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摺疊支付寶:王興與馬雲、周鴻禕的江湖恩仇錄

日前,有用戶曝料用美團訂餐無法使用支付寶支付—— 一石激起千層浪,敢與支付寶較真兒,美團是吃錯藥了?儘管美團方面承認存在這種現象,解釋說此舉是“根據用戶支付習慣推薦支付方式的結果”,並否認與支付寶決裂;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支付寶與美團沒有停止合作,但不排除是部分用戶的付款方式被摺疊——事出反常必有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團摺疊支付寶:王興與馬雲、周鴻禕的江湖恩仇錄

在美團的支付頁面上,支付寶被摺疊

就此爆料,美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美團會根據用戶行為,向用戶推薦合適的支付方式。”至於這是否意味著美團主動停止接入支付寶,對方並未作正面回應,而只是強調“每個人(支付)習慣不一樣,美團會根據用戶行為推薦合適的支付方式”——不過,該說法並沒有得到曝料的用戶認可,因為該用戶是個支付寶高頻次使用用戶,芝麻信用超過750分,是可以享受“支付鴇”待遇的VIP……

美團摺疊支付寶:王興與馬雲、周鴻禕的江湖恩仇錄

用戶與美團客服溝通截圖

此前,還有美團用戶在微博曝料用美團訂餐不能使用支付寶的問題。美團客服在經過內部溝通後,幫助該客戶以“個案”方式,開通了帶支付寶支付的“默認體驗”模式。

“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曝料用戶遇到的情況實際上是目前擺在美團與阿里之間最關鍵的問題——在餓了麼被阿里收購之後,美團是否與阿里徹底決裂?而雙方心照不宣的曖昧表態,除了與阿里手中還有美團股權、不便撕破臉皮之外,或許還有害怕引來監管曾干預導致兩敗俱傷的風險有關。

不過,說來話長,美團與阿里、王興與馬雲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有人講過一個段子:“一群創業者在海南遊艇上聚會,討論完正事之後說可以游泳返回……海岸線還在遙遠的彼端,一群人正在猶豫並相互觀望時,只聽撲通一聲有人已經跳海了——那人正是王興。”這就是王興果斷、堅決和強悍的真實寫照。

  • “九死一生”,這也是業界給予美團王興的標籤。在過去的十年裡,王興創業N次,且都相當於白手起家:校內網開創了中國SNS的先河,“飯否”則成為中國微博的範本,而美團是中國團購網的最後戰士——不過前幾次,王興都做了烈士:

2005年,王興在“多多友”和“遊子圖”兩個創業項目失敗後,開發出了校內網,也就是如今的人人網。校內網正式發佈一個星期後,紅杉資本聯繫王興,讓他過去聊一下。

王興事後說,那一天他突然接到紅杉的電話,沒時間準備就臨時做了個計劃書,結果還在出租車上弄丟了,到了辦公室後他找來一張紙手寫。就在這個時候門開了,有個人探著腦袋看了一眼就走了,什麼也沒說——王興後來才想起來,那個人就是互聯網流氓教主周鴻禕。

而周鴻禕的說法是,那天他剛好去紅杉中國開會,沈南鵬跟他說:“隔壁有幾個做校園網絡的創業者,你去看一看怎麼樣。”於是,又有“紅衣大炮”之稱的周鴻禕推開了隔壁辦公室的門,他看到一個帶著眼鏡、學生打扮的年輕人,對他的出現出奇的冷淡——這個年輕人就是王興。周鴻禕當時用“眼睛幾乎長到天花板上”來形容當時的王興,他告訴沈南鵬說,“這個團隊牛逼哄哄的,不接地氣,根本不像來融資的。”

至於周鴻禕說他們的傲慢,王興則是這樣怒懟的:“可能是周鴻禕覺得我們對他沒有像見到明星一樣興奮和激動。”

雙方各執一詞,究竟是王興太過傲慢無禮,還是周鴻禕自身優越感太強,瓜眾無從得知事情的真相——不過,最偉大的作家“時間”寫出了未來的結局:結果,周鴻禕建議紅杉投資的佔座網以慘敗告終,王興的校內網雖然沒有融資成功,卻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千橡……

美團摺疊支付寶:王興與馬雲、周鴻禕的江湖恩仇錄

美團點評CEO王興,一臉書卷之氣

  • 不過,一臉書卷之氣的王興也曾風生水起,揚眉吐氣過:

程維在阿里巴巴任職八年出來創業,於2012年成立了滴滴打車。2015年2月,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進行戰略合,並同年9月滴滴打車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

但在剛成立滴滴打車時,程維找到王興希望獲得他的投資。但當程維給王興演示產品的時候,王興就說了2個字:“垃圾”——這個口無遮攔的評價讓程維恨之入骨,他反問王興:“你就不能多鼓勵創業者,知不知道現在創業有多難?”但他還是被王興以商業大佬的姿態教訓了一遍……

