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 实现商业化的应用

据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网了解,行业分析师严谨地看好 深度学习、智能图像识别和智能机器人这三片投资蓝海。

智能机器人 实现商业化的应用

预计2020年可达300亿美元。此外,智能机器人领域也将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迎来一轮高速增长的智能机器人品牌市场 机器人行业的总市值将以每年30%的增速增长,并于2022年达到约100亿美元,如果将硬件与软件细分开来,软件部分的增速高达35%。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 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仍然是最受产业资本青睐的三个细分领域。大家知道,风投公司倾向于将资金流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对比人工智能板块的风险融资额度能够很好地反映该板块的回报率。

智能机器人 实现商业化的应用

不管从总体融资还是企业平均融资额度,机器学习都排在榜首;图像识别领域的总体融资额度和企业平均融资额度紧随其后;而智能机器人领域由于公司数量少,在融资总量上稍有落后,但其企业平均融资额度高达1500万美元,仅次于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领域。此外,从各领域公司创办时间而言,机器学习、图像识别以及智能机器人也是最为“年轻”的三个领域之一,产业内技术成熟度还不够,未来几年将提供广阔的市场。

我国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层还处于起步到发展阶段,应用层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回报率远高于技术层和基础设施层。人工智能机器人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传统的机器人基本上都是数控的机械,不能自动适应环境变化,传统的机器人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生产需求,进而产生了“智能机器人”的需求:机器人需要能与人进行沟通根据需求修正任务,这需要有对语言进行识别的能力;机器人能够随时适应变化,例如躲避障碍物、智能停车、快递智能分拣;机器人需要能帮助我们做决策

人工智能在行业应用层拓展的范围和经济收益吸引企业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向市场进行精准投放,并且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近日,一则央视报道的智能物流分拣机器人火爆网络,因该分拣机器人是申通物流与海康威视合作投放市场应用,在小橙人机器人萌翻网络的同时,多数网友认错了机器人的“亲生父母”,这款萌萌的橙色“智能分拣机器人”由海康机器人自主研发生产,于去年在临沂申通投入使用。

不久前,机器人市场营销总经理吴尧在全球领袖论坛中分享了海康机器人对智慧物流思考,提出“智慧物流驱动新工业”。

传统物流正在酝酿一场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