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計劃在恩科斯堡島南區啟動新的南極考察站的建設,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之後,我國即將建設的第5個南極考察站——羅斯海新站。

張廣軍,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90級校友,中鐵華鐵集團勘察設計院深圳分院院長、高級工程師,參加第34次南極考察,在極寒、強下降風、強紫外線、複雜場地等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歷時3個多月,張廣軍不畏艱險,攻堅克難,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本次南極考察羅斯海新站的岩土工程勘察諮詢任務。

1.順利起航

“嘟嘟嘟...”,2017年11月08日,隨著一聲響徹長空的汽笛聲,“雪龍”號緩緩駛出了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基地碼頭,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的勇士們帶著各自的使命,開始了此次終極之行。此行的目的地為位於羅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島,在那裡,即將建設我國第5個南極勘察站——羅斯海新站。

出發後,船上領隊講到:“不論你來自哪個單位,從踏上“雪龍”號那一刻起,你就沒有單位了,你就隸屬於34次科考隊,我們是一家人!”領隊的話讓張廣軍瞬間有了強烈的歸屬感,一種家的感覺。

由於是第一次在海上乘船航行,剛開始,張廣軍還精神飽滿,對所見所聞充滿好奇,可是到了第二天隨著風浪逐漸變大,就產生了強烈的暈船反應,嘔吐不止。張廣軍心想幸好事先準備了暈船藥,但當準備吃暈船藥時,有一位老隊員對張工關心道:“老張,現在剛出海,風浪還小,你現在如果吃暈船藥的話,等到了“真正的”大海,尤其是西風帶,你會受不了的。”根據老隊員們的經驗以及隊醫的建議,讓他儘量在床上平臥,經過一個禮拜的適應,終於調整過來了,恢復了體力,沒再暈船。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新站前期建設項目部出征前合影(右一為張廣軍)

2.海上生活

“雪龍”號上飲食條件還算不錯,正餐4菜一湯,水果、飲料、咖啡24小時供應。在較為漫長的海上航行中,除了基本的生活以外,南極考察隊在“雪龍”號上還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黨建、文體、演習等活動。

學習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溫入黨誓詞、開設專題黨課;參加“南極大學”,人人當講師;在赤道附近參與拔河比賽;擀制河南燴麵,參加廚藝大賽……張廣軍在海上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作為一名23年黨齡的老黨員,他認真學習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作為岩土工程專業技術人才,他在南極大講堂為大家帶來有趣的關於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專業課;在太平洋赤道附近,他和科考隊員們以赤道為界,分別在南半球和北半球開展了一場浪漫的拔河比賽;而來自五湖四海的隊員們“你來湖南菜,我擀河南面”,切磋廚藝,熱鬧、溫馨的場面給每一個隊員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赤道集體合影留念

而想念家鄉、思念親人是一件很難熬的事。在茫茫的大海上,通訊條件非常差,“雪龍”號上的衛星通訊資源又有限,船上只能偶爾在晚飯後開啟一段時間的2G網絡供大家打電話、發短信。張廣軍回憶說:“網絡室每天都有人打電話,很多時候人多就排隊。很多時候家人能聽見我們說的話,我們卻很難聽清家人說的話。”即使這樣,張廣軍也淡然面對:“最起碼家裡人能聽清,知道自己平安就好,我隨身攜帶了家人的照片,每當想念他們的時候,我都拿出來翻一翻。”南極之行即是終極之行,對自己的心理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3.“咆哮西風帶”

大名鼎鼎的南半球西風帶,也被稱作“咆哮西風帶”,是進入南極必經的一道“鬼門關”。西風帶氣旋活動十分頻繁,平均兩天至三天就有一個氣旋經過,特別是強氣旋來臨時,可造成西風帶內狂風雪暴和高達十幾米的巨浪。雪暴會使海上能見度急劇下降,給海上船舶航行帶來極大困難和危險。

“雪龍”號經過新西蘭兩天後,就進入了西風帶範圍。張廣軍回憶說:“‘雪龍’號在西風帶範圍共航行了十多天,為了躲避氣旋活動,其中有近50個小時處於停船狀態,當時船搖晃地非常厲害,船上大部分隊員也已經基本吃不下飯了,通往甲板的艙門也都全部關閉了,都在床上躺著,承受著身體上的不適,精神上的壓力。”船上僅有一些“老同志”們,由於常年在海上航行,他們還比較適應,至於其他各個學校做科研的以及做基建的隊員,根本適應不了。歷時十多天,終於走出了西風帶範圍,來到了下一站。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雪龍”號在冰中航行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大型機械在前方開路

4.抵達恩克斯堡島,轉至中山站

2017年12月07日,“雪龍”號成功抵達南極羅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島,考察隊全體隊員開始卸貨作業。12月10日,已將344噸物資卸運到羅斯海新站區,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

但由於受到近岸陸緣冰未融化的影響,大型機械設備暫時無法登島,負責羅斯海新站建設的隊員只能隨“雪龍”號去往中山站,卸掉為中山站補給的物資,待恩克斯堡島陸緣冰消融後再返回登島。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羅斯海新站隊員的住倉

在去往中山站的航程上,風很大,漫天“飛馳著”雪花,也沒有了黑夜,頓時失去了晝夜的概念,作息時間也亂了,環境在一步步變得惡劣。

2018年01月04日到達中山站後,張廣軍積極投身到中山站卸貨任務當中。卸貨時,據他講述,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一隻幼崽期小企鵝,可能是迷路了,在雪龍船邊上的冰蓋上不走了。卸貨時在冰蓋上工作的隊員,看著這隻企鵝很可憐,就從廚房拿了點吃的餵了一下。餵了兩天之後,這隻企鵝更不走了。後來老企鵝找來了,小企鵝就是不走,可能是因為人類的食物比他們平時的食物更好吃,老企鵝來回叫了小企鵝幾次,小企鵝就是不走,最後老企鵝回去叫了五、六個小企鵝一起來,才把它哄走。這個故事聽起來很有有趣,但是也說明了一個道理——人類不要過多的干涉這些小動物。所以,在我國曆次南極考察中,明令禁止,嚴禁侵犯南極自然環境,除了建築物以外,不能留下其他東西,所有垃圾、廢水、糞便等等都必須帶回。

