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教的很古板?

手機用戶5564933362

為什麼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教的很古板?我想答案可能有很多方面:

2、教育體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的教師心有餘而力不足!我相信年青一代的教師,也被中國傳統的教育體制所束縛,他們想改變,想創新,可是最終還是妥協,因為考試的內容都是課本的老舊知識,老師們沒有辦法,中國是個十分在意孩子文化成績的國家。

3、在編制教師資源的匱乏,特別是農村教師資源更是緊缺。很多的年輕不願意去農村教學,農村條件差,工資低,發展前途緩慢等等理由,導致現在農村的主力教師團隊都是50-60歲的年紀,試想下如何讓這些老邁的教師們進行創新,他們教的課如何不古板枯燥?

4、小學教育歷來就給人一種思想僵化,強調標準、結果,而沒有從孩子的天性出發,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自己獨特的意見和想象力。我們一直在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沒有讓他自己去思考問題的原因和問題的本質。我們從來沒有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孩子眼中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也從來沒有意識到過,讓他們自己去看世界,去思考世界,去經歷這個世界,意義更為重大。

不只是老師,包括家長在內,其實我們都是在用一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從來沒有從孩子的心理需要出發,我們一直在把自己的世界強加給孩子,孩子的創造性和思維方式,就是被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點點扼殺了,而我們又要不斷的去批評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做題沒有創新思路。


決勝網

問什麼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教的很古板?()的夜晚,我女兒填漆黑就錯了?必須用晴朗?


首先,我們重複一下閱讀填空題的做題原則之一:題目的答案一定要在文章裡面找!即使我們的常識是鋼鐵比棉花堅硬,但是文中說了,在某種情況下棉花比鋼鐵堅硬,你做題的時候,我們都要尊重文章。

否則,我們還讀文章幹什麼?想填什麼就填什麼算了。

如果只有這一句,那麼,填什麼都是可以的,清涼,晴朗,漆黑,風雨交加,明媚,可愛,可恨……都可以。

不過,我認為,你女兒做的這個作業肯定不僅僅這一句吧?

例如:

1】()的夜晚,天下著毛毛細雨

2】()的夜晚,一束車的燈光照來,讓我看見了我的前面就是一個大坑

3】()的夜晚,小動物在我們面前叫著,跳著,於是我想起了那個富有情趣的句子:雲破月來花弄影

4】冰冷的鵝毛大雪,一陣一陣的落在我的臉上。在這()的夜晚,我走在沒有方向的原野……

在這些句子中,有一句話是可以填寫晴朗的,哪一句?一定要看上下文的。

有時候,我們沒有看完別人的文章,沒有聽完別人的話就忙著下結論,這是我們的錯誤所在。

以後,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即使是數理化,這樣的填空也會有的。

當然,有時候,還要有一定的常識

比如,英語:

In the moon light, the little boy saw a _______apple on the ground. The apple was small…

A red B white C green D grey

漢語:

在月光下,那小孩看見一個_______蘋果在地面上。那蘋果很小……

A 紅色的 B 白色的 C青色的 D 灰色的

據說,當時有一個教授就出了這一題來考中外文化培訓班的學生,結果,很多人都做錯!他們不是根據喜好填了紅色的,就是根據推理填了青色的,因為蘋果很小啊。

但是,實際上,應該根據常識填 灰色的。那是在月光下啊。

作為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就不要做,不要發言,不要評論,這時候,你裝模作樣在旁邊看著就可以了,微笑著裝高冷也行。要不,你說錯了,或者把孩子、老師或教材罵錯了,今後,小孩會嫌棄你的陪伴的。


逃出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作為一名從教22年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按課程標準的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以老師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性化閱讀實踐。在這裡,我想先談談我自己是如何教學的。


1、課前預習。

上課之前要求學生預習,自己學習生字詞語,掃清閱讀障礙。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2、自學生字詞語。

生字詞語重在學生自學,老師只講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筆順容易錯的字。

3、質疑問難。

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學習,有目的地學習。

4、初讀時要求把握內容,理清條理。

初讀課文時,再一次鞏固字詞,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理清課文條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往往會有不同的意見,我會引導孩子們思考,孩子們在思考討論中產生了一次次思維的碰撞,激起了思維的火花。


