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現在我們喝上了自來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互聯網,大姑娘小媳婦跳著廣場舞,日子過得跟城裡人沒兩樣。”村裡人高興地說。

“全國最美鄉村”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已成為村民依戀、市民嚮往、遊客痴迷的地方。

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民建村一角


水墨“桃源”美景多

天剛亮,一輛輛滿載著遊客的客車就駛進村口。寧靜的民建村升起裊裊炊煙,村民忙著生火做飯,準備迎接八方來客。

“最美鄉村”因花而美。20餘萬株花卉、樹木全年將村莊點綴得絢爛多姿。民建村,一個“尋花問柳”的必來之處,遊人如織的場景在這兒並不鮮見。

沿著花徑,紅瓦白牆的民房錯落有致地依次排開,統一樣式的院牆、粉刷一新的院落讓人眼前一亮。

清晨和日落時分,5000多平米的廣場上人頭攢動,農民書畫家悠閒地描繪著家鄉美景,大姑娘小媳婦跳著歡快的廣場舞,孩子們在一旁蹦蹦跳跳地玩鬧著,老人們擺上一盤棋、唱起二人轉……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甜美的笑容,勾勒出“最美鄉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國家4A級景區走西口民俗第一村內,一幢幢莊嚴大氣、厚重古樸的建築,演繹了早期的純蒙古旅遊牧文化與明清時期“走西口”移民創造的農耕文化、中原文化。此外,景區內還分割出沙地運動、滑雪滑冰、水上運動、休閒度假、商務會議等多功能區,形成了“東雅、北靜、中娛、西鬧、南遊”的格局。每年,這裡接待遊客數萬人。

民建村是出了名的林果基地,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常見的有桃、杏、李子、梨、黃元帥蘋果,聽說過沒見過的有人參果、雞心果、玉露香,都是綠色無公害。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桃源”民建村的美景數不清。

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種植西瓜

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圖書室

文明治村民風淳

在民建村,總能感受到一股文明新風:院牆上“中國夢以和為貴”“勤善在手,福壽纏身”“明禮是福,和氣致祥”等標語隨處可見;草原書屋裡科技類、文化類、生活類、少兒類書籍汗牛充棟;書畫室,“畫家”們相互切磋、揮毫潑墨……

村裡走一圈,很難看到垃圾。垃圾都去哪兒了?

“我們村每三五戶人家配置一個垃圾桶,全村有60多個垃圾桶。”黨總支副書記劉廣福介紹說,“我們向村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村裡形成戶清掃、社收集、村集中、鎮運輸的環境清理鏈條。我們還實行道德積分制,以基礎積分、民主評議積分、環境整治積分等內容激勵村民,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農村環境整治中,培養農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民建村還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美麗文明庭院”示範戶、“乾淨人家·精巴媳婦”“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

走進村民吳雲霞的家,院子裡修砌整齊的小菜園裡,種著各種蔬菜,長勢喜人,屋裡的傢俱一塵不染。“現在,政府把我們村建設得這麼美,出門是小油路,活動有小廣場,房前屋後綠樹成蔭,我們更應該把自家的小環境收拾得乾乾淨淨,這樣住著才舒服。”

2017年,“自治區文明村”評選中,民建村榜上有名。


“量體”走出致富路

近年來,民建村由原來“一家一戶”式的分散耕種,變為土地“向能人集中、向產業集中、向大戶集中”,而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又促成了土地流轉的良性循環。“村企合一,以企治村”的“民建模式”,推動了村子的經濟發展,也鼓了農民的腰包。

劉廣福介紹,村裡依託30多年的蘋果梨品牌,引進特色優質果品300畝,實現林果面積達7000畝,畝均收益在6000元以上;發展定製體驗休閒採摘“經濟林”,打造特色林果基地;以3000畝嘯天設施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建成日光溫室245棟、連體智能溫室1.5萬平方米以及1萬平方米的特色餐飲區;以農光互補生態農業為突破口,2015年成功引進睿斌公司光伏發電與設施農業一體化項目,2017年6月全部併網發電,年發電量5100萬千瓦時,產值4080萬元,安置就業160多人;太平乳業公司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將村民1500畝耕地流轉入股,部分入股農民到公司就業,變成產業工人,每年享受土地租金收益並在企業領取薪酬和股份分紅。

“我們村沒閒人,個個有錢掙。”劉廣福說,在民建村,村民的生活裡充滿了創業致富的機會。

杭後頭道橋鎮民建村:美得讓人心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