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只青頭潛鴨遊弋衡水湖

19只青頭潛鴨遊弋衡水湖

28日,對一直密切關注著衡水湖青頭潛鴨保護工作的衡水學院科研人員來說,是讓他們格外興奮的一天。當日17時55分左右,專門從事鳥類研究的衡水學院教師李峰,在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湖隔堤5號樣點觀測時,發現1只雌性青頭潛鴨帶領19只幼鴨在冀州小湖水面上嬉戲。這也是今年首次在衡水湖觀測到青頭潛鴨幼鴨,距首次發現已時隔兩年。這一發現,有力地證明了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生長和繁育地。

青頭潛鴨是一種曾廣泛分佈於東亞地區但未被人類詳細瞭解的遷徙類潛鴨。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青頭潛鴨的種群數量在其分佈區急劇下降,目前全球不足1000只,但其數量下降原因仍不明確。2012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青頭潛鴨提升為極危物種,並於2014年制定了國際單物種保護行動計劃。這一計劃,2015年被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關係(EAAFP)批准,2017年又被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MS)批准。

“衡水湖青頭潛鴨監測與研究”課題研究始於2017年,是中德財政合作研究項目“衡水湖溼地保護與管理”的研究專項,由衡水學院、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DFS諮詢專家組等單位聯合實施。當年,專家在衡水湖最高記錄到308只青頭潛鴨,併成功發現其一年四季均在衡水湖棲息。衡水湖溼地的青頭潛鴨種群數量引起了國內外鳥類學家以及動物保護界的高度關注,於今年3月在衡水成功舉辦了“青頭潛鴨保護國際研討會”,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衡水學院被確定為“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衡水湖監測研究基地”。

近年來,衡水學院的鳥類研究團隊對衡水湖鳥類進行每週一次的常規監測,2017年首次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尾海雕,使衡水湖溼地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由原來的7種增加到8種。同時對青頭潛鴨進行了本底調查和動態監測,掌握了其數量和空間分佈的變化。今年春季,更是加大了監測頻率,每週進行3-5次觀測。這次成功觀測到青頭潛鴨在衡水湖繁育幼鳥,更加激起了研究團隊的興趣和鬥志。科研人員表示,今後會對此次發現的青頭潛鴨繁殖群及更多潛在的繁殖群進行跟蹤研究,進一步掌握青頭潛鴨的繁殖特性、育雛成功率、種群交流、遷徙路線以及越冬地的資料,為青頭潛鴨的保護提供重要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