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崇拜的歷史人物,沒想到長大後卻變壞了

小學的語文課本里講過一個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小匡衡家境貧寒,買不起書,為了能有書看,他只能四處找有書的人借看。而白天小匡衡需要做農活,只有晚上才能騰出時間來學習,但他家裡買不起蠟燭,所以只能鑿開牆壁借鄰居家的燭光讀書。

“鑿壁偷光”的匡衡被認為是古代勤學苦讀的模範,小時候讀書那會,匡衡也被老師長輩們常常掛在口中教導我們好好學習。

童年時期崇拜的歷史人物,沒想到長大後卻變壞了

後來的匡衡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個大學問家,並因為“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入朝做了官。當時的皇帝乃是漢元帝劉奭,劉奭的父親是漢朝著名的中興之主漢宣帝劉洵,但劉奭卻是虎父犬子,他在位時寵信宦官導致漢朝形式江河日下。

劉奭雖然昏庸,卻也喜歡儒家經典,匡衡因為學問高被劉奭任命為博士(古代官職),向皇帝講解儒家典籍。這個時候的匡衡還是很有正義感的大好青年,他藉著為皇帝講學的機會多次規勸劉奭要親賢臣,遠小人。

童年時期崇拜的歷史人物,沒想到長大後卻變壞了

等到原丞相病逝後,匡衡因為受到漢元帝的賞識,繼任了丞相的職位。後來劉奭還冊封匡衡為安樂侯,食封土地三千一百頃,但因為地方上失誤多算了四百頃,但匡衡知道後,沒有歸還多餘的土地。《漢書》記載“衡遣從史之僮,收取所還田租谷千餘石入衡家”。

但沒過幾年,匡衡非法擴大土地的事情就被人給告發了,匡衡也因此被收回了爵位,貶為了平民。

童年時期崇拜的歷史人物,沒想到長大後卻變壞了

小時候長輩們都希望我們向成績好的人多學習,但勤於學習的人並不代表他的人品好,同樣也不能因此認為他的官品好,畢竟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大奸臣大都是讀書人。

其實這也怪不得讀書人們,中國古代的讀書人秉著“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理念自幼苦讀,十年如一日,他們追求的不是為國為民為社稷,或者說他們曾經發過這樣的宏願,只是後來受不了糖衣大炮的轟炸忘卻了當年苦讀的理想。

童年時期崇拜的歷史人物,沒想到長大後卻變壞了

當然,不能因為這人在文壇上的地位而選擇性的遺忘他奸臣的本質,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這個人是奸臣而否定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匡衡雖然晚節不保,但拋開這點不談,他“鑿壁偷光”的故事確實值得我們的讚揚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