5、精讀時抓重點句子感悟。

在這個環節中,特別注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實踐,鼓勵孩子個性化表達。

比如我在教《清平樂·村居》中,抓住“醉”字教學,他們因為什麼而醉,孩子們的答案極其豐富:為景而醉,為家人和睦而醉,為孩子們愛勞動而醉,還有同學說喝醉……難道我要說一個標準的答案嗎?其實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6、品讀時抓人物特點,抓寫作方法。

7、最後再拓展延伸。

當然每個環節不是截然分開的,我們還必須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學段特點以及教材特點,不斷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

下面我再說說題主的困惑,現在的語文教育是很靈活的,就拿詞語搭配來說,只要合理即可,當然要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是要求閱讀短文後填空,那答案相對就比較固定了。

再說近義詞和反義詞,語言環境不同,詞語用法就不同。如果是單獨出現好辦,哪一種理解都可以但是如果是在短文中出現的詞語,我們還必須考慮詞語在短文中的意思,這樣找出來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才正確。

大部分老師都會注意孩子的思維訓練,注意孩子的創造力培養,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謝謝供圖!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1977,致力於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和班級管理。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為什麼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教的很古板?

()的夜晚,我女兒填漆黑就錯了?必須用晴朗?近義詞反義詞必須用固定的,我記得小時候老師教的是,他們的答案都不是唯一。我該怎麼跟老師溝通這個問題?

我想應該是依照課文原文填詞,否則,填“漆黑”比“晴朗”要好多了。我曾寫了不少文章,發了不少,一直批評標準答案問題。標準答案束縛了孩子的思維,標準答案喪失了孩子的質疑精神,標準答案本身是帶有原罪的。

但如果是依據原文填空,那答案就只能唯一。這時就是變相檢查背誦了。

關於有些小學語文老師古板的問題,我覺得這首先是缺點,但同時也有可取之處,比太花哨強,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些老教師,教學做事,有板有眼,字詞句篇,基本功紮實,但可能不靈活,不太變通,一是一,二是二,只要是古板,不是死板就行。

相比有些年輕老師,當然是個別的,要高收低,教學很花哨,聽課很好聽,但基本知識砸得不牢,孩子的成績反而不好,連一些基本的字詞基礎都打不好。

有人說看了小學課本,認為選材不好,變化太少。教育上有句話,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充其量是個教學的材料,大量的閱讀,還要跳出教材外。

所以說,只要這位教師教學古板點,而不是死板,讓孩子砸實課本,然後以課文為依託,向外輻射擴展,這還是一位好老師的。基礎知識要打牢,有時需要這種看似古板的求真精神。


走過萬水千山2018

我是專注教育20年的愛天晴,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很想懟回去了, 但我看了一下朋友們的答覆,我就原諒提這個問題的人,因為他確實對語文教學不理解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句:現在的小學老師總體水平比以前的老師好多了。每個老師的學歷至少要大專畢業,甚至是研究生。現在我們教育局還規定沒有達到本科水平的老師要繼續進行教育。所以家長請放心 ,我們的老師是非常專業的

至於你說的為什麼說一定要用晴朗的夜晚, 不能用漆黑的夜晚,因為我沒有看過你的完整的題目 ,所以不敢妄下斷語。我覺得你應該和老師溝通一下, 看看是什麼原因。


我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本科學歷,教小學已經有20年了。在教學過程當中,也會有學生向我提問為什麼只能填這個詞語,不能填那個詞語。我給他們的解釋就是不同的語境中答案是不一樣的,比如這個例子:

珍惜時間,珍惜生命,這兩個詞組搭配都是對的。但如果我改為選擇題:保護 珍惜

1.我們要( )時間。2.當危險來臨時, 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 )好自己的生命。

這兩個句子顯而易見 第一個選“珍惜”。第二個選“保護”。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希望能幫助你解答疑惑。


天天教育界

這位家長,我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可以肯定的說您一定斷章取義了。如果單純只是問()的夜晚,您的孩子填漆黑,如果那個老師說你錯,應該填晴朗,那他可以不用當老師了,因為他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還去教書,不是誤人子弟嘛!



這位家長如果您能看到我的回答,我想你把完整的題目發出來讓我們大家一起看看,您的孩子回答的是否正確,老師說錯,該填晴朗有沒有道理。

語文題目答案的確不唯一,但是在特定的要求和情境下,一些答案是對應唯一的。比如這道題目,您說近義詞和反義詞,所以我大概猜測題目是填()的夜晚,括號內要填反義詞,那您的孩子填漆黑,您覺得正確嗎?

