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現在是增壓的時代。

除卻現在勒芒和F1上讓人望而生畏的增壓引擎,歷史上還有哪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增壓引擎呢?

今天,小C就帶各位看看,9檯曆史上瘋狂的賽用增壓引擎。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1

  • 搭載車輛:BRM

  • 排量:1487cc

  • 引擎佈局:135度夾角V16引擎

  • 增壓方式:離心式機械增壓

  • 馬力:600hp@12000rpm

  • 扭矩:356Nm

絕大多數人對BRM都比較陌生。這也難怪,這是一臺在二戰之後短暫出現的F1車隊。

其採用了一臺來自於勞斯萊斯的兩級式機械增壓器。在5.7bar/92.7psi的增壓壓力下,空氣湧入這臺引擎的正方形佈局的氣缸內(缸徑/活塞行程:49.52mm/48.26mm)以提供動力。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事實上,在5000rpm的時候,這臺引擎僅僅只能夠產生100hp的馬力。

但是當引擎轉速超過萬轉之後,引擎動力就會來到可怕的585hp。而更換成賽用燃油後,這臺引擎據說可以達到1000hp@14000rpm的輸出!

在早期的時候,這臺引擎遭受了漏水的問題。

和那個年代的機械增壓車型所使用的缸頭缸體一體化設計不同,不一樣,這臺引擎採用了缸頭缸體分離式設計。分離設計導致這臺引擎缸頭往往出現形變,最終無法在高增壓下維持良好的密封。

最終後期的改良的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2

  • 搭載車輛:保時捷917/30

  • 排量:5374cc

  • 引擎佈局:180度V12

  • 增壓方式:雙渦輪增壓

  • 馬力:1100hp@7800rpm

  • 扭矩:1112Nm

917是基於上一代保時捷908打造的賽車。其的目的只有一個:贏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

在初期,保時捷考慮的是一臺750hp的水平對置16缸引擎。但是,由於過大的體積以及後軸將會承受的過大的壓力,最終保時捷選用了這臺5.4升的雙渦輪增壓引擎。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在排位賽的時候,保時捷曾經解封這臺引擎的全部潛力。其可在39psi的增壓值下獲得1500hp。考慮到不足900kg的車輛重量,這臺引擎提供了接近2000hp/噸的推重比!

自然結果也是讓人瞠目結舌:0-100km加速1.9秒,0-320km加速10.9秒,極速可輕鬆達到402km/h。

在1973年全年的賽事中,917僅僅只讓出過一次冠軍的位置。

為了限制保時捷,賽事組委會制定針對保時捷的燃油規定,才最終為其他車商保留了一點尊嚴。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3

  • 搭載車輛:貝納通B186

  • 排量:1499cc

  • 引擎佈局:直列四缸

  • 增壓方式:渦輪

  • 馬力:912hp@11000rpm

  • 扭矩:1066Nm

80年代代表的是賽車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而在F1歷史上,很多車迷認為1986年是F1賽車最瘋狂的一代,沒有之一。

而在那個年代,BMW是F1車隊引擎供應商。其的客戶自然包括了貝納通。

這臺代號為M12的引擎雖然不是那個年代最成功的引擎,但絕對是那個年代最瘋狂的引擎。1983年,由BMW M12/13引擎推動下的Brabham成功奪下該年度的車手冠軍。

這是渦輪引擎在F1歷史上第一次的勝利,也標誌著渦輪時代的到來!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相比於同時代的渦輪增壓引擎,BMW將輕量化的概念發揮到極致。其比競爭對手少一個渦輪,少兩個氣缸,以及少八個氣門。

綜上,BMW的引擎有著更小的摩擦以及更高的熱效率,這也保證了更小的散熱器面積以及更好的空氣動力學。

在貝納通的支持下,這臺M12可以在排位賽的時候提供1400hp的輸出!

