的存在。以首付貸產品為例,首付5成,相當於2倍槓桿,首付2-3成,相當於給自己加了5倍槓桿。現在再來中介、P2P等金融或者類金融機構首付給你加個槓桿,風險是不是呈幾何級別上升呢?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槓桿我可以翹起地球,如果給到無窮槓桿是不是可以撬動宇宙?如果全部做到0首付,比如前幾天夭折的瀋陽神級刺激樓市的政策,在不考慮其它費用的前提下意味著你不僅可以買下整個樓盤甚至可以買下整個國家,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風險也是無窮增大,一旦你的收入難以保障自己的生存,違約輕輕鬆鬆,或者樓市有稍微的下跌,基本可以擊穿你的止損線。自然這就變成了壞賬。

5、所謂的風控。在推銷這種產品的時候很多平臺都會告訴你我的風控有多麼厲害,怎麼把別人牢牢地的握在自己手裡。當借款人資金鍊斷裂的時候,基於影響個人的在央行徵信體系裡面的信用,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這些人都會優先償還銀行的貸款,至於還完之後還能否再還平臺的錢,視情況而定吧,因此我們就會看見因為撐斷資金流的借款人的各種苦情戲上演——下跪、哭、求情求做展期,求讓我活命,可是你活了平臺也會被帶來的逾期+壞賬給拖死。

所謂的互金行業,在說這個之前先上一圖。


對於互金行業個人一直認為其實給實體接盤的,經濟蕭條,資本外流,造成貨幣派生下降,基礎貨幣減少,央行必須放水應對。而央行之所以必須放水,是為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經濟系統中大量的旁氏融資者債務以複利指數增長,必須不斷有新的流動性補充,否則就會發生系統性風險。

而大量的旁氏融資滋養了互金行業,而在這種舉國狂歡的生產泡沫的模式下,風險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無限增大,因此16年開年,大家突然發現一個問題互金冷下來呢?不火了,談到P2P老一輩的開始說這就是騙子(這得感謝e租寶,大大等,雖跟互金無關,但也躺槍)。冷下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筆者曾經寫稿子分析過,16年投資策略儘量遠離運營2-3年以上以電商模式快速發展的平臺,因為這盤我也不知道它還能接多久。

旁氏融資下滋生的行業,必然是一個短暫的週期行為,所以行業目前正在接受自己前期種下的因果所帶來的死亡陣痛,如果大環境繼續下行,會有更多的平臺走上爆雷之路。

產前的陣痛必然帶著血前行,希望在那堆染血的屍體裡面沒有你的身影。


互金偵探

自E租寶後接二連三的包括大大集團、快鹿、中晉等幾個規模較大的財富及P2P平臺爆出問題,已經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了。從最近各地及國家層面的整治行動及暫停工商註冊等措施可見影響之大。

如果非要說為什麼騙子會屢屢得手,原因其實還是很多方面。重要的就是老百姓都想賺錢呀!

1、都知道銀行理財等等正兒八經傳統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給的收益低,再加上去年股災再割了一把,自然互聯網金融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方向了。所以一些互聯網金融就打著高收益的幌子來騙取投資者的本金;

2、租賃豪華產所把公司把裝的高大上,顯得十分有實力給投資者造成兌付絕對沒問題的假象;

3、有沒發現被騙的很多都是自己家親戚以及大媽大爺們?經常會發現某某財富有很多老年人組成的參觀團視察公司……這就是營銷對象以及手段啦,具體類似大大集團、中晉那樣的銷售手段網上已經報道很多了,不做多說了;

4、在產品包裝上拉些保險公司呀,甚至假國企做個背書讓投資人更放心;

5、還有前期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所以就得到野蠻式的發展,有心的朋友可以看看從去年到今年國家層面對行業的態度就可以發現,短短一年由大力發展支持變成打擊清理。

互聯網金融是時代發展的趨勢,相信經過這一次的清理也會給這個行業更好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襄陽看天下

龐氏騙局典型案例其實也不經典

龐氏騙局在我們看來就是“空手套白狼”、“拆東牆補西牆”。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簡單的的說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龐氏騙局始祖:查爾斯-龐茲(意大利人)在1919年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體系的混亂制定了一個投資計劃,他宣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就可以賺錢。龐茲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把這個投資計劃弄得非常複雜,並許諾所有的投資在45天之內都可以獲得50%的回報。計劃開始後在規定的時間他給到了第一批投資者許諾的彙報,隨後就有一大批投資者進場,在一年時間內斂財1500萬美元,涉及4萬名被忽悠的投資者。在經濟體系的混亂,政策的不穩定及利率的多變情況下,龐茲的這個投資騙局壓根不能賺錢,很多人卻上了當。

這些特徵記住了就長記性

天下不會掉餡餅,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你記住這句話,那麼什麼龐氏騙局其實一點也不高明。龐氏騙局的案例眾多,受騙群眾不計其數,涉及金額之大不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還影響了金融秩序的穩定。其騙術的隱蔽性和欺騙性也造成監管的一定困難。其實龐氏騙局總結下來不外乎有如下幾個特徵:

