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氣管的構成

◆ 氣管的管壁由黏膜、粘膜下層和外膜三層組成。

◆ 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層組成。上皮為假復層纖毛柱狀,由纖毛細胞、杯狀細胞、刷細胞、基細胞和小顆粒細胞等組成。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氣管上皮細胞超微結構模式圖

纖毛細胞呈柱狀,其中的纖毛不停地做麥浪式擺動——將管腔表面的粘液和細菌、塵粒等異物推向咽部排出。所以說纖毛細胞是淨化呼吸道的重要成分之一。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

杯狀細胞分泌粘液(大分子黏蛋白),同腺體分泌的粘液組成一道粘液性保護屏障——黏附吸入空氣中的顆粒物,溶解吸入的SO2、CO等有害氣體,並隨粘液排出體外。

系統認識支原體病

為什麼說支原體是萬病的導火索?

致病機理

● 支原體為細胞外寄生,很少侵入血液和組織內,存在於呼吸道黏膜纖毛上皮細胞的特異性受體。

● 纖毛的完整性和遊走性被破壞,使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為其它致病菌的侵入創造了條件。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病原特點

MG、MS均有較強的垂直傳播能力,雛禽易發病,引起發病與環境條件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支原體病可以說是一個條件病。既可垂直傳播,也可水平傳播。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誘發因素

1 接種疫苗誘發

目前接種凍幹疫苗後的雞群發病,特別是以甩鼻、呼嚕和咳嗽為主的呼吸道病中幾乎全有支原體感染。

發病後,支原體可和其他病原協同致病,如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嚴重感染或感染中後期,患雞會出現嚴重的氣囊炎病變。

2 禽舍空氣質量差誘發

通風不良,NH3、CO2、H2S含量超標會損害家禽呼吸道黏膜組織;使纖毛——黏膜黏液功能喪失或受限,給支原體造成順利侵入機體的機會,可以直接引發支原體病。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雞毒支原體

臨床症狀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打噴嚏,流鼻涕,咳嗽,呼嚕,氣管有囉音。個別雞表現腫臉、眶下竇炎,在眶下竇外可形成大的硬結節。眼流淚,有泡沫樣液體,眼內有乾酪物樣滲出物,造成失明。產蛋雞產蛋率輕微下降。

剖檢變化

主要病變在呼吸道,氣管內粘液較多,鼻腔粘膜潮紅髮炎,可見氣囊內有泡沫樣或乾酪樣物,如繼發大腸桿菌,則會表現為肝周炎、心包炎等。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滑液囊支原體

滑液囊支原體具有“隱秘性、糾纏性、危害難以評估性、留淘難以取捨性”

的特點。

隱秘性是指在6周前養殖戶在臨床上很難發現雞群感染、發病,等雞群陸續出現癱瘓、喜臥,逐漸消瘦時,大多在90天左右。

糾纏性是指一旦感染難以淨化,挑雞淘汰後還陸續發生。

危害難以評估性是指一生死淘率多少,對產蛋率、高峰期的峰值影響有多大,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程度難以用數字表述,病雞吃料不增產,高峰期峰值低,甚至沒有高峰期,漸進性消瘦、死亡。

留淘難以取捨性,正是危害的難以評估性和發現時雞群日齡較大而留淘難以取捨,通常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發病原因

1 垂直傳播

一群雛雞中有10%~20%經蛋感染的雞,則在很短的時間內可傳遍整群雞。10年前,見到滑液囊支原體病主要是在種雞場,但現在在商品雞場較廣泛流行,說明種雞場的淨化和孵化場種蛋的藥物、加熱等處理做得不夠。

2 活苗的感染

以普通雞胚培養製造的疫苗中常有滑液囊支原體的汙染,用該疫苗接種,可致被接種的健康雞感染髮病。

3 水平傳播

空氣傳播,臨床會見到管理、環境上的差異造成發病嚴重程度的差異。

症狀

病雞跛行,雙腿不能站立,臥地,消瘦,生長遲緩,關節或者腳墊紅腫,腫脹部位有波動感,也有胸部囊腫者。

剖解部位主要集中於跗關節腔、滑液囊、翅膀關節部分。關節腔內有香糊狀粘液或膿性分泌物、或黃色乾酪樣物。滑液囊有粘稠黃色分泌物,腓腸肌腱周圍有黃色小膿泡,肌腱正常。胸部肌肉消瘦,龍骨滑液囊出現大水皰。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萬病的導火索——支原體

診斷

依據臨床症狀和剖檢變化即可初步診斷。

早期診斷(30-40日齡):蛋雞、麻雞,用手捏一捏雞的胸部龍骨,當感到龍骨外面的皮膚增厚,腫脹就可以判定是感染了滑液囊志願體。

肉雞(17天以後),雞群呼吸道病久治不愈,腿的跗關節和翅部關節有水皰,膿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