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哪些人適合服用?服用氯吡格雷,這4個注意事項要了解

氯吡格雷是目前心血管用藥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它和阿司匹林一樣,都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在急性冠脈綜合徵(ACS)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氯吡格雷哪些人適合服用?服用氯吡格雷,這4個注意事項要了解

氯吡格雷的作用機理及臨床應用

氯吡格雷哪些人適合服用?服用氯吡格雷,這4個注意事項要了解

氯吡格雷屬於噻吩吡啶類藥物,屬於血小板膜二磷酸腺苷(ADP)受體拮抗劑,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體,從而抑制活化血小板釋放ADP所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相較於同類藥物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的耐受性和用藥依從性都更好,對骨髓的毒副作用更低,目前已基本取代噻氯匹定,成為ADP受體拮抗劑類抗血小板藥物的首選。

1. 對於ACS患者,如果不準備進行早期(5d內)診斷性冠脈造影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如出現非ST段抬高情況,應立即給予氯吡格雷負荷劑量300mg,繼以75mg/d。除非有高出血風險,建議持續應用12個月。

3. 正在服用氯吡格雷,準備進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患者,建議術前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天,除非急診手術。

氯吡格雷的副作用和服藥注意事項

氯吡格雷哪些人適合服用?服用氯吡格雷,這4個注意事項要了解

對於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一樣,最大的風險就是出血,該藥物導致嚴重出血率為1.4%。除了出血外,胃腸道不適、皮疹、頭痛、眩暈、頭昏和感覺異常也是氯吡格雷常見的副作用。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要特別注意服藥的前14天,如果出現皮下出血的紫癜等現象,應及時檢查血小板。儘管指南建議服藥期間不必監測血小板,但李藥師仍然建議如果長期服用氯吡格雷,應定期檢查血小板計數為宜。

除了上述副作用,再說服用氯吡格雷的幾個注意事項:

  1. 在服用氯吡格雷期間,如合併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或類固醇類抗炎藥時,應注意出血風險;
  2. 對於有消化道問題,又必須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不建議服用拉唑類藥物(PPI)預防消化道損傷,會影響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對於高胃腸道風險的患者可考慮更換其他抑酸藥如組胺H2受體拮抗劑(替丁類藥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 老年人患者用藥:儘管年齡是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但抗血小板治療研究中,>65歲老年人同樣從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獲益,並且其絕對和相對獲益比<65歲者更顯著。氯吡格雷的長期治療劑量無需改變。
  4. 長期抗血小板與抗凝治療聯合應用 ACS合併心房顫動的高危人群或人工瓣膜置換術後等患者,如需採用三重抗栓治療(華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應嚴密控制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並將療程儘量縮至最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