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的鐘聲響了!中京軍民揭竿而起圍攻遼國皇叔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81篇

續:《 》

天福十二年(遼大同元年,公元947年)6月28日,駐守在中京恆州(河北正定)的遼國皇叔耶律拔裡得接到遼世宗耶律兀欲手詔,命他派兵護送滯留在此的原後晉宰執大臣馮道、李崧與和凝速到木葉山(內蒙古赤峰,契丹始祖廟所在地)。

下月,遼太宗耶律德光棺梓奉安山中,馮道等人在南朝齒德俱尊,正好作為耆老代表前往觀禮,祭文辭章也可交由他們潤色。

龍興寺的鐘聲響了!中京軍民揭竿而起圍攻遼國皇叔

拔裡得是典型的契丹廝殺漢,對漢人一向嗤之以鼻,更看不慣南朝文人酸腐氣。倘若不是遼太宗和遼世宗兩代皇帝親近漢臣,依他的本心,這等手無縛雞之力的男子,個個都該殺盡!

腹誹歸腹誹,兀欲的詔令還是要執行。他喚來馮道等人,簡略交代後,吩咐各人回府打點行裝,明日一早便啟程。

步出牙城,馮道等人心中五味雜陳!

後晉大廈將傾,他們一籌莫展;遼太宗入京,後晉少帝辭廟,他們唯有清淚一掬。轉過頭來,仍然入殿成為契丹之臣。不盡忠不殉節,焉能無愧?

唯有以杜重威等北面行營諸將手綰兵符,全軍歸降,他們一介書生無力抗爭,聊以自慰。所謂:滹沱河畔樹降旗,臣在深宮哪得知?二十萬人齊解甲,此身愧殺是男兒!

後來,漢地反遼呼聲日甚一日,武將大都被太宗放歸各鎮,彈壓地方。文臣反而棲棲遑遑地留在遼軍中。

隨著太宗病逝,世宗北返,日日同拔裡得這樣以殺人為樂的跋扈遼人為伍,實在是戰戰兢兢。

如今遠赴木葉山,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終於可以脫開中京樊籠;悲的是,前路漫漫,他日夢中方能返回中土!

6月29日辰時,馮道諸人進入牙城(中京官署內城)辭別拔裡得,拔裡得忙著置備鞍馬,調鷹飼狗。他不好送行餞別那一套虛文,只在階前拱一拱手說:“今日天氣晴好,正好到四郊行獵。諸位先走一步,我稍後也要出城!”

龍興寺的鐘聲響了!中京軍民揭竿而起圍攻遼國皇叔

說罷,繼續和眾兵丁廝混,不再搭理他們。馮道等人面面相覷,只得上馬往北門而去。

一行人各懷心事,於路默然無語。遙遙望見北門城垣時,忽然聽到守城遼軍大罵:“兀那蠻子,好不曉事!大王法令,近城門者格殺勿論,左右與我拿下!”

馮道等人心中一凜。拔裡得生怕城內漢人逃亡,定下乖張亂命:不奉差遣,靠近或窺視城門的漢人殺無赦,軍民一體執行!

連日來,違令被殺的不下百人,城中漢人早已周知,恨不得繞城而走,怎麼還有人犯禁?

只見兩名青年漢人往城西方向疾步奔去,後面一些手持刀矛的遼軍緊緊追趕,城頭守衛的遼軍也紛紛離開哨位,聚在一起透過城堞嘻笑張望,還有人綽弓在手,準備發箭射擊。

雖然已陷身為遼臣,馮道等人畢竟也是漢人。眼看那兩位男子不免成為刀下之鬼,心中不免升起兔死狐悲之感。

此時,城中忽然響起了鐘聲,馮道知道,這是龍興寺開齋的鐘聲。遼軍雖然暴虐,但個個崇信釋教,城中佛寺倒還安然,寺內蘭若暮鼓晨鐘一如往昔。

奇怪的是,平日敲鐘,數聲之後便寂然,今天連綿不絕,毫無止息之意。

正在狐疑,他們彷彿聽到鐘聲之下,隱隱還有人聲。起初是一處響起,隨之各處均傳來應和。漸漸,呼喝之聲竟如山呼海嘯一般,匯聚一處,蓋過了洪亮的鐘聲。

馮道等人不禁愕然。猛然間,城中大街小巷中湧出無數漢人軍民,往常低眉順眼,垂首帖耳的漢人陡然生變,個個金剛怒目一般手持削尖的木棍竹竿,趁著部分守城遼軍被引開之際,有的殺向城門,有的衝往城頭。

再看那些素日作威作福燒殺搶掠的遼軍,機靈的拋下武器落荒而逃,愚笨的呆立當場,頃刻就被搗為肉泥。

馮道胸臆間湧出一股熱浪,要從喉頭噴薄而出。他勉力抑制,再看周圍,護送他們的漢軍早已忍不住和眾人一起大吼:“殺韃子,殺,殺,殺!”馮道再也忍不住,半年的屈辱化作兩行熱淚湧出眼眶。

龍興寺的鐘聲響了!中京軍民揭竿而起圍攻遼國皇叔

長街上奔來數騎,領頭的馮道認得,是前潁州防禦使何福進,他在馬上手擎一面漢軍旗幟,招手道:“諸位大人不要驚慌!軍中弟兄已受夠了韃子的腌臢氣,今日起反,要殺盡城中韃子!諸位大人請看,百姓都隨我軍衝了出來。控鶴指揮使(近衛軍控鶴營司令)李榮李將軍已率人奪佔了武庫,正在分發武器鎧甲。諸位大人,不如隨我等一起反了吧!”

這邊廂,拔裡得攜著鷹犬剛剛離開牙城,就被舉義的人潮逼了回來。城中遼軍攏共不過八百多人,如何敵得過數萬漢人,他一面傳令各處遼軍放棄外城,速到牙城固守,一面派人喬裝乘亂出城去搬救兵。(待續)

延伸閱讀:《 》

《 》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世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