1、低風險高回報。風險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回報越高風險越大。騙子多數強調高回報,從來也不提及所涉及的風險因素。而投資計劃往往是設計出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路徑。

2、拆東牆補西牆。騙子們總是力圖擴大客戶的範圍,拓寬吸收資金的規模,以獲得資金騰挪回補的足夠空間。因為無法兌現投資承諾,只能要求新客戶的加入或其他融資方式的安排來實現“許諾”。

3、投資設計複雜。騙子極力渲染自己是專家,強調投資的不可複製性。而他們根本沒時間研究所謂的投資門路和生財之道。對投資的技巧也避而不談。

4、投資計劃的反週期。投資項目似乎永遠不受投資週期的影響,無論是與生產相關的實業投資,還是與市場行情相關的金融投資,投資項目似乎總是穩賺不賠。麥道夫在華爾街的對沖基金也能在二十年中數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這些投資項目總是呈現出違反投資週期的反規律特徵。

5、投資結構金字塔特徵。為了支付先加入投資者的高額回報,須不斷地發展下線,通過利誘、勸說、親情、人脈等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從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資者結構。塔尖的少數知情者通過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參與者而謀利。

龐氏騙局只能變異升級,人性弱點就是貪婪。其實龐氏騙局真的不高明,天上不會掉餡餅,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幹。貪婪矇蔽了雙眼,造成簡單問題複雜化。除了安全係數較高的銀行理財,如果你想進入互聯網金融、P2P網貸平臺、投資公司的理財門檻,不妨可以使用金融搜索平臺,服務於信用卡、理財、貸款的金融搜索,機構和產品畢竟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篩選,展示給我們的是可信度強的機構或產品。


卡寶寶金融

龐氏騙局是老外的說法,中國的說法叫:挖東牆補西牆、擊鼓傳花、空手套白狼。基本操作方式,就是給你畫個餡餅讓你跟著跑。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但是總有人上當,為什麼?因為人都認為自己是幸運的,看不好處,看不到風險。

龐氏騙局有兩個主要特徵,一是讓人相信錢能省生錢,二是要讓人相信能很快掙錢。前者決定她必然會坍塌,後者決定坍塌的時間可以拖延。

為什麼金融行業的龐氏騙局比較多?因為金融業符合這兩個特徵。金融業是錢生錢的行業,它比任何行業的這一特徵都明顯,搞龐氏騙局容易包裝。幾乎所有人都會相信,金融業是玩錢的,是靠錢最近的行業,這樣的行業當然來錢快。利用這個行業搞龐氏騙局容易讓更多人進來。

看完這段話,再搞金融投資就要長個心眼。


閒話經濟

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齊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

查爾斯·龐齊是一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龐齊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齊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收到約1500萬美元“投資”。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1920年8月,龐齊破產。1949年,龐齊在巴西的一個慈善堂去世。

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為了50%的利潤,投資者一樣會失去理性。龐氏騙局屢試不爽,金融行業有這麼多的龐氏騙局看準的正是不變的人性!


老楊分析

\n

{!-- PGC_VIDEO:{"hash_id": 14391742000760396133,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19200082e0c13035498\

MoneyMoney轟

龐氏騙局名稱源於一個叫查爾斯·龐茲的美國人,他虛假設立企業以承諾高回報吸收社會資金,其實所謂的高收益都是從後來者的資金抽取提供給前面的人,這樣看起來每個人都有錢賺皆大歡喜!但一旦後面沒人投錢了或者不足以彌補消耗,資金鍊就會斷裂。

著名的龐氏騙局有鬱金香事件、南海泡沫、麥道夫騙局。

稀缺性跟高收益是龐氏騙局得以盛行的條件。人類總有貧婪的一面。鬱金香花可以炒到天價,這更能吸引後來人的跟風、南海泡沫則利用了政府的誠信,其它人難以涉足!而麥道夫,不是你想投資就是投資,想要被騙也是要有門檻的!

一個是稀缺,一個是高收益,這是龐氏騙局盛行的原因!在中國,龐氏騙局赤裸裸變成了非法集資,有中國版的“山村收購猴子”就是說的這個!

為什麼金融行業發生了這麼多,金融天生是壞孩子?

對於投資者來說,金融是高大上的,是鍊金術,一切皆有可能。但讀懂金融是需要一些門檻的。兼之人性的貪婪,看到這麼高的收益所以很多時候都會有賭一把的心態。

相對於其它行業來說,金融更能講故事,玩概念。龐氏騙局更容易發生在金融領域是因為金融講的就是錢的事!錢多、人傻、速來!那些所謂的“互助”社區光打著互助的旗號都能吸引這麼一大幫子人投錢,其實他們不是不知道風險,只是想自己絕不是最後一棒!這種情況對龐氏騙局能夠在金融領域氾濫起到了助推作用。

當然,監管是一個問題!到底誰來監管這個問題?銀監會?證監會?至少還沒有一個明文規定!很多時候都是出了事才去調查,這才很多龐氏騙局肆無忌憚地橫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