任務完成後便隨同雪龍船一起駛離中山站附近的普利茲灣,再次返回恩克斯堡島開展羅斯海新站建設的前期任務。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張廣軍同志在南極恩克斯堡島上進行踏勘工作

5.返至恩克斯堡島,開展勘察工作

2018年01月16日,雪龍船重新抵達恩克斯堡島,張廣軍作為羅斯海新站建設的隊員之一,經過與其他同事們一起不懈努力,團結協作,克服各種困難,終於成功地將3臺大型機械設備運到島上。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羅斯海新站建設項目部成員之間團結互助,有活一起幹

大型機械設備延遲上島,意味著羅斯海新站臨建設施的施工工期相應減少,由原計劃工期60天縮短至20天,對接下來的勘察、選址諮詢等工作帶來了非常嚴峻的考驗。而面對極晝、強下降風、強紫外線、淡水匱乏等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首次赴南極考察的張廣軍更是克服心理、生理的影響,開展勘探工作。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張廣軍同志正在進行勘探工作

1月中旬以後,南極出現了強烈下降風。強勁的、速度極快的下降風有時從前一天晚上十二點一直吹到第二天下午一點,風速達到25m/s,相當於10級風力,現場懸掛的旗子,一夜之間都被吹成毛邊了。下降風的加劇,對施工影響很大。張廣軍回憶說:“因為南極風比較大,其他人幹活穿上“企鵝服”,還要出汗,但是幹勘察卻要取暖。當鑽機開了以後,有時打著石頭了,進尺很慢,因為擔心卡鑽又不能離開,站在那兒凍得直哆嗦,所以我一般都是圍著鑽機來回轉圈來取暖,不停的走,對體能消耗很大。”

每天開工前,第一步必須先清雪,經過一夜,鑽具基本上都被雪埋上了,厚度達半米,而且雪比較硬,很難清理。甚至有時吃完午飯或晚飯,回來之後發現鑽具被埋上了,也得清雪。張廣軍說:“風、雪在南極是常態,因為趕工期,我每天工作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主要根據天氣條件來決定,強下降風來得晚就施工時間長,最晚的一次收工是到凌晨2點了,已經算是達到人體極限了。”

現場淡水也非常匱乏。剛開始沒有淡水可以用,隊員們刷碗都是用雪,手部一干一溼、一冷一熱,沒過幾天,隊員們的手就裂了。再後來,只能在碗上套上塑料袋,吃完飯後把塑料袋一拎,扔到垃圾桶,這樣就不需刷碗了。而施工用水,都是人工從近一千米外的海里去拎。

本次勘察設備採用的是履帶式鑽機,但是場地地表出露有凹凸不平的岩石,只靠鑽機自身根本移動不了。必須使用履帶式挖掘機將場地進行平整後才能正常移動。

在正常施工幾天後,用於冷卻鑽頭、懸浮岩屑的泥漿泵被凍壞了,張廣軍分析,是由於每天颳風,雪粒進入機械內部,一融一凍,就給凍壞了。泥漿泵壞了之後,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進尺慢,本來工期就十分緊張,這一下無疑是雪上加霜。他說:“人停機不停、加班加點也要按期完工。”通過人工向鑽孔內加水,增加鑽頭上下活動以及提鑽的頻率,保證了施工的正常進行,但施工速度只能由原來的1.5小時/米變成了5~6小時/米。這也就意味著得每天須增長施工時間,但只有張廣軍一人會操作此設備,張廣軍打破思維定勢,想出瞭解決辦法。他在操作設備時,一邊操作,一邊對臨時派給他的助手進行指導培訓;剛一開始,只能利用少量的間隙時間“眯一會”,隨著後來助手的熟練度有了極大的提高,兩人的睡眠時間也有所增加,但面對場地複雜的地質情況,張廣軍也絲毫不敢放鬆,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張廣軍同志正在維修鑽機

2018年02月07日,經過22天不間斷的施工,期間歷經了各種艱難險阻,攻堅克難,張廣軍負責的勘察工作終於圓滿結束。

6.終極之行——心中的南極勇士

也就在勘察工作完工當天,南極考察隊在恩克斯堡島舉行了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建設的開工奠基儀式,為羅斯海新站的正式建設拉開了序幕。該站的建設意義重大,將填補我國在西南極地區的考察站空白,該地區雖然自然環境惡劣,但礦產資源豐富,是許多國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點贊礦大校友!穿越“咆哮西風帶”,為南極羅斯海新站岩土勘察貢獻智慧!

俯瞰羅斯海新站臨建設施

“南極考察的生活雖是艱苦,卻非常充實,要學會享受周邊的一切給自己帶來的震撼和快樂”,這是張廣軍在考察任務結束後與同事聊天中介紹所說,他說:“每次勘探設備工作時,那些可愛的小企鵝總是第一時間過來圍觀,感覺就像在為我們考察隊、為我們的國家加油吶喊一樣,心裡暖暖的。”

張廣軍與所有隊員們一起

在雪白無垠的恩克斯堡島上

為中國南極考察事業

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礦大人的足跡已經遍佈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即將迎來中國礦業大學109歲的生日

歡迎各位礦大人在評論區留言

寫下你所在的地方和對母校的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