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瓷磚開裂,才後悔沒注意這些!

瓷磚開裂的情況,生活中並不少見。小至砂礫摩擦引起的劃痕,大至牆體變形引起的裂縫,無不成為業主的心頭石,不僅有礙美觀,還可能引發更多後續問題。整齊漂亮的瓷磚,為何說裂就裂?除了瓷磚質量,開裂背後的誘因還有哪些?

誘因1

留縫不足

瓷磚的伸縮係數遠比鋼筋混凝土小,當出現熱脹冷縮時,基礎層的伸縮較大,而瓷磚膨脹過慢,如果瓷磚之間留縫不足就會產生被拉裂的現象。這種情況導致的開裂,裂縫紋理較小較短,其邊角還可能出現崩裂。

由於牆體降沉、牆體變形、地熱的熱脹冷縮,瓷磚留縫不足還可能導致地面中間地磚上鼓,磚與砂漿分離從而出現空鼓。

誘因2

切割造成暗裂

切割導致的瓷磚裂痕也是一種高發現象。與整磚相比,裁切後的瓷磚強度有所下降,後期更易開裂,裁切過程也可能導致瓷磚表面或內部有裂紋。裁切時出現的細小裂紋一般不容易被發現,隨著時間推移,裂紋逐步加大,最後才在磚面表現出明顯痕跡。

誘因3

人為劃痕

砂礫、高跟鞋跟或其它尖銳物與地面瓷磚接觸不當,就會磨損磚面,導致劃痕出現。劃痕位置容易聚集汙漬,日積月累下劃痕更加顯眼。

一般而言,裝修現場經常出現沙子碎石,鋪貼師傅應該注意瓷磚擺放位置,鋪貼後也要注意墊上包裝箱紙皮,做好防護工作。平時,業主也要多注意外出鞋子帶回來的沙子“劃傷”地磚。

誘因4

水泥標號過高或砂漿比例不對

如果水泥標號過大,當水泥砂漿凝結時會大量吸收水分,鋪貼後的瓷磚水分被過分吸收就容易拉裂;水泥與沙子在混合時比例不當,水泥含量過高的話,水泥的膨脹係數過大,同樣會引起瓷磚出現開裂的問題。

誘因5

外力撞擊

瓷磚打孔、砸牆、重物撞擊等行為,也會引起瓷磚開裂。

如果瓷磚要打孔,要先確認瓷磚是否存在空鼓。貿然下手鑽孔,操作稍有不慎就會把瓷磚打裂,特別是在有空鼓的部位打孔,這塊瓷磚很容易破碎脫落。

如果真的要進行打孔、砸牆等操作,應該充分熟悉工具和操作規範,或者請專業人士配合,儘量降低風險。

誘因6

敲打瓷磚力度不均

鋪裝瓷磚的過程中,工人一般會在鋪貼完的瓷磚兩邊進行敲打,以使瓷磚邊角位置與水泥砂漿和牆面更好地粘合。但是如果敲打力度不對,會導致瓷磚不同位置的附著力不一致,後期水泥強度上升、拉伸力增大的情況下,就會拉裂瓷磚。

誘因7

磚面釉料和胚體膨脹係數不一致

這種情況的裂痕也稱為“釉裂”,根本原因是坯磚與釉層之間存在膨脹係數差。

因為磚坯及釉面的膨脹係數不一樣,當受到外界環境影響時,磚坯與釉面會產生不一樣的伸縮,受到拉伸或者擠壓的釉面會出現不明顯的裂痕。當瓷磚離熱源太近,熱脹冷縮變化較快,這種裂痕更容易出現。

誘因8

牆體變形

樓體出現傾斜和降沉,牆體也會隨之變形。假如整棟樓下沉傾斜2釐米,哪怕每座房子牆體變形只有2毫米,瓷磚也會受不了拉力而產生變形、開裂。【點擊查看:求購12萬片外牆磚】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剛改造好的牆體應先晾一段時間,不要馬上鋪磚。

誘因9

瓷磚抗壓力或硬度不夠

瓷磚的硬度、抗折強度、抗龜裂性能、吸水率等參數,都是評價瓷磚質量好壞的重要參考標準,同時也影響著瓷磚的使用效果。

瓷磚本身質量參數不過關,也是導致瓷磚相比同類產品更易開裂的重要原因。比如瓷磚硬度不夠,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摩擦或者承重過高則容易開裂。

瓷磚開裂,防範於未然

如果是明顯裂痕,業主可以尋找相關專家或機構進行鑑定,根據成因(瓷磚質量或者鋪貼不當)與裝修公司或者瓷磚經銷商尋求解決方案。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瓷磚裂痕剛開始出現時並不明顯,往往要通過一段時間推移才被發現,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鑑定難度。所以,防患於未然很重要。

一方面,業主一定要選擇口碑良好的瓷磚品牌,杜絕因產品質量不過關導致的開裂情況;其次,找靠譜的裝修公司或施工隊,關注施工進度,提醒鋪貼工人多注意;驗收瓷磚甚至驗收房子時一定要細心,別等瓷磚鋪好後才發現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