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2018年穀雨節氣從4月20日(陰曆三月初五星期五)11點12分29秒開始,2018年5月5日21時25分17秒結束,太陽位於黃經3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


-穀雨三候-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一候萍始生;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

二候鳴鳩拂其羽;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

三候戴勝降於桑。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 穀雨習俗 -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穀雨是傳統的農令節日,民間稱之為“穀雨節”,我國各地流傳著許多奇特有趣的節日習俗,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殺五毒。穀雨節流行禁殺五毒的習俗。五毒是指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漁家祭海、穀雨摘茶。對於漁家有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穀雨時節正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南方穀雨有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食香椿。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祭祀倉頡。倉頡造字的成功,大大推進了社會的發展,為人類進步帶來了光明。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

走穀雨、賞牡丹花。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穀雨前後正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穀雨三朝看牡丹”,穀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廷千年。


- 穀雨文化 -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穀雨時節,農作物特別需要雨水的滋潤,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中國古代的農業是“靠天吃飯”,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穀才能生長,而這時雨水越來越多,百穀豐收有望,“雨生百穀”,故名穀雨。對於“穀雨”,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比如穀雨與牡丹的愛情,牡丹花會的浪漫,以及穀雨祭祀倉頡的由來等,附加上隨之衍生的習俗,大大豐富了節氣的內涵,使得穀雨充滿魅力。歷史上許多吟詠節氣的文學作品來表達和流傳,如: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穀雨三月中》,就寫出了穀雨三候物象:“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葉間鳴戴勝,澤水長浮萍。暖屋生蠶蟻,喧風引麥葶。鳴鳩徒拂羽,信矣不堪聽。”唐朝詩人王貞白有《芍藥》詩:“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麥秋能幾日,穀雨只微寒。”清代鄭板橋《穀雨》:“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穀雨養生-

1、生活起居順應時令。民間有諺語稱“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意寓穀雨之後,氣溫不會再大起大落,早晚溫差也會逐漸縮小,天氣會真正地變得暖和起來。

2、少吃燥熱物。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

3、晨起喝杯水。暮春氣候複雜,此時人體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加重感冒與很多慢性病。這個時候“補”水很重要。晨起喝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早睡早起運動強身。春宜早起,晨曦初露之時,靜心清神。運動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達到“除溼”效果,但不要過度出汗,以免陽氣外洩。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為繼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之後“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24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其公轉軌道(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地球的自轉軸與其公轉軌道之間存在66°34”的夾角,因此,作為一個球體,地球表面同一緯度接受到的陽光隨著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正所謂“萬物生長靠太陽”,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物都要受到這一變化的影響,古人將之稱為“物候”。24節氣對農事、天文以及人類養生都有極大的科學指導意義。

為了祝賀我國傳統文化的這一偉大發明和申遺成功,2017年8月7日,在文化部、農業部主持下,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二十四節氣專題展》和二十四節氣詩書展,書法家趙學敏展出了自作24節氣詩書,並向中國農業展覽館捐贈“24節氣”書法作品。這次展覽歷經20天,並舉辦了多場報告會、研討會。受到了社會各界重視和好評,尤其是青少年,在參觀中瞭解並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24節氣專題展開幕式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趙學敏24節氣詩書研討會

書法家趙學敏,不僅參與了24節氣申遺工作,同時運用我國傳統格律詩創作了24節氣詩並書寫成優美的書法作品,在多次展覽中受到了社會各界重視和好評。現推出趙學敏24節氣詩書穀雨篇,以飱廣大讀者。


雨生百穀丨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穀雨》書法欣賞

《穀雨》

戴勝鳴桑雨意濃,春風拂剪萬花叢。

誰披大地青紗帳?妙手應歸造化功。


濃厚的家國情懷——趙學敏24節氣詩書展觀後

文_申萬勝

背景:2017年8月7日,中國農業博物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中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了《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二十四節氣專題展》和二十四節氣詩書畫展,我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展出了自作24節氣詩書,並向中國農業展覽館捐贈“24節氣”書法作品。

今天農展館的這個展覽很有意義,這個展覽從年輕人角度看是傳統文化的迴歸,對傳統文化學習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有段時間重視西方文化,重視現代文化。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重視不夠。這次學敏先生圍繞著24節氣創作這批作品,總體上,我對學敏先生的看法有三個。

一、學敏先生有濃厚的家國情懷。無論是從政還是學書,在位或退下,他始終保持著一種濃厚的家國情懷,他從政為老百姓辦事,退下來後,進入書法領域,他不是為書法而學書法,為寫字而寫字,把書法藝術和他幾十年的從政經歷經驗結合起來,繼續拓展他在位時的事業。他開闢另外一個新的渠道,搭建新的平臺,搞這個野生保護動物保護、搞林業綠化。他這種家國情懷就是一種靈魂,在不同崗位、不同層面,共同為實現中國夢,為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盡一份力量,這是難得可貴,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他是一個在書藝上有不斷追求的書家。他從小都喜歡書法,不斷學習,從來不滿足,不斷在研究,探索,走到今天,他從一位書家進入了專業書法領域,這是他幾十年長期學習積累的結果,所以,他今天展現出來24節氣詩書有源頭、有看頭、有學頭。他的書法自然拙樸、人如其書,不張揚不誇張,路子正、書風正。所以他源於于右任,同時走碑貼融合的路子,所以他的線條結實、札實、厚重,既有于右任的東西,也有二王的東西,結合自己特點,探索走出自己的風格和路子,所以,源於于右任書法,同時結合他自己對於右任先生書法的理解,對碑帖理解,融入他自己的書法當中,無論大字小字,他的草書、楷書,既有一種精神氣,又有一種書卷氣,他在這兩點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他的書法雅俗共賞,具有傳統功底,又有對現代審美的這種理解,碑帖融合,走自己的路子,建一個方向,再去努力。所以今天展示出來24節氣詩書很全面,楷書、隸書、篆書、大楷、小楷、行楷行草都有。體現涉獵方面很廣泛,視野很開闊。所以,我說他是一個在書法藝術上不斷追求探索的書家,相信學敏先生還會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第三、他人品如書體、德藝雙馨。學敏先生雖然是部級高官從來沒有架子,每次去看他的作品,他總是要你給他指出問題在哪裡,便於自己改進,經常和朋友一起研究探討,他書品人品在書界也是有口碑的,所以他在人品和書品上都注重內外雙修,講究德藝雙馨,所以在書界樹立榜樣。

(作者系中國書協顧問,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