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郭鬆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太陽沒有淚

郭松齡,1910年加入同盟會,

奉軍著名將領曾為張學良之教官。郭松齡歷任張作霖麾下第二團團長、第八旅旅長、第三軍副軍長、津榆駐軍司令部副司令,在與段祺瑞、曹錕、吳佩孚作戰中取得軍功,並與張學良要好。民國十四年,郭松齡在馮玉祥支持下起兵反張作霖,後兵敗被俘處決。

郭松齡是奉系歷史上唯一大規模武裝反對張作霖的人,郭松齡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從他反奉失敗這件事上得知一二。

首先,郭松齡是有將才而無帥才,能將兵而不能將將。他雖然受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立志剷除軍閥,實現民主政治。但沒有認真分析孫中山領導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因此也不會利用當時全國反奉這一有利的政治形勢,深入宣傳反奉的意義,建立聯合統一戰線和政治組織,全靠部屬關係、同學和師生關係維繫內部團結,基礎很不牢固。另外,也沒有提出比較激進的許諾,廣大官兵不明確打倒軍閥之後建立什麼樣的政權,“民治”主張僅是一個抽象的口號,並無具體方案。特別是官兵最關心的土地問題,沒有納入政治綱領,不能把反奉行動與廣大官兵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

其次,做事不果斷不堅決。考慮與張學良的友誼,郭松齡打出的旗號是由張學良代替張作霖,“反父不反子”,這樣也影響其攻張的堅定性,一些軍官的猶豫性也影響士氣。沒有提出、也不敢提出明確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政治主張,尤其對張作霖勾結日本的行為,為了不給日本製造干涉藉口,僅僅使用了一些閃爍隱晦之詞,沒有把張作霖的反動面目徹底暴露出來。


國家人文歷史

歷史上真實的郭松齡是個很複雜的人物。

郭松齡出身農家,清末進入奉天 陸軍速成學堂讀書,後 考入陸軍大學,在奉軍中屬於有學識、有思想的少壯派軍人。與郭松齡關係甚篤的齊世英在其回憶錄中這樣評價郭松齡:

郭先生體格修長而健壯,經常著軍服,好讀書,生活嚴肅,思想前進,治軍甚嚴,恆以天下國家為己任。不近菸酒,不貪汙,不受饋贈,亦不治生產。與夫人韓淑秀女士伉儷情篤,其夫人雖無所出,亦不納妾、不嫖,家庭生活極為樸素,毫無當時東北高官之奢靡情形,誠為後來東北新軍之楷模。

郭松齡曾加入同盟會,陸軍大學畢業後,輾轉至廣東到孫中山手下任職,後回家鄉任東北講武堂教官。當時張學良正在講武堂學習,所以兩人有師生之誼,私交甚好。張學良畢業後升任奉軍衛隊旅旅長,邀郭松齡到其手下任團長,郭從此進入軍界,直接帶兵打仗。後來奉軍整編,張學良出任第二旅旅長,郭松齡出任第六旅旅長。張學良是太子式的軍人,一切事物均委託郭松齡處理,這兩個旅實際上是郭松齡一個人說了算。郭松齡生性嚴肅,不含糊,凡事能行則行,故有人背後稱之為“郭鬼子”(意即日本式作風)。

奉軍屬於家族式軍隊,最講關係,奉軍將領大部分是奉天人,與張作霖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繫。《中國的軍閥政治》一書中將軍閥之間的關係由強到弱分為3類12級,大體情況如下:

第一類:父子、兄弟。

第二類:師生、親屬、結義兄弟。

第三類:上下級、同鄉、同僚和同學。

郭松齡是陸軍大學出身,奉軍高層中同學不多,但他是遼寧當地人,與張作霖和不少高級將領都屬於同鄉關係,並且她當過東北講武堂教官,奉軍中許多基層軍官都是他的學生,所以郭松齡在軍隊特別是新軍中有一定人脈。郭松齡與張學良關係最近,既是師生,又是同事和同鄉,事實上他們是關係最好的朋友。

