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一種人生態度,你認為它是正能量嗎?

子丹大俠

我個人認為李白寫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千古名句,打眼望上去的確是一句激勵人奮發上進鼓勵人豁達進取的詩,給人滿滿的正能量,然而內核裡藏得有淡淡哀愁。

當你細細去咀嚼品味這首詩後,這首詩的負面情緒大於積極情緒,畢竟這是李白借酒消愁的詩,裡面有壯志未酬、有心裡悲愁、有迷茫之愁,這種狀態是矛盾的,因為當李白出現這種心理時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自己,不知道如何慰藉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他唯有喝酒寫詩消愁。

在這首詩裡,李白抒發的是人生的感慨與豪情,既表達自己豪情萬丈的個性態度,也表達出你奈我何的人生態度,整體鏗鏘有力、茁壯大氣,字裡行間體現的盡是一個男人身上的磅礴氣勢。

詩人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才華也得不到賞識,他多次被生活開玩笑,多次被挫折襲擊,在生活的不如意與抱負不能大展宏圖的情況下他百感交集,於是寫下激勵人心的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告訴他自己也是我們每個人,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風浪波折,但自己本身就是能散發溫暖的柴火,只要有信念,總會找到自己的有用之地。因為這是李白借酒消愁的詩,他壯志未酬,仕途上沒有好的發展,他只能把積鬱心中的憤慨與哀愁放進酒裡一口悶。

然而,他也會安慰自己,他說人生沒有絕境也沒有白走的路,畢竟那些走過的路都是幫助自己成長的經驗,畢竟人生不會一直都處於低谷之中,只要相信美好相信努力,總會有春暖花開的時候,暴風雨會過去的,彩虹也會出現的。

總而言之,李白寫的這首《將進酒》表達的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與豁達樂觀的心態,但骨子裡仍然有一絲淡淡的哀愁在詩中。


沈善書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結合上一句粗俗的說就是:人生苦短,有錢大膽的花,有酒就暢快的喝,別等到沒錢沒酒的時候白白嘆氣。

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像不像政策鼓勵消費,拉動內需?像不像銀行找你辦信用卡的時候,說的“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正不正能量從不取決於個人,而是取決於社會的主流價值!


很多人覺得這種人生觀太消極,沒規劃又樂於享受自甘墮落,不正能量。

現在的國人,就像被正能量綁架的一群人。

考試考砸了說兩句消極的話不正能量,掙的錢用來吃喝享受不正能量,去政府單位辦點事被卡抱怨的話不僅不正能量可能還不愛國。喪一下所有人都恨不得對你敬而遠之,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傳銷組織、直銷組織甚至很多反人類組織都挺正能量的。


1978-2018,改革開放四十年,五千年的“道德集體主義”向“金錢集體主義”轉變,道德無常規常法,很難衡量,但金錢的衡量標準一串阿拉伯數字就能做到。

正能量宣傳是金錢與道德努力平衡的表現,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進步。

但無論哪個朝代,都極大的忽略了個人的思想與價值。每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精神,正不正能量,不是別人說了算,沒有人知道你經歷了什麼。所以,想喪,就喪起來!


參茸貴細

將進酒

李白(唐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是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時與朋友岑勳和元丹丘喝酒是寫的勸酒詩。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覺得這一句是李白對自己懷才不遇又無可奈何的失意心情,才回“與爾同銷萬古愁”。

我更喜歡“天生我才必有用”,這一句才充滿正能量。即便沒有高文憑沒有好工作,憑自己勤勞雙手也要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畢竟是“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短暫,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才好!


上善夢若水

我曾經看過某位學者對李白的另類評價,不乏“悶騷”、“矯情”等字眼,大致上是從李白現實和作品的反差得出來的結論。

我不知道這是為了博人眼球,或是彰顯自己不同尋常的洞察力,但我認為,這類所謂的學術研究是沒有意義的。

如題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在其他詩中也有所表現。不論李白的作品與自我是否矛盾,但它對他人對社會是具有正面意義的。更何況,精神追求本就源自於苦難之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白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符號。這種價值感的存在無關他的生平,也無關旁人的非議,而是當你想到“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就有了任性的勇氣;當你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就有了面對困境的自信。大凡古今中外的名作,都是因為需要而存在,也是因為被需要而流傳。

