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计划在恩科斯堡岛南区启动新的南极考察站的建设,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我国即将建设的第5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

张广军,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90级校友,中铁华铁集团勘察设计院深圳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参加第34次南极考察,在极寒、强下降风、强紫外线、复杂场地等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历时3个多月,张广军不畏艰险,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本次南极考察罗斯海新站的岩土工程勘察咨询任务。

1.顺利起航

“嘟嘟嘟...”,2017年11月08日,随着一声响彻长空的汽笛声,“雪龙”号缓缓驶出了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基地码头,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的勇士们带着各自的使命,开始了此次终极之行。此行的目的地为位于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在那里,即将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勘察站——罗斯海新站。

出发后,船上领队讲到:“不论你来自哪个单位,从踏上“雪龙”号那一刻起,你就没有单位了,你就隶属于34次科考队,我们是一家人!”领队的话让张广军瞬间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一种家的感觉。

由于是第一次在海上乘船航行,刚开始,张广军还精神饱满,对所见所闻充满好奇,可是到了第二天随着风浪逐渐变大,就产生了强烈的晕船反应,呕吐不止。张广军心想幸好事先准备了晕船药,但当准备吃晕船药时,有一位老队员对张工关心道:“老张,现在刚出海,风浪还小,你现在如果吃晕船药的话,等到了“真正的”大海,尤其是西风带,你会受不了的。”根据老队员们的经验以及队医的建议,让他尽量在床上平卧,经过一个礼拜的适应,终于调整过来了,恢复了体力,没再晕船。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新站前期建设项目部出征前合影(右一为张广军)

2.海上生活

“雪龙”号上饮食条件还算不错,正餐4菜一汤,水果、饮料、咖啡24小时供应。在较为漫长的海上航行中,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南极考察队在“雪龙”号上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文体、演习等活动。

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重温入党誓词、开设专题党课;参加“南极大学”,人人当讲师;在赤道附近参与拔河比赛;擀制河南烩面,参加厨艺大赛……张广军在海上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作为一名23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认真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他在南极大讲堂为大家带来有趣的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专业课;在太平洋赤道附近,他和科考队员们以赤道为界,分别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开展了一场浪漫的拔河比赛;而来自五湖四海的队员们“你来湖南菜,我擀河南面”,切磋厨艺,热闹、温馨的场面给每一个队员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赤道集体合影留念

而想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一件很难熬的事。在茫茫的大海上,通讯条件非常差,“雪龙”号上的卫星通讯资源又有限,船上只能偶尔在晚饭后开启一段时间的2G网络供大家打电话、发短信。张广军回忆说:“网络室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很多时候人多就排队。很多时候家人能听见我们说的话,我们却很难听清家人说的话。”即使这样,张广军也淡然面对:“最起码家里人能听清,知道自己平安就好,我随身携带了家人的照片,每当想念他们的时候,我都拿出来翻一翻。”南极之行即是终极之行,对自己的心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3.“咆哮西风带”

大名鼎鼎的南半球西风带,也被称作“咆哮西风带”,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西风带气旋活动十分频繁,平均两天至三天就有一个气旋经过,特别是强气旋来临时,可造成西风带内狂风雪暴和高达十几米的巨浪。雪暴会使海上能见度急剧下降,给海上船舶航行带来极大困难和危险。

“雪龙”号经过新西兰两天后,就进入了西风带范围。张广军回忆说:“‘雪龙’号在西风带范围共航行了十多天,为了躲避气旋活动,其中有近50个小时处于停船状态,当时船摇晃地非常厉害,船上大部分队员也已经基本吃不下饭了,通往甲板的舱门也都全部关闭了,都在床上躺着,承受着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压力。”船上仅有一些“老同志”们,由于常年在海上航行,他们还比较适应,至于其他各个学校做科研的以及做基建的队员,根本适应不了。历时十多天,终于走出了西风带范围,来到了下一站。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雪龙”号在冰中航行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大型机械在前方开路

4.抵达恩克斯堡岛,转至中山站

2017年12月07日,“雪龙”号成功抵达南极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考察队全体队员开始卸货作业。12月10日,已将344吨物资卸运到罗斯海新站区,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卸货任务。

但由于受到近岸陆缘冰未融化的影响,大型机械设备暂时无法登岛,负责罗斯海新站建设的队员只能随“雪龙”号去往中山站,卸掉为中山站补给的物资,待恩克斯堡岛陆缘冰消融后再返回登岛。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罗斯海新站队员的住仓

在去往中山站的航程上,风很大,漫天“飞驰着”雪花,也没有了黑夜,顿时失去了昼夜的概念,作息时间也乱了,环境在一步步变得恶劣。

2018年01月04日到达中山站后,张广军积极投身到中山站卸货任务当中。卸货时,据他讲述,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只幼崽期小企鹅,可能是迷路了,在雪龙船边上的冰盖上不走了。卸货时在冰盖上工作的队员,看着这只企鹅很可怜,就从厨房拿了点吃的喂了一下。喂了两天之后,这只企鹅更不走了。后来老企鹅找来了,小企鹅就是不走,可能是因为人类的食物比他们平时的食物更好吃,老企鹅来回叫了小企鹅几次,小企鹅就是不走,最后老企鹅回去叫了五、六个小企鹅一起来,才把它哄走。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有有趣,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不要过多的干涉这些小动物。所以,在我国历次南极考察中,明令禁止,严禁侵犯南极自然环境,除了建筑物以外,不能留下其他东西,所有垃圾、废水、粪便等等都必须带回。

