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或增致癌风险?别担心,研究不是这样说

手机或增致癌风险?别担心,研究不是这样说

机不离手是不少现代都市人的写照。然而,电话除了为我们带来方便,又会不会连带「健康隐忧」?一项刊于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的研究已引来多份「小报」报道,相信又会再引起一众「健康 KOL」趋之若鹜,群起质疑手机安全性。但首先要搞清楚,研究真的这样说吗?

研究目的很简单:尝试深入了解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脑肿瘤个案趋势。研究人员 Alasdair Philips 分析了英国国家统计局 1995–2015 年的脑癌数据。一如其他研究发现,脑癌数字其实未有大幅增加,唯独是一种名为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的脑癌竟有明显上升趋势——由 2.4% 上升至 5.0% ,个案则由 983 人增加至 2,531 人。类似结果也曾在另一个美国研究中发现,GBM 的确有上升趋势。

当然,知悉趋势有变并不足够,更重要是当中成因。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提出几个潜在致病成因,包括医疗用电脑扫描 (CT Scan) 和 X–光检测使用量增加、空气污染问题和手提电话无线电电磁波等。研究人员也在报告中诚实表示,此类因素只是根据其他证据推测,未有直接检验因素跟 GBM 的关系,更枉论证实为实际成因。研究人员在自己的报告中,也未有提及手机是「最可能」成因。

手机或增致癌风险?别担心,研究不是这样说

脑癌研究的研究人员 Alasdair Philips 又怎样回应 SMC 引述的质疑?CNN 总结他的回应:

既然如此,会是甚么引致脑肿瘤数字上升呢?这一定要是由通用事物或生活习惯改变才会引致这个趋势。

Alasdair Philips 只是将不同数据摆出,然后向大众提出 "What do you think?" 这个问题。要知道关联不等于因果,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但不合乎严谨的科学精神,还相当不负责任。正确做法是先小心查证,再根据数据作结论,而非只靠单纯猜测。将现时研究说成「很肯定某某会致癌」的说法,均是不诚实和有误导之嫌。

回到手机会否致癌这个历久常新的问题,目前科学界其实未有明确证据指出两者有关。不过,随着手机使用量增加,人人一机在手,这因素绝对值得科学家继续深入了解。当然,最大的难题是脑癌本身的发病率较低,所以要验证其实也不容易。另外,要排除其他因素,证明手机是引起脑癌的主要因素也会因用家使用习惯有异,而难以测试。这个问题就有待科学家继续探究。

简单一句总结:用手机仍安全。要减低风险也不是没有方法,比如多用免提设备和不要将手机放在枕边等。老掉牙一点提醒,与其担心手机会引致癌症,倒不如先担心都市人用手机的姿势和时间。

手机或增致癌风险?别担心,研究不是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