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叫李志勇,1972年10月出生,畢業於西南林業大學。1993年8月在州(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林業局參加工作,是一位林業工程師。 曾參與和主持救治了“臘臘”、“然然”、“蘋蘋”、“昆陸”等8頭野生亞洲象以及蟒蛇、黑熊、野牛等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負責起草了《西雙版納州古茶樹保護條例》,負責組織實施了全州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兩大國家生態建設工程,目前負責全州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的管理工作。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對於石頭的愛好,源於2008年一次野外工作,當時州政府組織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到景洪電站查看淹沒區,在現場劃定淹沒區後,我和各部門的技術員來到江邊寨的石灘上,看到許多造型優美、顏色豐富、圖案明顯的石頭。因為這些石灘馬上就要淹沒了,以後再也見不到這些美麗的石頭了,所以大家商定每個人撿一塊石頭拿回去作為紀念。當時,我也不懂怎麼鑑別石頭的好壞,只憑直覺就撿了一塊形狀像茶壺的石頭帶回家。這塊石頭帶回家後,一直被我丟放在單車房門口。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一天,我去家附近的理髮店裡理髮時,發現理髮師店裡堆放著很多石頭,就跟他聊起關於瀾滄江石頭的話題,並把我撿到石頭的事情告訴他。理髮師是一個浙江人,年紀很輕,但有很豐富的賞石、鑑石經驗,已撿了很多年的石頭。當時我就請他去幫我看看那塊江邊撿來的石頭,他看了以後,立馬驚呼:“這麼好的一塊造型石你也丟在門口呀?”他建議我把石頭拿回家裡洗乾淨,再用凡士林保養,然後拍照放到奇石網站的論壇裡讓全國石友們欣賞。我按他的建議把照片發到中國奇石網後,很多內地石友通過網上留言和手機來電向我購買這塊石頭。後來,這塊石頭被景洪一位石友相中,並以8000元的價格買走。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通過這件事以後,我才發現原來瀾滄江邊隨處可見到的石頭中,隱藏著很多寶貝。這些奇石不僅可以觀賞和把玩,而且還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這讓我對石頭的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於是,我開始在網上查閱和學習大量與奇石有關的資料和理論,並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撿地去採石和收藏石頭。我是10月10日出生的,在我生日中有兩個10(石),這也許是冥冥中註定這輩子我將與10(石)有著不解之緣吧。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由於喜愛上奇石,為了弘揚中國傳統賞石文化,展示本地的奇石資源,我於2009年在州文聯和州文化館的大力支持下,組織州內50多名石友在州文化館成功舉辦了我州自解放以來的首次觀賞石展覽,並以這次石展為契機,由我作為第一發起人,於2010年向州文體局和州民政局申請創建了我州第一個觀賞石民間社團組織——“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因單位有規定公職人員不能任社團組織任法人,我謝絕了全體會員對我的會長提名,轉而擔任協會秘書長至今。目前,我協會共有會員126人,主要以男性會員居多,佔了85%,女性會員佔15%,年齡多為中青年和老年。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自協會成立後,在我和協會理事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參加州政府組織的邊交會、藝術節等活動,並在告莊、萬達、傣族園舉辦觀賞石展以及與州電視臺聯合錄製野外採石宣傳片等方式,有力地推動了我州的石文化普及和發展。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和認識石文化,並開始接受石文化。應該說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成立,標誌著西雙版納版納觀賞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剛剛進入起步階段。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作為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的秘書長,我將以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觀賞石文化為已任,以服務協會和會員為宗旨,以發展壯大本地觀賞石愛好者隊伍為重點,以宣傳本地的觀賞石資源,培育本地觀賞石產業為目標,通過組織會員開展專題石展,野外採石、鬥石、對外交流合作等手段,不斷推進我州石文化的發展。同時以發掘、整理少數民族石崇拜文化和開展州內“神石資源”分佈本地調查為研究課題,為進一步豐富版納民族文化的內涵,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野外工作時撿了塊石頭,沒想到竟然改變了我的生活!

文章/鳴謝:雨林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