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賢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財政收入目標任務

上海奉賢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財政收入目標任務

在“奉賢美、奉賢區”的戰略下,奉賢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圖為碧空白雲下的奉賢海灣。曹建中攝

據權威部門預測,今年5月份,上海奉賢財政收入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全區財政總收入將達51.03億元,增長34.54%,其中區級地方財政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32.36%。這是該區在2017年提前三年完成“十三五”財政收入目標任務後,經濟持續高速、高位、高質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6年1月21日,奉賢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奉賢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財政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區級財政收入125億元”的目標任務。這三大目標任務,奉賢已於2017年,以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779.3億元、財政總收入403.20億元、區級地方財政收入128.11億元的上佳業績,提前三年完成。

目標任務:基數不小指標不低

兩年時間,完成五年目標任務,是否基數太小、指標偏低?據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奉賢全區財政總收入264.88億元,其中區級地方財政收入84.89億元。這個財政收入基數,對於饒居滬南、人口百萬的遠郊區奉賢而言,不可謂不大。

而奉賢“三次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財政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增速目標,與2016年以來全國“6.5%~7%”“6.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作以比照,其“自我加壓”“主動升級”的意味顯而易見。

五大理念:驅動奉賢高速發展

東方美谷:體現奉賢“美”和“強”

東方美谷是奉賢以“跨界以至無界”理念,多種產業共生共贏的“美麗健康產業聯盟”。在上海全力打響四大品牌過程中,東方美谷發揮了應有積極作用。如今,國內唯一的“中國化妝品產業之都”稱號花落東方美谷,國內外數千家知名化妝品、護膚品和生物醫藥企業聚集於此。據可靠消息,2017年,僅東方美谷眾多化妝品企業中73家,就實現產值221.9億元、上交稅收33.9億元。

正如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所言,東方美谷從唯一到唯美,從產業品牌到城市品牌,再昇華為文化品牌,將努力完成華麗健碩的“三級跳”,持續提升奉賢在世界美麗健康產業座標系中的位勢和優勢,助力奉賢朝著更美更強更好的目標紮實有力邁進,實現奉賢品質發展、品味生活,打造出屬於“奉賢美、奉賢強”的新高峰。

“三減三增三守”:守住了底線謀求了發展

近年來,奉賢遵循減量增效守建設用地底線、減人增智守人口規模底線、減排增綠守環境安全底線的“三減三增三守”理念,助益該區提前三年完成既定財政收入目標任務。

據統計,至2017年末,奉賢拆平工業倉儲用地面積218公頃、建設用地減量面積133公頃;新增各類綠地162.07公頃、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達到3076.70公頃;70個千人計劃及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落戶。

新舊動能轉換:為高質發展帶來汩汩動力

從供給側到需求側,從生產到消費,從網絡到旅遊,這樣的新舊動能轉換例子,在奉賢俯拾皆是。

據悉,僅2017年,奉賢區調整項目46個,騰出土地2579畝,正面清單企業中29家已完成工商稅務遷移,負面清單中137戶企業已關停銷項。73家美麗健康產業企業完成產值221.9億元,同比增長7.8%,實現稅收33.9億元,同比增長41.3%。

“放管服”改革:帶來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支撐。奉賢平均每日中小企業增量達到200家左右,佔全市增量的30%,現有中小企業20萬餘家,總量僅次於浦東。這個成績的背後,是奉賢“放管服”改革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而今,在奉賢開辦餐飲店、食品店、電影院、旅館、職業中介公司等34種中小型企業,可以足不出戶,一次辦妥。

“三化三塊地”:興了鄉村樂了農民

作為上海郊區首個全國文明城區,奉賢遵循自然規律,按照國際化大都市農村、農業、農民的特點,積極探索“三化三塊地”改革,努力構建“十字水街、田字綠廊,九宮格里看天下”城市意象,傾力推動“和美宅基”“農藝公園”建設,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集體資產持續保值增值、農村農民投資切實受益受惠。如今,奉賢村民們的笑臉,映襯著生態宜居的“林在田邊、田在水畔、水在村旁、村在林間”美麗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