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家風故事館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走進西峰區後官寨鎮溝畎村下寺組,只要提起田煥琴,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今年61歲的田煥琴既要伺候86歲的婆婆,還要照顧先天性智障的婆家姐姐和年幼的孫子、孫女,成為村裡出了名的“女漢子”。

慶陽家風故事館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1973年,19歲的田煥琴和李長髮結婚。那時,婆家只有幾間土房子,公公婆婆體弱多病,還有一個智障的姐姐需要照顧。但是,田煥琴認為既然嫁到了婆家,就一定要和丈夫同心同德撐起這個“特殊”的家,使家人過上好日子。田煥琴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有一次,丈夫從工地回來已經累的沒有力氣說話,想要好好睡一覺,可是姐姐突然發病了,在屋子裡的又吼又叫,後來乾脆在院子裡打起滾來,哭罵聲瀰漫了整個院子,丈夫被姐姐無休止的鬧騰惹火了。

田煥琴見狀先是安撫姐姐,將她慢慢地哄進屋子,像哄孩子一樣輕語安慰,姐姐平復了心情,聽話地躺在了炕上。田煥琴安頓好姐姐後,回到屋裡開導丈夫:“你別生氣了,姐姐畢竟身體有病,我們都不體諒,誰還會心疼她呢?”簡單的一句話,丈夫的火消了,嘆著氣,望著田煥琴說:“你要不是嫁給我,也不會那麼勞累,這些年辛苦了!”聽著丈夫的話,田煥琴鼻子一酸,抹著眼淚說:“有啥辛苦的,咱是一家人啊!”

慶陽家風故事館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因為婆婆和姐姐時刻離不開人照顧,田煥琴很少回孃家,就算出門辦事,也會拜託鄰家幫忙照看,每次出門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婆婆和姐姐的屋裡,看到一切安然無恙,她的整顆心才算落地。

“這些年可苦了我兒媳婦了,都是我和女兒拖累了她,要是沒有煥琴,早就沒有我這個人了”,說起兒媳婦,八十幾歲的婆婆心疼不已,流著眼淚說道。日子雖然獲得清苦,可是田煥琴卻將家裡打掃的一塵不染,婆婆和姐姐的衣服始終整潔有序。田煥琴說:“婆婆這一輩子也很辛苦,我作為兒媳婦要孝順,畢竟現在我也有了兒媳婦,要作出表率,只要婆婆活一天,我們夫妻倆就伺候一天,絕無怨言。”

慶陽家風故事館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用行動書寫柔情與堅強的“女漢子”田煥琴

轉眼間,田煥琴也是60幾歲的人了,再也沒有力氣騎著自行車帶婆婆去看病,她只好買來針管和藥物,學著給婆婆打針。家裡經濟不好,丈夫每天都幹體力活,每次回到家,他的鞋總是破爛不堪,腳上更是磨出了很多水泡,卻捨不得花錢買一雙鞋,田煥琴早晨四點多就起床給家人做鞋,三個孩子從上學到畢業,幾乎都穿媽媽做的布鞋,兒子經常對同學說:“我媽做的布鞋針腳密、鞋底厚實,穿著舒服。”

“這麼多年,我總覺得虧欠了孩子。”田煥琴說,三個孩子幾乎沒有穿過新衣服,總是把大人的舊衣服改小了穿,尤其是過年的時候,看著人家的小孩都新衣服、新鞋子,再看看自家的三個小孩,還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心裡不是滋味。孩子們卻懂事地安慰她:衣服新舊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健康。

如今,田煥琴的三個孩子都已走上了工作崗位,也都非常孝順,63歲的田煥琴一如既往的悉心照顧著66歲的姐姐,照看著兩個孫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這樣一位農家婦女,卻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整個家庭的美滿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