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访华重点谈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已经全面布局蓄势待发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第十一次访华行程备受瞩目,除了谈伊核协议、世界贸易形势之外,双方还就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5G通信等多方面合作进行了探讨。其中,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是双方讨论的重中之重,中德两国总理为此专门签署了合作意向。

默克尔访华重点谈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已经全面布局蓄势待发

中国舆论和不少网民似乎沉浸在一片沾沾自喜的氛围中,默克尔对中国科技水平的盛赞和夸耀让我们心里很舒服。然而这个世界在鲜花与欢笑的背后,总是毫不留情的经济、科技全面竞争,我们不要被德国科技界充满危机意识的谦虚之词所迷惑,实际上,德国工业界早已全面布局要抢占自动驾驶领域的主动权,我们要做好准备。

嘴上客气,实际毫不示弱

这次默克尔的访华成果有很多,但其中最受德国工业界关注,却是双方就“中德自动驾驶领域”所达成的合作意向。人工智能AI应用在全世界都是个蓬勃兴起的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然而真正能够大规模落地行程经济效益的还不多。而自动驾驶无疑是最有希望尽早取得突破的项目。德国媒体嘴上尊称中国为“最可能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老大”,但在实际动作上是一点也不客气。

默克尔访华重点谈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已经全面布局蓄势待发

德国汽车厂商在中国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德系车在中国的市占率还在上升。数据显示,德国汽车集团们每生产3辆车就有一辆是卖往中国的。这个传统工业汽车强国,在自动驾驶时代当然不会甘于落后。例如宝马已经获得在中国进行自动驾驶路试牌照。按照宝马的计划,他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将要完成至少2.5亿公里(包括计算机模拟在内)的测试,模拟500万种以上的驾驶状况,以彻底完善其人工智能驾驶体系。

从法规的高度抢占先发优势

今年早些时候,业界传闻中国政府正在评估为自动驾驶而设立的法规,有可能会参考、甚至采用部分德国的法规。这个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现实的可能性:德国已经率先在自动驾驶领域里完成了比较完善的法规建设。

默克尔访华重点谈自动驾驶技术,德国已经全面布局蓄势待发

2017年5月德国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街。当然前提条件是驾驶座上必须有一个持驾驶证的人监控车辆。德国工业界对此极为盛赞,纷纷评论其为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自动驾驶领先者铺平了道路。

这项法规的意义不仅在于其领先性,更在于其高度的完善程度。其规定几乎涵盖了自动驾驶有关的各个领域,从技术、安全、社会道德等各个角度对自动驾驶进行了阐释和规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经济大国为自动驾驶出台完整的、全面的法规。

法规就是发言权,合作也要拼心机

制定法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的是以大量实践为基础、以科技为后盾、同时还要以国际领先的厂商群体为支撑。德国率先推出自动驾驶相关犯规,事实上就成为世界上该领域里话语权的有力争夺者。

法规对自动驾驶应该呈现什么样的技术状态、各个部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软件和硬件的整合、安全与社会道德规范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细致的阐述。手里有着这样的利器,德国在与中国谈合作的时候自然更有底气。这套法规是大量参考了德国主要汽车厂商们的实践经验和意见制定出来的,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他们必然也要向中国方面力推,实际上就为德国厂商们的技术竞争赢得了先天优势。

在谈论中德汽车工业互相对比的时候,德国方面嘴上非常谦虚,把中国的BAT们描述成“在信息、网络方面非常强”、“会在汽车行业的整合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细品他们的评论,实际上对中国厂商的基础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并不以为然。默克尔访华后,德国汽车工业界对中国的溢美之词背后,是他们蓄势待发的全面布局,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厂商们要抓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