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學》如此絕妙的一本書你可曾聽過

先說這一本書的來歷。《止學》是一部失傳已久的絕學,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範之作。它的作者叫王通,號文中子。王通是隋朝人,儒學子弟,乾的事教書育人職業。

對於王通這個人,史書中有關他的文字記載不多,但他門下的弟子都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開國元勳。比如魏徵、李靖、徐世績、房玄齡等等,都是他的學生。能教出這樣的優等生,想必老師的學識,絕對可以稱得上淵博。

從王通教育出來的這些學生,就可以知道,王通的本事很大,從他的這本《止學》可以看得出,他對開創唐代的文化思想,可謂功績卓絕。

這本書曾被清代的權臣曾國藩熟讀,他一生的作為和成就,處處都有止的烙印。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於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於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於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大智知止,小智惟謀。過猶不及,知止不敗。以下就是《止學》中十句經典語句。

《止學》如此絕妙的一本書你可曾聽過

1、智極則愚也,聖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解析】:如果一個人過於聰明,那就變成了愚蠢。聖人是不擔心自己的智力不夠的,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品德缺失。

2、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解析】:一個人智慧不夠,卻還想謀劃大事,那麼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以失敗告終,一個人的沒有用全部智慧,卻謀求長遠,這樣的人都很難如願。智慧的人說的話也是充滿智慧的,愚蠢的人說話也表現了他的愚蠢。用愚蠢來掩飾智慧,用智慧來停止智謀,這些都是真正的智慧。

3、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於時,人貴於明,動之有戒也。

【解析】:追逐好處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富貴的人卻非常少。賢明的人敢於把自己的功勞讓出去給被人,那麼,他的名望就會與日俱增。獲得大的好處,會傷及自身,獲得小的好處,對人是有利的,取捨定要慎重。天道貴在有其規律,人貴在自知之明,行動的要遵守法律法規。

《止學》如此絕妙的一本書你可曾聽過

4、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解析】:很多人都能看見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許多人都視為有害的東西,有的卻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視道義輕視利益,小人貪戀利益遠離信用,而利益可驅使小人,卻不能驅使君子。

5、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解析】:事物樸實無華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華美才招致損傷。拙於言辭才能隱藏真意,話語說盡鋒芒就顯露了。

6、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解析】:一般來說,稱王的人不和人爭辯,爭辯會減少他的威嚴,王者直接用手中的權利說話,誰還跟你瞎比比。有智慧的人話語遲鈍,話語遲鈍可以迷惑敵人。勇敢的人並不多言,多言會使行動猶豫。

7、賞譽勿輕,輕者譽賤,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解析】:賞給他人名譽不要隨便,太隨便了名譽就不貴重了,不貴重就失去了它的功效。接受榮譽要懂得辭讓,辭讓就能顯現美德,顯現美德就可以解除猜疑了。上司和下屬沒有爭鬥,他們的名譽就不會被廢棄了。

8、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解析】:上司沒有度量容人,就會失去威信,下屬不能忍受屈辱,就不會成就事業。上司和下屬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的地位自然會保全。君主和臣子過於親密,做臣子的反而會招來禍殃。如果小人的榮達了,不可以和他們攀附交情。

《止學》如此絕妙的一本書你可曾聽過

9、寬不足以悅人,嚴堪補也。敬無助於勸善,諍堪教矣。

【解析】:寬厚並不能討好所有的人,嚴厲可以作為它的補充。恭敬對勸人改過沒有幫助,諍諫就可以教導他了。

10、誠非致虛,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於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驗其德焉。

【解析】:真誠不能靠虛假得來,所以君子不使用詭詐之術。禍患由自身產生,小人很難戰勝自己。對誹謗的話不懼怕,對勢大的人不放縱,以此可以驗證一個人的品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