郭松齡對張作霖逐鹿中原、窮兵黷武的政策不滿,常持批評態度。他認為東北資源豐富,交通方便,富可敵國,並且周圍日俄虎視眈眈,所以應該休養生息,建設好東北,以抵禦外侮為重。至於整個國事,各方應坐下商量,以政治解決為主,最好不要訴諸武力。郭松齡這番思想常對齊世英提起,齊世英對此印象頗深,他在回憶錄中說:“我只知道郭有實力,有抱負,對東北現狀不滿,我從沒想到他心裡會另有什麼打算!”

1925年11月,帶兵在關內作戰的郭松齡在灤州通電起兵。郭松齡致電張作霖,要他息戰下野,將政權交給張學良,並表示要班師出關,更改省政,收毀濫鈔,免除苛捐雜稅,實行文治以抵禦外侮,永遠不要參與內戰,優待勞工,振興教育,開發寶藏以臻東北於富強。

郭松齡的這份通電背後有沒有什麼其他私人考慮不得而知,但他的觀點今天看來無疑是正確的。起兵後,與郭松齡有私人恩怨的奉軍大將姜登選途徑灤州時被郭扣押,隨即槍殺。姜留日出身,曾加入同盟會,與黃興等人有舊,為人誠實,為官清廉,不唯榮利,治軍嚴明,平易近人,在奉軍中口碑很好。郭松齡殺姜是個大大的失策,就連郭的親信人物也認為沒必要置姜於死地——由此可見郭松齡為人狡詐且心胸不夠寬廣的另一面。

郭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巨流河畔。12月23日,郭軍與奉軍在巨流河鏖戰,由於內部人員有人暗中投降張學良,加上日本關東軍幫助奉軍,郭軍失利,郭松齡攜夫人於24日凌晨突然出走,郭軍遂作鳥獸散。

24日,郭松齡夫婦被奉軍捕獲,在押往奉天途中被就地槍決,屍首運回奉天小河沿體育場,暴屍三日,境況甚慘。

被張作霖暴屍的郭氏夫婦

至此,那曾經感動山河的郭軍回師壯舉,猶如過眼煙雲,一切都吹了,散了,郭松齡本人也由此走進了歷史,任憑後人評說。


民國年間那些事

郭松齡是一個歷史非常復人物,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漁樵村人,和那個時代有先進思想的青年人一樣,身逢亂世,立志報國從軍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1912年郭松齡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1913年入中國陸軍大學學習,在這裡學習三年,郭松齡系統地研究了德日近現代軍事科學,掌握了當代最新軍事知識和理論,獲得了許多新知識和新思想,從同輩人中脫穎而出,加入過同盟會,追隨過孫中山先生的國民革命,個人經歷豐富,時代熱血青年。1919年2月,進入東北講武堂認戰術教官,在東北講武堂結識了少帥張學良,兩個人結下深厚的師生之誼。在張學良舉薦下開始平步青雲,任奉軍混成旅旅長。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東北軍全線潰退,唯有張學良和郭松齡領導的東線郭隊頂住了吳佩孚的進攻,粉粉其直搗關東計劃。郭松齡聲譽在東北軍中聲名鵲起。在東北軍中以張作霖,孫烈臣,湯二虎為首的是老派人物,以講武堂為派為新派人物。其中畢業於曰本軍校的形成洋派,以楊宇霆為精神袖,另一派以中國陸大和保定軍校畢業的軍官為土派,,以郭松齡為代表,土洋兩派巨互相傾壓勢同水火。第二次直奉戰爭郭松齡出力不少,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土洋矛盾加深。1925年10月郭松齡作為奉軍代表去日本考察軍事,得知張作霖從日本購買軍火,準備同國民軍作戰遂聯絡馮玉祥聯糸,共同反奉,1925年11月郭松齡在灤州起義率四軍,七萬軍隊攻佔山海關,佔領錦州向瀋陽進攻。在新民新開河附近,後路被吳俊升的黑龍江軍截斷,軍火庫被炸,日關東軍襲擊,郭部潰散,郭本人被捕後被槍斃。作為各人品質,郭生活嚴肅,治軍嚴格,不近煙菸酒,不貪汙,不受賂,不納佞,生活樸素,在當時軍官中實屬風毛麟角。臼其也有弱點,心胸狹窄,意氣用韋無容人之量,殺同盟會員,戰友姜登選就是個例子。個人政治野心太大,有為將之才,無統帥之謀,不懂權變,以下反上,妄圖以一己之力佔領東北,實現割據的野心,不逢天時,地利,也無人和,失敗是必然的事情,暴屍三日,可見老張的心情有多憤怒了。