  • 現如今,美團點評和滴滴、今日頭條(TMD)被視為繼BAT之後的“次級流量入口”,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科技獨角獸。在科技部出臺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報告中,螞蟻金服以750億美元估值第一,滴滴出行以560億美元排名第二,而美團點評僅以300億美元的估值位列第五:

不過,有多個消息源證實美團正在尋求IPO,估值高達600億美元。為了支撐估值,美團擴張到出行領域,挑起了與滴滴的打車的補貼大戰:對司機零抽傭,對乘客鉅額補貼至零元打車……有報道稱,僅在上海一個城市,美團打車每天的補貼超過1000萬元,而且一個月要燒掉5億元。燒錢總要有回報,而對美團的回報就是估值。如果美團靠補貼搶下滴滴出行20%的市場份額,其估值將會與滴滴出行旗鼓相當——但此舉也被業界認為是騰訊系“小弟”內鬥爆發的歷史轉折點。

至此,美團的主要業務從到店團購、外賣、酒旅,到出行四大板塊,都與阿里形成面對面的交鋒:在到店業務上與口碑針尖對麥芒,外賣業務與被阿里收購的餓了麼打得不可開交,酒旅業務則與阿里的飛豬較量,而在打車出行上直面滴滴和ofo……從而形成美團系“美團外賣+美團點評+掌魚生鮮+貓眼片子(已與微影合併)+美團遊覽+摩拜”的格局,針鋒相對阿里系“餓了麼+口碑+盒馬鮮生+淘票票+飛豬+ofo”的佈局。

也正是如此,“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的硬漢王興,公開與馬雲為敵,將其伸過來的手掌扎得血流如注。

  • 但其實,馬雲和王興一開始並沒有這麼劍拔弩張,甚至有過如膠似漆的“蜜月”:在2011年末,馬雲拿出5000萬美元投資美團,獲得了美團12%的股份和日後的優先融資權。為了扶持美團,馬雲甚至不惜停掉了口碑網,拋棄了窩窩團——但崛起後美團的C輪、D輪融資,阿里停止了跟投,這又是為何?

馬雲和王興兩個人都是控制慾較強的人。馬雲投資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看能否尋求控股、並推銷阿里的企業文化——也就是說,只要王興乖乖地聽話,只要美團為阿里系引流和填補業務短板,事情都好辦……但做個奴才和附庸,這是王興的雷區——不為五斗米折腰……

美團摺疊支付寶:王興與馬雲、周鴻禕的江湖恩仇錄

王興與馬雲的江湖恩仇

2015年,在洞悉馬雲意圖之後,馬化騰只做投資不想控股的做法,顯然更對王興的胃口——於是王興棄暗投明,倒戈騰訊。2016年騰訊向美團領投了33億美元;但馬雲也不甘示弱,重生口碑網,與美團展開正面競爭;甚至在2017年4月美團與公共點評網合併之際,阿里要求美團點評拋卻騰訊的投資,但被王興回絕,阿里於是兜銷美團點評的股權。

2017年6月,美團CEO王興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公開批評馬雲:

王興爆料說,自己曾經去拜訪馬雲和張勇,說美團非常希望可以同時得到騰訊和阿里的支持,但對方的態度卻讓王興很吃驚,“你完全搞錯了,我們認為滴滴合併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王興還直截了當地批評,“阿里巴巴當時還持有一部分美團點評股權,阿里去年之所以兜售我們的老股是為了干擾我們融資。如果你不看好這家公司,那乾脆賣光好了,我們已經幫他們(阿里)找好了買家。但馬雲卻不肯賣光,他一定要留一點,或許是為了將來能繼續給我們製造點麻煩。”

王興還表示,阿里為了給美團點評製造麻煩,不惜代價扶持餓了麼,他們一年花了十億美元。

——至此,王興與馬雲的矛盾急劇惡化,於是2017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故事也就順理成章:王興與劉強東主導了“東興局”,向外界高調錶態跟隨馬化騰,成為騰訊系的股肱之臣。

隨著餓了麼以95億美元代價被阿里收購,美團與阿里的競爭從臺下走到了臺上,從側面摩擦走向正面碰撞。

對於馬雲這個投資人和戰友,王興總結說:“若是阿里有底線一些,我會加倍恭敬他(馬雲)。”此言話裡話外的意思都透露著一個信息:美團已與阿里系決裂,往後兵戎相見……

與美團命運不同的是,優酷土豆、高德和天天動聽等創新企業被阿里收購後,業務或被雪藏,首創團隊或逼迫出局——短短兩年時間內,優酷土豆就從視頻行業“老大哥”變成第三,從虧損變成鉅虧,並一度傳出裁員50%的驚悚危機時刻,這些都讓王興看在眼裡,驚在內心,暗自慶幸逃過一劫。

因此,瞭解了王興與馬雲的江湖恩仇錄,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團在部分用戶中停止支付寶業務接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