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解密:怎樣正確的看待國產芯片的自主研發?

芯片解密:怎樣正確的看待國產芯片的自主研發?

從風險上來講,買芯片比自己做芯片風險低很多,從效率上來講,自主研發芯片成本高,回報效率慢;因此對於能夠自主研發芯片的廠商來講,不論性能如何,有如此魄力都是值得我們致敬的。

眾所周知我們是芯片進口大國,在芯片的使用上只能受制於人;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於企業來講,如果想要做強做大,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裡是永遠沒有出路的,“中興事件”就是我們很好的前車之鑑。

但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國產芯片的應用還在測試階段,只試用於自家品牌,並未對外開放;而在高端芯片領域,我國自主研發力度相對來說還較為薄弱,但伴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重視與企業的不斷研發,高端芯片領域對於我國來說只是時間問題;而更困難的問題還是來自於製造,現在能代工製造高端芯片的只有三星、臺積電、GF這麼了了幾家,英特爾是自研自產,所以即使國內研發出了高端芯片,還得交給他們製造出來才行。

芯片解密:怎樣正確的看待國產芯片的自主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