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立夏,是夏季開始的第一個節氣。“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之後,空氣開始呼呼的冒出熱氣,雨水落下,萬物都茂盛的生長起來。很喜歡立夏這一點“長大”的寓意,跟春天一點一點冒出的春色不同,也不像秋冬時大自然給予生命的豐收,立夏的“長大”介於兩者之間,不幼稚不滄桑,它在一個剛剛好的時候落下,帶著一絲盼望很久的溫情。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古人認為立夏是天與地交流的好時候,《淮南子》曰:“夏為橫,橫以平物,使之均也”,所以萬物都平等的有了繁盛的機會。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在立夏時打好基礎,姑娘們的面色會泛起粉嫩的光澤,身材也會輕盈起來,小孩子也會長高……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立夏,是調理氣虛的好時候。從立夏這一天開始,我們就進入了一年一度調理氣虛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段時間用對方法,為身體好好補氣,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提到補氣,但其實陽氣本身是不好補的。和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相比,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以及工作壓力都比較大,陽氣一直處於消耗的狀態。我想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吧,白天工作後,晚上回家還會再看看手機,玩玩遊戲。我們以為這是在幫助自己放鬆,但其實是讓精神處在興奮的狀態中,同樣也是在消耗自身的陽氣。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中醫認為,陽氣在身體裡屬於功能,血液則是物質。如果功能出了問題,就像自行車的輪胎一樣,雖然可以走,但是力氣不足會走的很慢。人也一樣,陽氣一直在消耗,補的速度又更不上消耗的速度,很多人就會覺得自己氣虛,出現下面這些反應:

  • 喜歡躺著,懶得說話,四肢沒有力氣。

  • 飲食減少,喜歡吃辛辣、熱的食物。

  • 月經推遲,經量少,色淡。

  • 上午如果活動、說話比較多,下午會頭痛。

  • 總感覺有睏意,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又睡睡醒醒。

為什麼要從立夏開始,幫助自己調理氣虛呢?這是因為,入夏之後,天地間的陽氣變得越來越旺。同時也帶動著體內的陽氣慢慢生髮起來。此時調理氣虛,其實也是在藉助天力。同時,我們若能從生活習慣出發,減少身體的內耗,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體內的陽氣是要用才能生長的。夏天陽氣茂盛,正好適合我們放心的使用陽氣~

很多人覺得氣虛,只要通過一味的補,或者好好保存陽氣就可以,但其實這種想法不是完全對的。《黃帝內經》講“少火生氣”,這裡的“少火”指的是溫和的,具有生氣的火。就好像我們煮飯的時候,用文火煮的話,食物的香氣也會慢慢的散開,陽氣也是在的往上升,但如果火大了,就會把鍋燒乾,食物的營養也會消耗殆盡。

從立夏到夏至,大地的生髮之氣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就是有生氣的火。這時候我們再借助這個生髮之氣,配合運動,助力陽氣的生長,讓我們身體循環更加暢通,吃得睡得也會更好。運動呢,我推薦的是慢跑。但是不管什麼運動都要注意適量,一旦覺得汗水太多,入睡困難,心慌,這都是身體能量不足的表現,就該停下來了。

慢跑一定要注意時間:

  • 跑步要在早晨的時候跑。運動是生髮之事,早晨的時候我們陽氣是很旺盛的,很適合在這個時間做。

  • 跑步的持續時間也一定要注意。需要慢跑到心跳速度能達到平時水平的1.5倍左右,到身體微微發熱,冒出一絲熱汗,不出大汗也不會特別累是最好的狀態,這個時候氣血也會順暢運行,之後再繼續跑半個小時即可。

此外,大家在辦公室的時候,也可以做一做八段錦的第一式。這個動作正好是全身的伸展運動,又伴隨著深呼吸,可以照顧到內臟各部,加強氣血流通,很適合久坐的人。這個動作也比較簡單,就是伸出雙手往上拉伸,盡力讓身體處於一個的舒展的狀態。

平時坐久了起來做一下這個動作,會感覺身體輕盈了不少~

減少身體內耗,古人會特別注意身體要處於“中正平和”的狀態,也就是常說的“站如鍾,坐如松”。我們可以把身體想象成一塊塊積木,如果它搭的很好,單靠重力就可以保持平衡,人也會比較輕鬆,但積木搭歪了,就會花費額外的力氣幫助它保持平衡,人的氣血額外消耗也會比較大,就會越來越氣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兩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 保持一條線的坐姿