其在爆缸前的速度令人歎為觀止!當然,爆缸不是BMW引擎的主要問題,過高的燃油消耗率最終導致車手因為沒油停在賽道上才是主要的原因。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4

  • 搭載車輛:邁凱倫MP4/4

  • 排量:1499cc

  • 引擎佈局:80度夾角V6

  • 增壓方式:雙渦輪

  • 馬力:680hp@14000rpm

  • 扭矩:346Nm

但是在塞納剛加入邁凱倫的那年,由於150升燃油的限制,引擎從4bar的增壓降低到2.5bar,因此動力降低到680hp。

否則,這必然是一臺可怕的增壓機器。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我們在之前專門寫過本田80年代的F1引擎解析,這裡就不多囉嗦了。

但是。

本田的引擎,車手塞納,邁凱倫的底盤,空前絕後,三位一體。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5

  • 搭載車輛:福特RS2000

  • 排量:2137cc

  • 引擎佈局:直列四缸

  • 增壓方式:渦輪

  • 馬力:588hp@8000rpm

  • 扭矩:542Nm

在80-90年代的福特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車隊。

在80年代的時候,福特意欲參與Group B賽事。其的基礎設計為一臺後輪驅動並搭載1.7升渦輪增壓引擎的賽車。

但不久之後,考斯沃斯加入了福特的設計中。這臺車也進化成一臺四輪驅動並搭載由考斯沃斯調教的1.8升增壓引擎的賽車。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在後期,由於賽場的需求,這臺引擎被進一步擴缸成為2.1升的排量,適配上更大的渦輪後可在1.6bar/23psi的基礎上提供588hp,而根據賽事要求,某些情況下可將增壓壓力升至更高的壓力,提供高達815hp的輸出。

當然,在後者的調教下,這臺引擎在賽場上的壽命僅僅只有10小時。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6

  • 搭載車輛:法拉利F40 LM

  • 排量:2936cc

  • 引擎佈局:90度夾角V8

  • 增壓方式:雙渦輪增壓

  • 馬力:770hp@7500rpm

  • 扭矩:731Nm

作為恩佐本人親自批准的最後一臺車,F40的潛力自然不可小瞧。但在原廠版本上,有一臺更加稀有的車型:F40 LM。她更加稀少,更輕,更暴力,自然也擁有更大的馬力。

雖然這臺F40 LM原本並沒有賽用計劃。但是在車主的堅持以及第三方工程師的幫助下,最終F40 LM還是孕育而出。

其在原廠的小排量引擎基礎上又壓榨出300hp,最終達到現在接近800hp的輸出。在某些非官方記錄中,F40 LM在排位賽中甚至達到過900hp的輸出記錄。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那個年代的法拉利F40 LM對邁凱倫F1 GTR在勒芒的對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量產車上小排量渦輪對戰大排量自吸的對決。

法拉利以一臺2.9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作為核心單元,而邁凱倫則以一臺來自於BMW的6.1升V12自然吸氣引擎作為核心。最終自然吸氣笑到了最後。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7

  • 搭載車輛:雷諾5 turbo

  • 排量:1527cc

  • 引擎佈局:直列四缸

  • 增壓方式:渦輪

  • 馬力:360hp@6500rpm

  • 扭矩:421Nm

而360hp是那個年代1.5升非F1賽用引擎的最佳輸出了。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8

  • 搭載車輛:尼桑skyline GT-R group A

  • 排量:2568cc

  • 引擎佈局:直列六缸

  • 增壓方式:雙渦輪增壓

  • 馬力:551hp@7600rpm

  • 扭矩:490Nm

雖然和之前勒芒以及F1的賽車相比,skyline GT-R Group A的賽車輸出並不算什麼可怕的數據,但是作為基於量產車基礎而打造來的引擎,這臺RB26DETT仍然是哥斯拉最有力的心臟。

考慮到搭載這臺引擎的尼桑車型達到了上萬臺的銷售,相對親民的價格以及其能夠獲得大馬力的容易改裝的特性,我們有理由將這臺引擎放在這個榜單上。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9

  • 搭載車輛:奧迪sport Quattro S1

  • 排量:2110cc

  • 引擎佈局:直列五缸

  • 增壓方式:渦輪

  • 馬力:540hp@7500rpm

  • 扭矩:590Nm

奧迪這臺車是非常典型的奧迪車。長前懸,整臺引擎都放置於前軸之前,因此這臺車有著特殊的外觀,倔強的性格,但是性能絕對是一臺猛獸。

這臺引擎在初始的時候只有區區350hp的馬力,但是在後期的進化中達到了超過500hp的動力。80年代如此大的馬力自然帶來了極大的渦輪延遲,所以anti-lag帶來了那個年代最特殊的聲浪。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這臺五缸機器不僅僅奠定了奧迪80年代在拉力賽的地位。

時至如今,基於這臺古董級別的奧迪五缸引擎仍然服役在奧迪的性能車上。經過電子的加持後,這臺引擎能夠刷刷ECU就獲得的馬力讓其成為初級改裝的熱門選擇。

今日日籤

渦輪增壓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這是它們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