任务完成后便随同雪龙船一起驶离中山站附近的普利兹湾,再次返回恩克斯堡岛开展罗斯海新站建设的前期任务。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张广军同志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进行踏勘工作

5.返至恩克斯堡岛,开展勘察工作

2018年01月16日,雪龙船重新抵达恩克斯堡岛,张广军作为罗斯海新站建设的队员之一,经过与其他同事们一起不懈努力,团结协作,克服各种困难,终于成功地将3台大型机械设备运到岛上。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罗斯海新站建设项目部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有活一起干

大型机械设备延迟上岛,意味着罗斯海新站临建设施的施工工期相应减少,由原计划工期60天缩短至20天,对接下来的勘察、选址咨询等工作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而面对极昼、强下降风、强紫外线、淡水匮乏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首次赴南极考察的张广军更是克服心理、生理的影响,开展勘探工作。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张广军同志正在进行勘探工作

1月中旬以后,南极出现了强烈下降风。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有时从前一天晚上十二点一直吹到第二天下午一点,风速达到25m/s,相当于10级风力,现场悬挂的旗子,一夜之间都被吹成毛边了。下降风的加剧,对施工影响很大。张广军回忆说:“因为南极风比较大,其他人干活穿上“企鹅服”,还要出汗,但是干勘察却要取暖。当钻机开了以后,有时打着石头了,进尺很慢,因为担心卡钻又不能离开,站在那儿冻得直哆嗦,所以我一般都是围着钻机来回转圈来取暖,不停的走,对体能消耗很大。”

每天开工前,第一步必须先清雪,经过一夜,钻具基本上都被雪埋上了,厚度达半米,而且雪比较硬,很难清理。甚至有时吃完午饭或晚饭,回来之后发现钻具被埋上了,也得清雪。张广军说:“风、雪在南极是常态,因为赶工期,我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主要根据天气条件来决定,强下降风来得晚就施工时间长,最晚的一次收工是到凌晨2点了,已经算是达到人体极限了。”

现场淡水也非常匮乏。刚开始没有淡水可以用,队员们刷碗都是用雪,手部一干一湿、一冷一热,没过几天,队员们的手就裂了。再后来,只能在碗上套上塑料袋,吃完饭后把塑料袋一拎,扔到垃圾桶,这样就不需刷碗了。而施工用水,都是人工从近一千米外的海里去拎。

本次勘察设备采用的是履带式钻机,但是场地地表出露有凹凸不平的岩石,只靠钻机自身根本移动不了。必须使用履带式挖掘机将场地进行平整后才能正常移动。

在正常施工几天后,用于冷却钻头、悬浮岩屑的泥浆泵被冻坏了,张广军分析,是由于每天刮风,雪粒进入机械内部,一融一冻,就给冻坏了。泥浆泵坏了之后,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进尺慢,本来工期就十分紧张,这一下无疑是雪上加霜。他说:“人停机不停、加班加点也要按期完工。”通过人工向钻孔内加水,增加钻头上下活动以及提钻的频率,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但施工速度只能由原来的1.5小时/米变成了5~6小时/米。这也就意味着得每天须增长施工时间,但只有张广军一人会操作此设备,张广军打破思维定势,想出了解决办法。他在操作设备时,一边操作,一边对临时派给他的助手进行指导培训;刚一开始,只能利用少量的间隙时间“眯一会”,随着后来助手的熟练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两人的睡眠时间也有所增加,但面对场地复杂的地质情况,张广军也丝毫不敢放松,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张广军同志正在维修钻机

2018年02月07日,经过22天不间断的施工,期间历经了各种艰难险阻,攻坚克难,张广军负责的勘察工作终于圆满结束。

6.终极之行——心中的南极勇士

也就在勘察工作完工当天,南极考察队在恩克斯堡岛举行了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开工奠基仪式,为罗斯海新站的正式建设拉开了序幕。该站的建设意义重大,将填补我国在西南极地区的考察站空白,该地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矿产资源丰富,是许多国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点赞矿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风带”,为南极罗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贡献智慧!

俯瞰罗斯海新站临建设施

“南极考察的生活虽是艰苦,却非常充实,要学会享受周边的一切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和快乐”,这是张广军在考察任务结束后与同事聊天中介绍所说,他说:“每次勘探设备工作时,那些可爱的小企鹅总是第一时间过来围观,感觉就像在为我们考察队、为我们的国家加油呐喊一样,心里暖暖的。”

张广军与所有队员们一起

在雪白无垠的恩克斯堡岛上

为中国南极考察事业

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矿大人的足迹已经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即将迎来中国矿业大学109岁的生日

欢迎各位矿大人在评论区留言

写下你所在的地方和对母校的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