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影響錄取分數的因素

錄取分數從本質上看是考生與考生之間的博弈。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如果一個學校的某專業只錄取一個人,你的分比我的分高,如果你填報了這個專業,我就不會再有機會。

高考志願填報:影響錄取分數的因素

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就是該校最後一個被投檔進去的考生的分數。因此是先有投檔,再有最低錄取分數,而不是反過來理解。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反映了整個考生群體對高校和專業在心目中的定位。高分的考生優先選擇,他往往會選擇對他來說最優的學校和專業,而低分考生只能在高分考生選剩的學校和專業裡挑選對他來說最優的學校和專業。每個人對最優的評價標準並不相同,而所有考生在相同的時間填報和錄取對考生來說讓這種挑選變得不透明,也就是說你無法準確的知道位次在你前面的考生都挑選了哪些學校專業,還剩下哪些學校專業可以供你挑選。因此我們就必須對這種挑選進行預測,最直觀的預測方法就是預測學校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影響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不僅僅影響了自身的分數線,還會影響其下游院校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這就像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舉例說明,如果北京大學的招生計劃由100人增加到300人,則不僅僅會影響到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還會影響到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分數線,這樣的影響會層層下傳,形成蝴蝶效應。

但考生也不用過於擔心,經過多年的研究表明,大部分院校專業最低錄取位次在相鄰年份之間的波動值不會過於劇烈。且部分波動劇烈的院校專業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影響院校錄取分數的因素。

(1)錄取規則

批次合併、錄取方式、志願填報方式等發生變化,均會影響錄取分數。如2017年浙江實行新高考後,等位分數波動超過10分的院校專業達到了24.6%。

(2)大小年

當一個學校專業的上一年錄取過低的時候,本年就會有過多的考生填報該學校專業,造成錄取分數上升,形成大年情況;到了下一年度就會因為錄取分數過高導致少人報考,造成錄取分數下降,形成小年情況。大小年情況在很多學校存在。

(3)招生計劃

一般招生計劃增加會降低最低錄取分數,招生計劃減少會增加錄取分數。招生人數和招生人數的變動值越大,分數波動越大。比如招生人數由2人變成1人,其錄取分數波動值就比由50人變成49人的波動值大。

(4)招生人數

招生人數越多,分數的波動值越小;招人人數越少,分數的波動值越大。

(5)院校改名

將學院改名為大學、或將一個不是很好聽的名字改為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錄取分數會增加。例如華北聯合大學改名為華北理工大學,當年最低錄取分數相對於上一年上漲了65分。

(6)國家政策導向

比如學校升級降級、院校合併、國家對產業的支持等,對2018年的考生來說,應該重點關注雙一流建設院校。

(7)社會導向

不同的時間階段有不同的社會輿論熱點,部分輿論熱點會影響考生對學校和專業的關注。

(8)其他因數

比如就業形勢、社會經濟情況、行業經濟情況等。

部分高校分數趨勢預測

2017年下半年公佈的雙一流高校建設將會引起2018年度的錄取分數波動;另外部分高校即將改名,也可引起錄取分數波動,現列舉如下:

高考志願填報:影響錄取分數的因素

注意:預期改名院校不是已經改名,而是已經提交到教育部,正等待教育部改名審批。按以往經驗來看,上述預期改名院校將會有部分院校改名成功,部分院校改名失敗。院校更名成功後錄取分數會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