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一. 老虎石海上公园

门票价格:8元

老虎石海上公园位于北戴河风景区,占地面积3.3 万平方米。海上公园巨石延伸入海,形如群虎盘踞,故名老虎石。老虎石浴场是北戴河海滨的中心浴场,这里海滩宽阔,入海坡度平缓,海水清澈,因而成为暑期海浴人数最多的浴场。这里还有大型的娱乐公园,园内设有海上飞伞、帆板、冲浪板、儿童乐园等,是目前国内较大的海上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有形态不一的礁石,形状似群虎,有的散落在晶莹的沙滩中,有的雄踞在密林中,有的在巨浪拍击的海岸上淋浴,有的在阳光下酣睡。每当潮水上涨,就好像老虎在和波涛搏击一样。风平浪静时,石前波光潋滟,鸥鸟飞翔。澄碧空明,海天一色。

站在礁石上,倾听大海的声音,领略大海的豪迈,观赏渔船风帆,垂竿而钓,体会渔夫的雅致。碧海、金沙、礁石,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海上公园享受休闲时光。

在海里玩水嬉戏,洗海水澡,沐日光浴,游客享受大自然的滋养,赋诗作画的文人墨客来此陶冶情操。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欢笑与波涛的交响乐中尽情欢乐。老虎石,如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辉。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二.鸽子窝公园

淡季5元,旺季25元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的东北角,占地300余亩,以观海上日出为盛景,是秦皇岛市北戴河风景名胜区四大景区之一。

鸽子窝公园位于北戴河的最东端,也是北戴河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在鸽子窝观日出时还常常可见到"浴日"的奇景。

鸽子窝公园子窝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东北角。在那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20余米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块嶙峋巨石,恰似雄鹰屹立在海边,因这里曾是野鸽的栖息地,所以留下了鸽子窝的名字。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一)望海长廊

望海长廊,距鹰角亭50米,廊长70米。游人在长廊歇息中,远眺渤海碧波,白云沙鸥,帆船巨舰;走近观赏海水明澈,微波荡漾,看拾贝之人欢笑,听大海之波涛,,令人流连忘返。"望海长廊"四个大字是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所书,海边建"浴日亭",其匾额为严济慈先生所写。廊中彩绘雕梁画柱,栩栩如生。

(二)鸽子窝大潮坪

鸽子窝大潮坪是观察现代海岸沉积的良好场所,可以见到波痕、雨痕、龟裂、生物洞穴等沉积构造,与柳江盆地古老地层进行对比研究,谈论古今,可了解大量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之迷。,"沙软潮平"是对鸽子窝大潮坪最恰当的评价。在大潮坪观海,体会大自然之壮美杰作,令人踌躇满志,充满希望和理想。等潮水退去,一汪汪留在潮坪上的海水,构成了一分幅美丽的图画。鸽子窝一带有礁石、湿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是著名的世界级观鸟胜地。这里曾经出现过多达14700多只的鸟群;一年之中,能见到四百多种鸟,占我国可见鸟类的40%。鸟类是最有权威的自然环境鉴定师。鸟类选择的栖息地,必定环境质量最好。无怪乎有人在这里写出这样的诗句来:从来鸟儿最聪明,偏向好山好水停。能知善恶解人意,碧海翠峰白精灵。北戴河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尽力保护的结果。

(三)鹰角亭

鹰角亭"匾额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jué)文先生于1989年春题写的。1916年,公益会创始人朱启钤来北戴河修建了北戴河海滨的第一个大花园-联峰山公园后,正准备修建第二个花园-鸽子窝公园,当时只在这里建了一座"鹰角亭"就发生了1937年"七七事变",朱老这一愿望未能实现。1986年取政府投资300多万对鸽子窝公园进行了修缮,并于同年对外开放。我们所见到的鹰角亭属歇山式单檐顶,石柱琉璃瓦,在园中显得古朴、刚劲,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建筑风格。

(四)主席雕像

主像席雕像高3.2米,仿花岗岩基坐高2.7米,基坐东部用大理石刻着毛泽东的词《浪淘沙•北戴河》。塑像是北戴河区政府1992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敬塑的。

1954年7月26日,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北戴河地区暴雨成灾,戴河水位猛涨,甚至危及京山铁路。毛泽东触景生情,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人民高奏的一首凯歌,也是赠送给北戴河人民的一分珍贵的礼物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五)鸳鸯湖

这里原来是一片滩涂,地势低洼,常年废弃不用。后来在1985年,修建拦海堤坝,利用涨潮开闸注入海水,闸落即形成一个平静的小湖,起名叫鸳鸯湖。湖中有一小岛叫情人岛,每年暑期,有不少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林中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充满浪漫情趣。

三.联峰山公园

联峰山位于北戴河海滨风景区西部,因状似莲蓬,故又名莲蓬山。其傍海东西横列5公里多,恰似大海的锦绣屏风。最高峰东联峰山海拔153米,是北戴河的制高点。联峰山景区,山海相映,花木繁茂,幽雅恬静,如诗如画,古今游人多有吟咏,令人留恋往返。