您作為家長,請您在和孩子共同學習的同時,也請您把心真的放在孩子的學習上面,別看到()的夜晚,覺得孩子填漆黑,老師就是錯的,您也去仔細審一下題目,這道題目到底要填什麼,為什麼老師說漆黑是錯的,什麼原因?如果老師的確有問題,那麼您大膽的提出來,你提出問題,是對我們的幫助,家長幫助糾正我們的錯誤是很重要。


瀟紅老師


江海河100083

1.根據這位家長問者的描述,老師批改的正確答案不是慣常匹配的“漆黑的夜晚”,反而是不常匹配甚至是多來形容白天的“晴朗的夜晚”。我判斷,孩子這道題一定是有上下文需要參考或者題目要求按課本原文填空類型的題目。不是老師教得古板,而是家長看題不認真,斷章取義了!我們知道,做題一定要所答即所問,孩子們在學校裡不只是學現成的書本知識,還需要練習很多能力,比如按題目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是孩子從小學階段開始明確培養的基本能力之一。

2.另外,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做題的正確答案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另外,保持孩子自己的一些想象力或者自己的一些意見也很重要。在遇見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我們要把為什麼題的答案是是晴朗的,而不選用漆黑的,主要原因給孩子解釋清楚。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給他強調對或者錯,而告訴他在這個時候什麼條件下選擇這個答案是最合適的。

3.而既然說到了小學教育,就多聊兩句,小學教育歷來就給人一種思想僵化,強調標準、結果,而沒有從孩子的天性出發,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自己獨特的意見和想象力。我們一直在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沒有讓他自己去思考問題的原因和問題的本質。我們從來沒有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孩子眼中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也從來沒有意識到過,讓他們自己去看世界,去思考世界,去經歷這個世界,意義更為重大。

4.不只是老師,包括家長在內,其實我們都是在用一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從來沒有從孩子的心理需要出發,我們一直在把自己的世界強加給孩子,孩子的創造性和思維方式,就是被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點點扼殺了,而我們又要不斷的去批評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做題沒有創新思路。這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具有很大諷刺意味的事情。

一道題,怎麼選,都不重要。老師怎麼想也不重要,關鍵的是我們家長怎麼想,怎麼做!我們要從一道題裡面能夠仔細的去思考一下對孩子的教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去幫助他成長?


吳聊校園

語文較之於其它學科,l許多題是主觀題,比較靈活,沒有固定答案。題主反映的情況確實在教學中不鮮見。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小學語文課本有固定的詞彙短語需要學生識記。老師為了孩子牢固掌握這些知識,有意識地進行引導。沒有考慮不接受別的答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判錯是不對的。其二是有些老師是按標準答案改的,認為一定要遵從標準答案才是對的。這是個別老師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也即題主所說的固板。


舉飛752

  全日制小學校沒有與時俱進,是體制惰性和多年運行的慣性所致,要改過來很不容易。而課外培訓機構大數本身對語文教育缺乏深刻的認識,它們更關注商業利益,為了招到更多學生,刻意迎合大多數家長對語文的粗淺認識,讓家長們在3大誤區裡越陷越深。
  第一個誤區,是把字詞句、修辭、文學常識等語文基礎誤認為是閱讀考試的內容。我們的小學語文考試語文基礎分數很高而且死題佔80%,記性好,多做題,就可以得高分;所以平時對孩子的訓練很多,又經常放在閱讀題裡面去考,這就給家長造成了錯誤印象。
  第二個誤區,是誤認為多做閱讀題、記住答題技巧就是培養閱讀能力。以前思想禁錮,語文教學數學化很嚴重,閱讀教的很機械、考得很死板,可以總結答題套路,比如"用……寫作技巧(修辭手法),表現了……的特點,表達了某某人物……的思想情感"等等。
  第三個誤區,是家長常說"孩子答題能力不行",好像答不好閱讀題是文字表達能力有問題。其實,答題能力的核心是閱讀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如果對文章沒有自己的理解與思考,你拿什麼來答題?
  本文系慧讀慧寫作文學校校長鄭錕老師原創,裝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