關東俠客

郭松齡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近代一個異類的將領,他雖然是為軍閥而戰,但是卻有著愛國民主思想。而在奉軍中,郭松齡大起大落的一生只能用悲劇來形容。

郭松齡和張學良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在東北軍,郭松齡把自己的思想不僅傳給了張學良,還傳給了他的手下,他反對張作霖要打的直奉戰爭,但他卻對此無能無力,因為他和軍閥有別。他早年追隨過革命黨,他嚮往的是民主。

而郭松齡還有一個缺點,儘管有才華,但是氣量小,也可以理解為英雄氣短,他難以忍受奉軍中其他將領對他的排斥,最後發動事變,但是結果依然以失敗告終,最後被張作霖所殺。


風流倜儻張四少

對於歷史人物沒有誰能看的全面,放翁只能說說自己對郭松齡的看法。郭松齡是一個有大才的革命將領,不要小看這句評價,這一句評價其實已經包括了郭松齡很多方面,不信請聽放翁細細道來。


其一,郭松齡之才。郭松齡的才能是當時奉軍將領甚至是當時中國將領裡面都是比較厲害的。他畢業於陸軍大學,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曾經兩次拜訪過孫中山先生並且做過孫中山的警衛團團長。他治軍嚴格,對士兵訓練要求很高,當時人家都稱之為“郭鬼子”。但是奉軍在他手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張學良就說過“奉軍也只有茂宸在的時候有點戰鬥力”。兩次直奉戰爭郭松齡的部隊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其二,郭松齡之志。他是立志要做革新中國的人,改變中國落後的局面。他和張學良關係莫逆,就是在於他將張學良看成畢生理想的託付,他曾經不止一次說“今天的中國,一夥強人在胡鬧,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全然沒有國家民族利益”,所以他想改變中國。直奉第二次戰爭結束之後,他看到張作霖,楊宇霆之流魚肉百姓,使國家破財,百姓流離失所,那時他就起了反叛的意識,這也是源於自己的志向。


其三,郭松齡愛國。這一條是我單獨列出來的,為什麼我會列出來?因為郭松齡之愛國讓他付出了血的代價。 郭軍反奉的時候,本來是可以成功的,為什麼最後失敗了,就在於郭松齡愛國。當時日本人找到郭松齡希望他能維護日本在東北的特殊利益,卻被郭松齡嚴詞拒絕“這是中國內政,外國無權干涉”。而張作霖卻主動找日本人,滿足日本人的要求,最終日本人選擇了張作霖。所有很多人都說郭松齡失敗其實敗給了日本人。


一樹梅花一放翁

歷史上的郭松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歷史上的郭松齡是個有作為有軍事思想的東北軍軍人,但卻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他不滿東北軍閥張作霖對東北家族式的封建統治,於一九二五年聯合關外的軍閥馮玉祥、李景林發動兵變。向關內奉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成勢如破竹之勢。攻擊太順利使郭松林對反奉聯盟產生了反悔之心,乘李景林全力與奉軍作戰之時,派兵從側翼襲擊了李景林部隊,並一舉將李景林的客軍去潰。馮玉祥見此狀立刻收手,率軍退回原防地。(以上資料來至馮玉祥回憶錄)。結果是郭松林太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孤軍奮戰,結果被張作霜輕易擊敗,自己也落了個被槍斃的下場。


