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之死,有人说,他是用特殊的方式报了杀身之仇

卫国人吴起打小就是个有志青年,而且心气儿颇高,仗着家里“不差钱”,游仕列国,四下跑官要官,最后家底都被他掏空了,却连一个官毛也没捞着。

乡邻们常常拿这件事笑话吴起,正郁闷的他哪里甘当别人的笑柄,一气之下,挥刀将笑他的三十多人全给杀了。这浑小子还真是有性格,可惜没有法制观念,沦为杀人犯的他选择了逃亡。

吴起之死,有人说,他是用特殊的方式报了杀身之仇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与母亲诀别,吴起咬着自己的胳膊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照现在的话说,当不上部长以上级别的官,就不回来见您老啦!这位有志青年立志要当大官。

为向领导表忠心,竟然选择了杀妻求将

身负命案的吴起跑到鲁国,正赶上齐国对鲁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鲁国的国君知道吴起学过兵法,是个人才,就打算提拔他做将军。

但一考察,这小子是卫国人,老婆是齐国人,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况且让齐国的女婿带兵去打齐国,这怎么能让人放心呢?最高领导有些犹豫。

眼看当官的机会终于来了,却又要溜走,这下吴起急了,罢罢罢,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向领导表忠心,竟然挥刀把自己的老婆给杀了。

吴起的杀妻求将之举,彻底打消了最高领导的疑虑,也扫除了自己仕途上的羁绊,虽然付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代价。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将军,并且不负重托,率军大败齐国,赢得了生涯中的第一份政绩。


吴起之死,有人说,他是用特殊的方式报了杀身之仇

按照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吴起本应该继续被提拔重用的,但这时有人说话了。

小报告打到了最高领导那里,陈谷子乱麻全给抖落了出来,基本上是三条:一是吴起这个人历史不清白,杀过人,一个有前科的人,怎么还能用呢?二是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为了当官竟然杀妻,这样的人怎么能用呢?三是从长远看,吴起虽然帮鲁国打了胜仗,却有可能因此开罪于其他国家,重用他必然会让卫国不高兴,总之会影响对外关系。

领导最喜欢念的是大报告,最喜欢听的是小报告,鲁国的最高领导也未能免俗,从此开始疏远吴起。

未能如愿当上宰相,却意识到了官场凶险

吴起很是伤心,于是又打算跳槽。他打听到魏国的国君待人不错,就投奔了去,还真被任命为将军,而且接连打了几个漂亮仗。又经过一番组织考察,他被任命为西和地区的一把手,成为一名地方官员,政声还很好。

吴起最大的志向是当上宰相,但这个职务被一个叫田文的家伙争到了手。田文算得了什么,哪方面都不如自己嘛,吴起很不高兴,提出要和新任宰相大人论一论。

吴起一连列举了三个方面,田文都回答“不如您”。那你怎么能在我之上呢?田文于是讲了一番话。吴起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哪都行,就是不懂官场,唉,还是不要闹情绪了。

吴起之死,有人说,他是用特殊的方式报了杀身之仇

再后来,田文死了,宰相的位置又空出来了,但最高领导还是没有考虑吴起,而是安排了另一个叫公叔的人。吴起这回没有再说什么,但树欲静,风不止。

这位公叔大人是“武大郎开店”,老想着身边有这么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自己拱走,于是费尽脑汁与手下人合谋施计,最终让最高领导失去了对吴起的信任。

这下,吴起慌了,没想到官场如此复杂,环境这么凶险,再呆下去,别说官位难保,身家性命也成问题。他当机立断,再次选择跳槽,跑到了楚国。

改革大刀阔斧推进,危险也一步步向他逼近

楚国国君早就听说吴起的才干,立刻任命他做了宰相。吴起终于实现了他的远大志向,既然当上了大官,就有了做大事的平台,他开始对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楚国在他的治理下,很快变成了一个强国。

但是,改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尤其是让一些人浮于事的官员下岗,停止对一些领导亲族的财政供给,使这些人对他恨之入骨,都琢磨着如何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干掉。这位踌躇满志的改革者,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吴起之死,有人说,他是用特殊的方式报了杀身之仇

终于有一天,提拔吴起做宰相的楚国国君去世了。眼见得吴起失去了靠山,没有了保护伞,那些他得罪过的人马上动手,向他发起了攻击。

悲凉告别宦海生涯,临死时设计报杀身之仇

吴起逃到老国君停尸的地方,趴在尸体上,但那帮人并没有停手,乱箭射之。吴起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也以悲凉告别了自己的宦海生涯。

那些置他于死地的人,后来全部被新任国君下令处死,因为他们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新任国君父亲的尸体。有人说,吴起是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报了仇!所以,吴起这个人到死也是聪明的。

但是,聪明的吴起,怎么先前没想把自己的兵法运用到官场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