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文/马庆云

这段时间以来,崔永元老师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开斥责冯小刚《手机2》的娱乐新闻已经被媒体报道的铺天盖地。我不再赘述。目前最新的进展是,崔永元老师拿出了范冰冰大小合同的证据,这个证据打在了《手机2》甚至于范冰冰其它影视剧的七寸上。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此事要简单赘述一下。小崔爆出大小两份合同,一份是一千万,另一份是五千万。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若此事落实,确实是范冰冰团队所为,势必面对“是否逃税漏税”的追责。刘晓庆老师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时候,也突然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儿。

崔永元老师于5月31日最后一刻,发了一篇《刘震云的家训》,文章调侃了刘震云老师要赚钱就得不要脸的家训。老刘头素有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小崔老师的这篇文章怼老刘的伤害力度不大。刘震云老师是河南贫苦农民出身,考上北大之后也是贫困学生,一度要女朋友(后来的媳妇)接济,身上的自嘲劲儿还是承受的住小崔调侃的。也因此,老刘的那句得不要脸,不能当真听,更像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式的自嘲。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最近这件事儿的争端,来自于电影《手机》。2003年,冯小刚导演拍摄了刘震云老师编剧的这部戏,老刘头随后出版了小说《手机》。2010年的时候,刘震云老师做第二署名编剧的电视剧《手机》也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两家平台播出过。这部电视剧的质量,我个人来看,要远远好于冯小刚的这部电影。电视剧的第一署名编剧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方金,导演则是沈严。这个沈严,就是《我的前半生》的导演。

冯小刚的电影《手机》过分单薄了,根本算不上小刚导演的代表作,甚至于可以说是其比较差劲的电影之一,有点郭敬明之于《小时代》的味道。这部电影版,只是围绕严守一找第三者、费墨找第三者两个事儿展开,并且用手机去暴露目标最终引发冲突。电影《手机》跟现在的抓小三的戏没有太多区别,内涵性不大。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刘震云老师在2003的时候,刚好45岁。这个时候的他,在电影编剧方面,并未表现出过人的才华来。相反,《手机》的剧本十分单薄,人物个性与行为动机都有所欠缺,在层次丰富性上,刘老师还像一个编剧新手。此后十年,刘震云老师的编剧水平,有一次核裂变,终于在《一九四二》中集中爆发。这部电影人物性格丰满,历史纬度明确,故事的情感张力异常坚定内向。55岁的刘震云,真正老道了。

这是剧本创作方面。在小说上,刘震云老师有着充沛的创作能力,行云流水的故事思路,让人物远比电影丰满的多。所以,在小说《手机》里边,就不仅仅是讽刺一两个出轨的故事那么简单了,它更像是对中年人生存困境的一种哲学审视,每个人都藏着委屈,每种委屈都不得伸展。电影,更像是讽刺的,小说则更像是关怀的。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电影《手机》让人反感,正是因为它过分把小钢炮式的机灵放在了讽刺上,而没有将厚实的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的关怀注入进去。2010年的电视剧电视剧版本,就改编了讽刺的套路,而换做了对每个人都藏着委屈的人文关照。那部电视剧,崔永元老师看了之后,便没有发言。

归根结底,还是小刚导演在创作上的水平依旧是裤腿子级别的。导演个人的艺术领悟低,编剧是无能为力的,再牛的编剧,也无法把一条裤腿子提到脖颈子的高度上去。小刚导演对刘震云老师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直在做减法,基本上每一部都是如此,毫无特例。最令人发指的,便是冯小刚对《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小说近乎毁灭地拍摄。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其实,这么多天来,舆论一直围绕崔永元、冯小刚、刘震云和范冰冰几个具体的人展开,却很少有人聊小说《手机》的内涵,这部小说到底讽刺或者关怀的是什么呢?刘震云老师的小说《手机》里边这样写到:

据作者统计,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要说三千多句话。如果有人夜里说梦话,还得再加上三十多句。在这部小说中有许多嘴,有人不爱说话,有人在说假话,有人在说傻话,有人在说实话,有人是话中有话。主人公严守一是一个以“说话”为生的人,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他的节目以说真话见长,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不由自主开始说谎话。当谎话和手机连在一起时,手机就变成了手雷。

《手机》讽刺的是崔永元还是窦文涛,它更像冯小刚与范冰冰的自嘲

有人不爱说话,这是刘震云。有人在说假话,抱歉,没办法对号入座。有人在说实话,这是崔永元。有人话中有话,范冰冰社交媒体平台上说她在《手机2》剧组很快乐,便是话中有话。看明白这些,再读读小说《手机》,就会对冯小刚和范冰冰升起一种人文与艺术的关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