王金海170657262

首先來看一下郭松齡的個人經歷。

郭松齡的父親是一位私塾老師,母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從小郭松齡就接受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讓他有了古代士大夫的清高和理想。

年紀稍長就接觸到了一些西方先進思想,日俄戰爭的爆發,讓他有了投筆從戎的念頭。1906年,他進入奉天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結識了革命黨人方聲濤,接觸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1910年,郭松齡加入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郭松齡計劃在奉天密謀起義,被捕入獄。後經韓淑秀搭救後,才獲得釋放。

1913年,郭松齡考入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擔任北京講武堂教官。後來跟隨孫中山參加了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失敗後,回到奉天擔任東北講武堂教官。從這時起,開始認識張學良。

在張學良的推薦下,郭松齡擔任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的第三旅成為奉軍的主力。

1925年,郭松齡發動反奉戰爭,前期進展順利,後來因為馮玉祥的背叛和日本人的干預,郭松齡兵敗被殺。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郭松齡是一個有堅定理想信念的人。

郭松齡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的民主共和而奮鬥,直至最後為他自己的理想信念殉葬。

郭松齡從小飽讀詩書,後來又學習西方進步思想,曾經跟隨孫中山先生,為建立民主共和的新制度而奮鬥。

這是一個有崇高信念的人,郭松齡生活儉樸,和士兵同吃同住,作戰勇敢,在士兵中頗有威望。

郭松齡曾經說過:預謀真正共和,須由軍人革命。這也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黨人第一次提出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思想。

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郭松齡身上有太多理想主義的氣質,包括一些偏執的心態,這些都決定了,他很難做成一件大事。

郭松齡正直清高的姿態,讓他和奉軍中的其他將領格格不如,受到其他將領的排斥。如果不是張學良的堅持,他很難在軍中站穩腳跟,更不要說取得更大成就。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不合群的人,他沒有辦法團結其他人,共同進步。

郭松齡做事過於急功近利,奉軍中的許多將領,對張作霖都是非常佩服的。他們沒有接受過現代化的教育,不知道什麼是民主共和,只知道效忠於高級長官。郭松齡並沒有讓他們明白革命的道理,這就是郭松齡反奉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郭松齡的心胸不夠開闊。姜登選等人也是接受過西方教育的現代軍人,雖然和郭松齡有些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並沒有根本衝突,卻遭到郭松齡的殘忍殺害。這件事讓他在東北軍人面前的品行減了不少分。

正是因為郭松齡的兵變,導致奉軍的現代化建設不得不中止,同時也讓奉軍的精銳部隊傷亡慘重。為後來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提供了機會。

也就是說郭松齡的兵變並沒有考慮當時的東北局勢和國際局勢,他不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人。


新知傳習閣

郭松齡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奉行修身,救國一系列的思想,他認為張家,東北這樣的環境是不夠他施展才華的,是實現不了他的理想的。簡單來說,郭松齡只是個有理想有軍事但毫無政治鬥爭水平的人。在民國軍閥混斗的年代,能佔據山頭的人,哪個不是張儀蘇秦。至於反奉,那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退一萬步說,哪怕他成了新的東北王,他能幹得比張作霖好?


隨談君

從本質來說郭從來就不是一:革命者,他雖然有些新思想,但實質上還是想當新軍門伐,稱霸一方,他號稱讓老帥下臺,少帥掌權,可是少帥要與他面談時卻百般推脫,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最後只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埸。



風清雲讀

郭松齡在那個時代,是和其他軍閥將領不一樣的,他愛國愛民,推翻張作霖沒有錯,張作霖是個大軍閥。只可惜碰上豬隊友,中國人的奴性使部隊沒有了戰鬥力,還要說一點,如果日本人不打郭松齡,他應該會勝利的,只能說他為了理想,博了一回。雖然是悲劇,但是歷史記住了他的一腔熱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