總而言之,當你認為它是正能量的時候,它就是,不需要懷疑,也不需要驗證別人的觀點,他人的人生觀與你無關。


詩詞補習班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李白的《將進酒》,此詩寫於李白被放還長安後,全詩開頭豪邁壯美,其中確實含有悲憤消極的情緒,也體現了詩人苦於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但詩人仍然用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

人各有志,觀念不同,時光易逝,心態百變,簡單的生活也不失快樂美妙。

生活需要快樂,不管貧窮或富裕、位高權重或人微言輕,如果生活得不快樂,擁有的一切皆是枉然。人生苦短,應該活的現實,故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浮躁的社會,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能夠快樂的時候就應該盡情地享受那一刻,不要等到老大圖傷悲,悔不當初;也不要因為對未來的未知性顧慮太多而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樂,人生三萬六千天,勇敢去追尋心中的所愛才會讓自己不枉此生。



人的一生,多歇歇別太累,到時吃按點睡。 看上就買甭嫌貴,決不和環境來作對。 得空與友聚聚會,既有清醒也有醉。 能掙錢會消費,生活才算有滋味。

人的一生,或淡或雅,花總在綻放; 或盈或缺,月總在天上; 或樂或憂,日子總是在過; 或期盼或失望,希望總在眼前; 見或不見,朋友永在心間。


秀逗大師

毫無疑問啊,讀書君從來都是把它當做正能量來吸收滴。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把握當下的美好時光,以最有趣味的方式度過,沒毛病!

詩句所在的《將進酒》裡其實是飽含了詩人的感情的,交雜著喜怒哀樂,失望與自信,各種複雜的情緒,使得詩歌本身情感飽滿,豪情恣意,讀來只覺豪邁灑脫。

說回這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們許多時候遇事其實是應當這樣想的,詩人一方面自信無比,一方面又遇有波折,在此刻豪飲行樂,借酒澆愁。那不得不想的是,此刻過後呢?你看後面他又接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何等的自信與正能量!

所以,讀書君覺得這句詩所體現的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並不消極。為何?人生短暫,可不正是要盡情體會這過程中的美好嘛!這與積極努力向上不衝突哦!我們努力,我們向上,所為的也是更好地過好人生。遇有不順之事,樂一下,還是得繼續,畢竟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讀書燈下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來看下這句詩的意思。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說人活在世上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使自己的酒杯只對著月亮,即是不要自斟自飲,好酒要和朋友們共同分享,也只有在朋友們的觥籌交錯之間,才是對人生的最大享受。從這之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李白是苦悶的、是消極的,單從這一句看它確實不是正能量的句子,但我們也要結合全詩來看。



這句詩出自《將進酒》,當時寫這首詩時李白已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八年了,他寫的這首詩是一首勸酒詩,但實則藉此表達了自己一方面非常樂觀自信,但另一方面卻壯志難酬的感情。


這首詩雖有一定消極思想,但整體卻是氣勢豪邁,感情奔放的。


夢初dreamer

作為平常人,對於詩人藝術家的話,有時只需看看、讀讀,感受感受意境就是了!別當真!他們的言語大多是隨性而為、有感而發的宣洩情緒!言辭加了一些修飾抒發一下感情罷了!而常人總是被那一些小修飾迷惑住!


悟在吾心

李白醉酒詩百篇,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

李白在(將進酒)“人生得意須進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今日有酒今日醉,千金散盡還復來。”里豪情奔放,醉酒當歌的氣勢,妨佛書法大師醉酒狂筆,字若天成。詩的表現形式,超越現實,體現了浪漫主義色彩。


李白不愧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大師,風格雄奇飄逸,熱情放蕩,想象豐富,多謳歌祖國山河及美麗的自然風光。其詩(靜夜思)無論男女老少,皆會背誦,人達數億之多。


七嘴八舌有問有答

李白的及時行樂的價值觀,你從積極角度理解,它便是積極的。反之,它也有消極的成分。前者,是追求一種灑脫曠達的思想境界,人生苦短,百事不易,不必作繭自縛,自我為難。應該於奮鬥中求歡樂,逆境中求解脫。而後者則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醉生夢死。兩者,看似有同,實則大相徑庭,勢別雲泥。需要我們認真去體會,修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