如果我們工作的時候窩在座椅上,把身體彎成一個弧度,整個人會往前探,肌肉會花很大的力氣來支撐我們的頭部以及向前探的身子,這一系列的動作都需要氣血分出額外的一部分去支撐,同時我們會發現想要吸氣,也需要用比平時更大的力氣調動,這些都是在消耗我們的氣力。反而是人坐直,讓肩膀與身體保持一條直線時,人會輕鬆很多,頭腦也會比較清醒。因為這個時候我們胸腔打開,腹部不會有太大壓力,氣血能夠順暢的上下通行。

  • 午休時要保持平躺的睡姿

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由於平躺的原因,氣血平均分配到了全身。但到了白天,人是站著的,氣會慢慢往下陷。所以我們經常感覺,到了中午或者下午的時候,頭是暈暈的,沒有早上那麼清醒。

中午午休的時候,最好能平躺著睡覺。這樣氣血能重新流淌,分配到全身。由於氣虛引起的頭痛,平躺之後也會緩解。

如果在辦公室沒有條件平躺著睡覺,也可以用打坐的方式休息。身體靠著椅背,手放在膝蓋上,輕緩的呼吸,不想任何事情,讓身體自然的放鬆下來。這種“打坐”的方式,也是讓身體保持“中正平和”,保持氣血的暢通運行。

如果平時還想通過食物來補氣,我比較推薦黃芪粥。黃芪是補氣的良藥,金代著名醫家張元素說黃芪的時候,第一個提到的就是能“補諸虛不足”。感覺身體最近有點虛,有點乏力的時候,就可以煮一碗黃芪粥來喝。蘇東坡在他三十九歲,謫居密州時,生了一場大病,就是每天用黃芪粥來補養病後虛弱的身體。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食材:30g黃芪/100g大米

做法:

1、30g黃芪先用十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時,水不要倒,直接連帶著一起大火燒開後,轉中火再煮半個小時,將藥汁瀝出放在一邊備用。

2、再加入與第一步相同分量的清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熬煮15分鐘,再次瀝出藥汁。

3、重複一邊第二個步驟。

4、將黃芪廢渣瀝出扔掉,三次藥汁混合大火燒開之後,加入100g大米,轉小火煮成稀粥即可。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黃芪粥的味道甜絲絲的,像裡面放了冰糖一樣,帶著黃芪自然的清香,就算夏天食慾不佳,也會捨不得放棄這碗美味。

古時人們就有“迎夏”的習俗,文人們也會在這個時候感慨春天的消逝,備上酒食像送走朋友一樣送走春天,對他們而言,春夏的交替是藏在詩句之中的。

  • “是月望後,宜食桑葚酒,治風熱之疾”《雲笈七籤》

古人認為桑葚是補益果,很適合經常熬夜、喝酒,肝腎傷的厲害的朋友。《滇南本草》就曾記載桑葚可以“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有很好的補益作用。而用桑葚釀酒,最主要的是可以藉助酒勁將桑葚的補益作用引到肝臟之上,能夠祛溼養陽,又香又好喝。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 立夏日,“秤人”之俗

古代有在立夏“秤人”的習俗,女子們都紛紛走出香閨,“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官秤看上去如同鞦韆一樣,女子在立夏的秤一次,夏天之後,立秋再秤一次,可以看看自己到底瘦了多少。大汗淋漓的夏天,正好是減肥的季節呢~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 立夏日,見“三新”

“三新”指的是櫻桃、青梅、新麥,四月正好是吃櫻桃的季節,櫻桃的甜與青梅的酸在古人看來是絕佳的搭配。而此時麥未成熟,古人多是選擇將青麥炒熟,用糖拌勻後吃,並把它稱之為“涼炒麵”。

立夏|調理氣虛的黃金季,可以開始給身體助力了

-END-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身體其實是有些偷懶的。當身體出現小毛病了,第一反應是我該吃點什麼補補。食療確實是調理身體一種方式,但它也並不是全部。從生活習慣的細微之處入手,也是使身體舒適的一種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