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嗎?

eeeeccccc

有紅雨,說歷史,品人文,悟道理,我是紅雨。青丘真實存在,但是九尾狐應該是圖騰崇拜。

《青丘狐傳說》在2017年裡的一段時間形成潮流。觀眾對其評價可以說吐槽與讚美齊飛。吐槽的是劇情和演員的演技。讚美的則是對演員裝扮的較好評價,比如古力娜扎,金晨,陳瑤她們的美麗,很多觀眾比較認可。其實整部劇除了和“狐”有點關係,大概也沾了“傳說”的邊,因為畢竟是《聊齋志異》裡的故事。總的來說和青丘狐傳說八竿子打不著。


歷史上青丘狐傳說譜寫的是一段民族的繁衍史和浪漫的愛情史。青丘在山東和江蘇都有這樣的地名。青丘在《山海經》中有記載為丘陵地帶,明顯和山東丘陵地形較為吻合。紅雨曾坐k892沿線採風,路過山東菏澤。青丘正好就在菏澤市。《山海經》中有“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

青丘是九尾狐的居住地。後來九尾狐經過了遷徙和變動,傳言塗山一帶就有來自青丘的九尾狐後裔。他們以九尾狐為圖騰,並且流傳著這樣的故事說:“誰遇到九尾狐誰就可以稱王,誰娶了塗山的女子就可以家道興旺、子孫昌隆。”大禹來到塗山碰到了一隻美麗的九尾狐。後來,大禹就娶了塗山的女子。傳說這隻九尾狐就是塗山氏(即青丘狐),大禹與她一見忠情,結為連理。後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家中思念夫君的塗山氏,登上山頭,飽含深情高唱著:“候人兮猗”(兮和猗都是嘆詞,相當於啊),意思就是“我在等著你啊。”希望大山和風能夠傳達她的思念給大禹。這四個字被認為是中國最早抒情詩。塗山氏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女詩人。現在想想,在那個詞語缺乏的年代,塗山深情款款,連用兩個嘆詞詠歎自己的思念,思念如水滴滴在心田,蕩起層層漣漪,讓人覺得甜蜜。可以說,塗山氏唱出了中國最早的愛情歌曲。


後來大禹治水成功,設立九州,接受禪讓舜的禪讓,在塗山召見天下諸侯稱王。據說有一方面也是為紀念他和塗山氏的美好愛情。塗山的傳說裡蘊含著繁衍後代原始祝福,大禹和塗山氏的愛情則傳達著愛情的美好。古人說九尾狐出天下太平就是來自這裡。塗山氏作為夏朝祖母,所以有人說人是九尾狐的後裔。只是後來妲己的出現,九尾狐從此背上了壞名聲,自暴自棄,一蹶不振。

文/紅雨說歷史

《山海經》

《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

《中國神話傳說》


快來評論和關注,我們一起討論更多。


紅雨說歷史


先看看《山海經》中三處出現“青丘”“九尾狐”的原文記載,以及我們現代人筆觸下的九尾狐。

1.《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穫,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這裡的青丘之山,與後文兩處之青丘國同屬一處,此外這裡提到了九尾狐有食人的習性,但是如果是它被人吃掉,則可使人避開妖邪之氣。

2.《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海外東經中,只簡單地描述了九尾狐外形。

3.《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


大荒東經中,更是簡略,但都突出了“九尾”特徵。


好了,那麼關於九尾狐的形象,在古人眼裡究竟是什麼樣子?讓我們來看這方東漢時期畫像石


整幅畫面佈局緊湊,西王母居於中央,坐於龍虎座之上。前方有三足金烏與蟾蜍,而西王母左側赫然正是九尾狐,它的九尾形象突出,如同樹枝般向上散開,格外誇張!

但,九尾狐在漢畫像石中卻絕不單獨出現,每每與西王母圖像所伴生,那麼,它究竟具有何種特性,能夠讓它時常居於王母之側呢?

1.九尾狐之肉可闢妖邪
2.天下太平則九尾狐出
3.子孫蕃息如九尾連綿

其實縱觀九尾狐的演變過程,九尾狐形象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也反映了人們對其複雜的情緒:

先秦具有吃人、狡詐等習性的獸類,變為漢代太平則出的瑞獸,再到唐宋時期禍國殃民的再度妖化,總之九尾狐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怕的動物~


眾所周知,山海經中,有很多動物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了原型,那麼,九尾狐的原型又是什麼呢?

答案很有可能是:大靈貓 或 小浣熊

因為,既然有九條尾巴不太可能,那麼尾巴上有九節紋路、其狀又如狐的動物,也就他倆最合適了~



嘿嘿😁,我就是九尾狐,也是乾脆面的代言



陽Sir的考古學之眼

《山海經》中的地理物產奇人異獸既不可全信,也不能完全否定。

說不可全信,因為這部奇書很多地方本身就是根據傳聞記錄的。至於海外東經中這段,“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很明顯作者本人都不肯定,就連青丘國的確切方位也還有另外一說,九尾狐更非親眼所見。

既是傳聞,必然有以訛傳訛的成分。就是信息和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見於文字的難道都是真理嗎?我們對一個國家、一個地方、一個人物、一件事情的認識又何嘗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呢?一起案件的審理當事雙方各執一詞,顯得撲朔迷離,弄的看客難辨真偽。當下的事情尚且如此,怎麼能要求古人完全正確呢?

說不能完全否定,是因為《山海經》的成書極有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就象《論語》一樣,內容不斷有後人增改。

雖然書中有“禹曰”,有“穆天子”,顯示它的成書年代。但是書中的部分內容,也很有可能記錄的是遠古時的歷史地理。看看現在不斷有物種滅絕,就不能否定《山海經》中物種的滅絕。


農村大媽談農村

據《山海經》記載,青丘的確存在,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獲,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也就是九尾狐,而塗山氏後期就住在青丘!如後來的葛洪,歐陽詢,張君房等一干人等都認為青丘是存在的!曾有白帝生,先致白狐,成王時,青丘獻九狐的說法。這一切都說明了青丘是存在的。


勇在心田

青丘是《山海經》裡的一個地名,又稱為

青丘國

和青丘山。綜合各類歷史文獻,青丘其實是從皇帝至夏朝初期的一處重要額方國或古邑。蚩尤的目的在

山東鉅野

菏澤

一帶,所以可以推算青丘的位置應該再

山東菏澤

附近。加上唐朝文獻中提到離狐縣,也在

菏澤

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