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時候需要“上帝之手”!

今日六一,也是NBA2017-2018賽季總決賽第一場。在旅途上用手機流量看的比賽,前面看得不是很細緻,最後半節球,一刻沒敢移開目光。

生活,有時候需要“上帝之手”!


過程很精彩,結果讓人有些五味雜陳。

毫無疑問,最大的爭議出現在比賽最後40秒不到,杜蘭特進攻犯規還是詹姆斯阻擋犯規,成了左右比賽的關鍵。

賽後,圍繞這一判罰,兩邊陣營的球迷,吵上了天。

生活,有時候需要“上帝之手”!


Mauer:看回放的理由是我們懷疑勒布朗是否站在合理衝撞區以內。而在看回放時我們可以針對他的防守位置是否合理合法做出改判。在杜蘭特做出投籃動作前,他的防守位置不合法(沒有站穩)。所以我們改成阻擋犯規。

不管怎麼樣,結果就是詹姆斯砍下51分,騎士依舊輸了球。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得到50+球隊卻輸掉比賽的球員。結果無法更改,唯有接受現實。

生活,有時候需要“上帝之手”!


事實上,在裁判改判的一刻,我腦海中,閃現的是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

那是一次明顯的誤判,也是一次經典的誤判。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誤判,成就了馬拉多納的球王之路。

這原本應該是一場史詩級恢宏的比賽,最後,因為一番爭議,跌入凡間,實在可惜。

生活,有時候需要“上帝之手”!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有更多的技術可以為公平公正裁決提供幫助。

但是,技術只是輔助,人才是根本。消除誤判的前提,是程序正義,目的是減少爭議,而非挑起爭端。

當口水多了,技術就會遠離。當狂熱過了,真愛就會遠離。

希望這一輪總決賽還能延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