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會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

山西,表裡山河,地勢雄固,為華北之天然堡壘,又是保衛陝甘西北的屏障,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在中國整個北方地區具有樞紐性的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國軍隊在這裡取得了一次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次戰鬥只是中日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次小戰鬥,而中國軍隊在整個平型關戰役中以失利告終。

太原會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大舉進攻中國內地,妄圖"一個月拿下山西全省,三個月滅亡全中國"。據白崇禧口述回憶錄記載“敵進攻山西,企圖奪取我華北天然要塞,消除陝甘根據地屏障,進而掠取我西安、漢中,威脅我抗戰中心—‘陪都’重慶”。山西危機四伏。隨著張家口、南口的相繼失陷,山西戰事演變成以保衛太原為核心的防禦戰,太原岌岌可危。

太原會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

閻錫山受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山西、綏遠、察哈爾的部隊進行抗戰。他毅然拒絕了日軍的拉攏和遊說,堅定地舉起了抗日的大旗,粉碎了日本妄圖“華北五省自治”的陰謀。他提出的“抱著弱國的態度,守土抗戰,踢破經常的範圍,加緊自強”一時風靡山西,並在日後廣泛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愛國將士守土抗戰,保家衛國。

1937年9月,日軍為確保華北主力南下平漢線作戰的側翼安全,並獲取煤炭等戰略物資,以華北方面軍第5師團聯合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分兩路從北面進攻山西。9月3日,國民革命軍61軍和日軍酒井兵團在天鎮拉開了太原會戰的序幕。

日軍動用飛機、坦克、大炮、裝甲車和步兵、騎兵3000多人,對李家寨、羅家山等外圍主陣地展開全面圍攻,守軍遭到敵機低空轟炸和瘋狂掃射,並遭到重炮的猛烈轟擊,陣地幾乎被夷為平地。進攻中,除了用飛機輪番轟炸外,慘絕人寰的日軍還使用了毒氣彈。日軍連攻三天三夜,每天從早到晚,不斷進攻,陣前遺屍無數。十里邊城,煙火遮天蔽日,喊殺聲、槍炮聲、飛機轟鳴聲日夜不絕。儘管如此,守軍仍殊死抵抗,屢敗屢戰,頑強守住了陣地。

眼看進攻不能奏效,日軍只好改變戰鬥策略,繞過天鎮進攻陽高。陽高失守後,日軍又折回去圍攻天鎮,截斷守軍後路。軍長李服膺下令退出天鎮,命令一到,已殺紅眼的399團將士無不跺足捶胸,不願棄城後撤。無奈軍令如山,守軍只得從西門含恨撤出,天鎮陷落,晉北屏障頓失。

太原會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敗的!

當時,李服膺命駐守天鎮縣城的399團務必固守城池7天,以配合閻錫山所說的“大同會戰”能夠從容佈防。399團團長張敬俊是位山東大漢,生就一股不怕死的虎勁。他知道自己兵力和裝備未必能與敵軍相持7天,但也毫不怯陣。接到命令後,他就在全團官兵面前發誓:“就是和鬼子拼到最後一人,也要保證固守7天!”

日軍用轟炸機向城內猛投炸彈、燃燒彈、瓦斯彈等,天鎮城內磚瓦亂飛、毒氣瀰漫,百姓陷入一片混亂。天鎮縣長和縣公安局局長還曾私下懇求399團團長張敬俊說:“為讓全城百姓免遭苦難,你們不要再守了!”但張敬俊沒同意,他堅持要守完軍長下達的7天任務。他們還將活捉的日軍砍首,把頭顱高懸城上來壯軍威。攻守戰的第7天深夜,399團藉著夜幕,成功地撤出天鎮城池。61軍399團以一個團的兵力,固守天鎮7天,這在當時國軍兵敗如山倒的局勢下確實是個少有的奇蹟。

不久山西重鎮大同也相繼失陷,導致第二戰區不得不採取收縮防禦的態勢,將軍力集結於雁門關、平型關、娘子關,沿內長城進行防禦。北路日軍進山西之後,首先就殺向五臺山下的靈丘,守靈丘的是劉奉濱的73師,而來敵正是從察哈爾殺來的板垣精銳部隊。73師苦守了10天后失守,接著日軍就兵臨平型關。

1937年9月中旬,中國第2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在平型關、雁門關一線組織防禦,將主力撤至恆山內長城一帶防守。從日軍進攻平型關右翼陣地開始,閻錫山便不斷調整部署,由關內到關外組織抗敵,戰鬥持續八九日,致敵始終不能越關。9月25日,日軍板垣師第21旅團一部和大批輜重車輛由靈丘向平型關前進,在預伏地區被林彪率領的第18集團軍115師殲滅千餘人,汽車也被毀了百餘輛。

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得知日軍在平型關的戰事受挫,命其獨立混成第2、第15旅團東進增援,向內長城交通要隘茹越口發起進攻。茹越口位於應縣城南20公里的茹越山下,是恆山與雁門山銜接處的一個山口。為內長城雁門十八隘口之一,山峪短淺、平緩,峪口山勢陡峭,極具軍事價值。

1937年9月27日,日軍鈴木旅團一部2000餘人,附重炮30餘門,奉命猛攻茹越口陣地,以威脅平型關防線中國軍隊的側背。陣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轟毀,防線幾至動搖。負責防守茹越口的是第34軍第203旅,抗戰開始後,該旅旅長梁鑑堂曾動員官兵說:“此次抗戰,系民族戰爭,如果失敗了,就要當亡國奴。我旅即將開赴前線,人人都要抱必勝的信心,不成功,便成仁,以盡軍人之天職。”

梁鑑堂常常親赴最前沿陣地督戰,振奮官兵士氣,與日軍展開肉搏。由於援兵遲遲不到,彈盡糧絕,梁鑑堂不得不抽調兵力出襲日軍側後,因而削弱了正面的防守力量,致使部下傷亡過半。9月28日早上,日軍步兵3000多人和騎兵一部,在30餘門大炮和9架飛機的配合下,發動更猛烈的進攻。守軍居高臨下,臨危不懼,在梁鑑堂的指揮下,以輕重機槍、手榴彈英勇還擊,致使敵軍死傷累累,也未能突破其防線。

日軍做了調整後輪番發動更加猛烈的衝鋒,終於佔領了茹越口前的一個小山頭。旅長梁鑑堂被小山頭的日軍機槍掃中,壯烈犧牲,警衛排也大部分陣亡。守軍見旅長殉國,義憤填膺,鬥志昂揚,紛紛組成敢死隊向敵猛攻,戰至下午,守軍傷亡過半,連、營長亦大部犧牲。日軍衝上陣地,守軍奮起與敵拼刺,雖斃敵數以百計,但終因寡不敵眾,陣地失守,殘部及預備隊退至鐵吉嶺陣地。

1937年9月29日,日軍向鐵吉嶺陣地猛攻,並且增兵源源不斷,我方守軍後備無援,戰至下午已傷亡慘重,彈藥也打完了,尚有的十餘人,誓與陣地共存亡,集體從山崖上跳下,壯烈犧牲。鐵吉嶺陷落,茹越口失守。日軍突破恆山防線,通過茹越口長驅直下進入繁峙,遮斷了平型關正面中國軍隊的退路,威脅守軍後方,閻錫山被迫下令南撤五臺山,平型關戰役以中國軍隊再次失利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