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一季度大涨7%,分析师刚刚透露这个建仓时间点

上证自年初以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7%,而医药行业自年初以来涨幅也正好超过了7%。无论是一线蓝筹白马,还是细分市场小龙头都出现了普涨的行情。

从今天盘面上看,涨幅居前的板块分别是:独家药品、生物疫苗、单抗概念、病毒防治、生态农业,前五名中医药行业占了四个席位。有网友感叹,酒已喝过,现在是吃药的时代了。

医药股一季度大涨7%,分析师刚刚透露这个建仓时间点

01

行业简述

医药股一季度大涨7%,分析师刚刚透露这个建仓时间点

分析行业可以从四个层次入手:宏观、产业现状、行业影响因素和细分子行业情况。

宏观方面首先入手分析的就是人口因素。从中美日三国的对比来看,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最深,25%左右,美国在15%以上,中国目前也超过了12%,并且还在进一步加深中。而药品的主要需求正来自一老一小,且刚性需求占比很大。老龄化再加上消费升级等因素,医药行业的需求必定呈现稳中有升的状态。

医药股一季度大涨7%,分析师刚刚透露这个建仓时间点

行业空间方面,2015年,全球的药品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增速为4%。从更长的以15年为计算周期来看,行业的复合增速为6%,个别年份会出现负增长,比如2013年由于全球专利批量到期导致的行业增速下滑,但2014年即恢复了正增长。分地区来看,北美市场占据40%,中国占20%,欧洲20%。

而推动行业增长的新药研发也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欧洲,以罗氏和强生等医药巨头为例,其研发占收入的比重在20%左右,绝对值都在百亿美元以上,远远高出其他行业的研发力度。近年来,循环系统(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高企,相应的,新药研发领域主要集中在肿瘤、内分泌(糖尿病为主)、抗感染等疾病。

02

为什么医药股这么火

除了近半年医药股的业绩不断超预期之外,还有一些不可忽略的因素。

首先,医药板块是个避风港。贸易战、油价上涨、地缘政治、资管新规、经济增速放缓等担忧接踵而来,相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医药行业是个可以置身事外的行业。首先需求端内需占比大,终端需求刚性为主、增长平稳,而供给由于药品审批流程复杂、招标等原因导致供给释放周期较长,因此医药行业可以作为投资的避风港。

其次,资本市场长久以来就有“喝酒吃药”的说法,经过了17年白酒板块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而医药板块在2017年的涨幅不足5%。随着医药板块业绩触底到创新高被市场认知,行业间的比价效应导致医药板块的价值开始凸显

最后,近几年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优先审批、两票制、一致性评价等等政策正深刻的改变着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变革中一些优秀的企业已经异军突起,市场也开始给医药板块更高的估值。

03

如何配置

有分析师明确表示,2018年将是医药大年,至于怎么配置,安信证券建议从三个角度出击。

1. 白马:

正所谓贵有贵的道理,其实确定性的个股并不多,都是各赛道上的重量级选手。

创新产业链:主要包括恒瑞医药(国内最优秀的创新药龙头)、复星医药(前期受国控业绩拖累,后续有望改善,CART和CD20值得关注)、乐普医疗(创新药+创新医疗企业同步布局的优质公司)。

License-in与转型:指的是那些销售能力强大,愿意通过合作引进品种进行转型升级的公司,包括华东医药(业绩较快增长,持续开展品种引进的优质处方药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医药(二线品种增长较快,微球和抗体药平台值得关注)。

2. 细分龙头:

IVD中的成长性领域:包括POCT、化学发光和伴随诊断的优质公司,如基蛋生物(POCT领域中估值合理,业绩高增长的标的)、安图生物和迈克生物(化学发光领域的国内龙头)、艾德生物(创新药产业链的“卖水人”,伴随诊断领域的行业龙头)。

3. 预期差

这里主要集中于前期上涨不多(甚至出现下跌)的医药商业企业,他们虽然面临一些短期的问题(如商业领域两票制的影响、加息带来的财务费用增加等),但从估值角度已经price-in,是绝对收益投资者理想的选择(现价位上下行空间较小,上行空间较为确定)。如中国医药、上海医药、柳州医药、九州通等标的(均是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医药商业龙头企业,估值较低)。

安信的研究员称如果要持续加配医药股,那么就要

以白马股为底仓,在细分龙头中寻求超额收益,通过预期差寻找下半年的补涨机会

医药股的配置策略,你get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