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老闆割這種草拿去賣,年銷2.5個億!

站在溫商洪繼國的辦公室向窗外望,祁連山綿延不絕,山頂白雪皚皚。在雪水滋養下,山麓下一望無際的苜蓿草蔓延著。正是這種別稱“幸運草”的小草,幫助洪繼國走出了一條年產值2.5億元的綠色轉型之路。

1

借“退牧還草”東風轉型現代農業

洪繼國,溫州洞頭人。20多年前,他在蘭州雁灘辦了一家燈具廠,從溫州市區矮凳橋燈具市場批發燈具、配件,加工銷售。

洪繼國

溫州老闆割這種草拿去賣,年銷2.5個億!

甘肅啟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洪繼國

洪繼國說,溫州的燈具質量好,價格有優勢,很受歡迎。又得益於蘭州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市場輻射整個大西北。他從一家小店起步,到2003年已在雁灘市場租下兩層樓3000多平方米的場地,開了一家燈具城。

隨著燈具市場日益飽和,洪繼國相繼試水房地產開發等諸多轉型。“投了不少項目,但感覺都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2015年,洪繼國到張掖考察牧草項目,意外地被這片塞外江南的景緻吸引了。

入夏後的張掖,水草豐美,風吹草低見牛羊。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

“荒漠中的一片綠洲,在這裡創業感覺就像隱居世外桃源,讓人特別享受。”洪繼國說,當時恰好遇上退牧還草政策,牧民不能隨意散養放牧,飼料需求顯著增加。因此,項目很快敲定。2015年6月,他在張掖市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創辦了甘肅啟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當地豐富的牧草資源,主營植物蛋白飼料研發、生產。

祁連山山麓耕種條件優越,水土光熱條件獨特,當地出產的牧草素以產量高、品質優著稱。“張掖的苜蓿草質量尤其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多種維生素及胡蘿蔔素,一年能收三四茬,畝產1000多公斤。”洪繼國介紹,草畜食用後出產的肉、擠出的奶營養更豐富。

成立不到三年,“啟瑞農業”年收購加工牧草超3萬餘噸,相當於3萬畝田地的牧草產量,年銷售額超2.5億元,利稅2600萬元,成為甘肅最大的草畜飼料企業之一。

2

飼料遠銷全國各地,成為藏羚羊的食物

洪繼國轉型之際,恰逢養殖業上升期,牛羊肉價格連年上浮,飼料需求進一步擴大。憑藉國內領先的生產工藝,以及張掖優質的原料,洪繼國的飼料銷往內蒙古、四川、雲南等地的飼料廠、養殖場,部分優質飼料還遠銷上海、青島、台州等地的奶牛場、長毛兔養殖基地。

溫州老闆割這種草拿去賣,年銷2.5個億!

甘肅啟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廠區

到了秋冬季節,草木蕭瑟時,牧草需求量會更大。除了人工飼養的草畜需要飼料越冬,野生動物也會遇到覓食困難。

“遇到雪災等極端天氣時,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等野生動物會遭遇‘糧荒’。”洪繼國介紹,相關部門會將飼料撒在野生動物集中出沒的地方,幫助它們越冬。他們出產的優質飼料曾被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採購,空投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食用。

為了保護大氣環境,甘肅省目前已禁止露天焚燒秸稈,並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我們也積極響應號召,改進生產工藝,消納了大量秸稈,幫助農民增收,也減輕生態壓力。”洪繼國說,企業一期包括100畝倉儲,員工中有教授2名,專術人員8名。目前他正忙著勘察土地,計劃拓展佔地1000畝的二期倉儲,讓“幸運草”長得更茂盛。

在甘肅打拼時,洪繼國結識了不少溫州老鄉,並加入甘肅溫州商會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