秦皇岛旅游景区介绍

(一)望海亭

踞东联峰山山顶,是眺望北戴河海滨全景,远观大海的最佳处。站在望海亭有极目远眺有登临瑶池仙境之感。

(二)莲花石

位于东联峰山山腰密林之中。有奇石罗列,如莲花盛开,中间有一块形体浑圆、状如莲实的巨石,称"莲花石"。南面,树立着当年"公益会"为建莲花石公园而树的纪念牌。纪念牌前面碑阳有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的诗"海上涛头几万重,白云晴日见高松。莲花世界神仙窟,孤鹤一声过碧峰。汉武奏皇一刹过,海山无恙事云何?中原自有长城在,云壑风林独寤歌。"背面碑阴是朱启钤撰写的《莲花石公园记》,记述了开辟北戴河海滨与建设莲花石公园的经过,描绘了北戴河海滨的自然风光,并记述了创建地方"公益会"与外人抗衡的历史。

(三)朱家坟

在莲花石东面,是朱启钤家族的茔地,称"朱家坟"。这里处在林海中,每逢春夏之交,肥硕的紫藤,繁华累累,绚烂多姿。莹地四周,硫璃花墙掩映在密林碧海之中。钟亭在朱家坟面侧丛林中,有一钟亭,攒尖顶,桔黄色疏璃瓦盖顶,内饰彩绘,亭内悬古钟一口,为明嘉靖丙戊年(1526年)铸造,民国初年由北京迁来。轻击此钟,山谷共鸣。

(四)观音寺

在莲花石北、东联峰山山腰,有一观音寺。因该寺为仿造北京广华寺所建,故又名"广华寺"。始建于明未清初。观音寺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1间,门呈拱形,门内正中有泥塑观音座像1尊。东、西侧壁上绘有壁画,山门两侧各有1门,东配殿与南墙间设一角门,西北角有一迥廊与静修禅院相通。东、西配殿均为单檐硬山直柱前廊式,面宽3间,进深2间,建筑上以小青砖铺地,白灰勾缝,清石台基,石极走边。正殿3间,内供观音立像,系仿北京广济寺佛像雕刻而成。足踩洁莲,手持净瓶,面形恬静,线条流畅。另有两尊木雕男女童像侍立两旁。寺院东南角有一口古钟,系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铸造,寺内还遍植白果、罗汉松、虎皮松、龙爪槐等树木,掩映着红窗绿瓦,古朴幽静,肃穆典雅。

(五)瓮石

东联峰山主峰东侧的鸡冠山南坡有瓮石,石高5米,顶上平坦,中间一穴,穴口状若橄榄,用手拍打后穴内壁,会发出"嗡嗡"的响声,如击瓮一般。

(六)避雨石

避雨石在瓮石附近有奋臂松,生长年代不详,两干平伸,犹如两条钢铁臂膀。在瓮石上方60米处,有两块巨石高5米,下部凹进,可容数人避雨,人称"避雨石"。

(七)仙人洞

仙人洞仙人洞位于莲花石西300米处,宽约5米,高约4米,进深约4米。相传为仙人故居。

(八)对语石

对语石在西联峰山主峰的南麓,有两块相对矗立的巨石,形状略扁,均高约2米有余。两石之间仅能容一人侧身而过。两石紧紧相依,宛若二人头对头,嘴对嘴,在窃窃私语。故此,称"对语石"。

(九)海眼

海眼又名老虎洞,位于西联峰山主峰西侧面上,其洞口狭小,约为1米左右,因在山顶的石隙之中,不易被人发现,洞深约20米左右,初进洞内,需要侧身爬入,进深10米许,洞略宽大,人可站立.进深156米左右处,则只能爬行;再进深则只能容头颅探视。用目测视,深不见底,洞深莫测。侧耳细听,洞内有阵阵海涛之声,传说此洞通向大海,因此旧志中称其为海眼。又因传说此洞曾有老虎居。又叫老虎洞。海眼之中所以能听到海涛之声,其实是因为洞口狭小并且处于顶风口之上,周围又有叠石和松林的缘故。当山风吹过松林便发出松涛之声,从叠石之间灌入洞内,便产生了犹如海涛翻腾的奇妙效果。

(十)摩崖石刻像

摩崖石刻像在对语石的东南不远处,有巨石,高约7米。顶部平整可容10人坐。北面刻有阴刻人物像,人物高约1.5米,当地人称之为二郎神像。

(十一)通云洞

通云洞在西联峰山北峰的山腰间,其洞口险峻,洞身狭窄,斜身而过,方可入内,并可直达山顶,故名通天洞。

(十二)骆驼石

骆驼石在西联峰山山后的果园之中,沿联峰山北公路可直达它的面前,骆驼石安卧于一簇巨石之巅。西南面向大海。石身高约5米有余,长约8米,宽约8米,庞然大物状若骆驼。昂首望海,活灵活现。骆驼石腰部向阳处,镌有"中华名胜"4个大字。

四.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区隶属于秦皇岛市,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大将徐达在此筑城建关,始称山海关,山海关遂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是中外驰名的旅游区。明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与大海交汇,蔚为壮观;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气势雄伟;角山长城,烽台险峻;

姜女庙

5月至9月:15元;其余时间:10元

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二)老龙头

成人票:60元;儿童票:40元

老龙头坐落于河北省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这里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老龙头地势高峻,有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因而名"老龙头"。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了。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