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詩?

世界各地民風民俗

打油詩九問:

1、為什麼叫打油詩?

打油詩之所以被叫做打油詩,是因為一個叫張打油的讀書人,是他開起了打油詩的先河。

2、打油詩的本意

打油詩最開始是指張打油的詩,後來才泛指出語俚俗、詼諧幽默、小巧有趣這一類的詩。

3、打油詩的特點

通俗易懂,詼諧幽默,小巧有趣……

4、打油詩的格式

打油詩只要求押韻,至於對偶、平仄、格律這些,就兩字:隨意!

5、打油詩的目的

打油詩一般都是隨性而作,多以嘲弄或者譏諷社會百態,也可以用作猜迷。

6、打油詩的起源

一種說法是張打油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還有一種說法是張打油隨口而出的無題詩: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救援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

7、打油詩廣泛興起的原因

易寫,易懂,易記,易傳播!

8、打油詩的歷史

打油詩是自中唐張打油之後廣泛出現在人們視野的。但在中唐之前,這種類型的詩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尚未冠以打油詩之名而已。

9、打油詩經典作品

¥A


太老夫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塵

養兒個個都是賊

偷來蟠桃敬母親

¥B


縣官本姓王

一心當皇上

咔嚓只一聲

命喪

¥C


一朵梨花壓海棠

引來一堆大色狼

明眸皓齒逗人愛

十里八鄉美名傳

¥D


姑娘十八一枝花

芬芳撲鼻壓枝椏

燻得遊人滿園醉

低頭只顧弄桃花

……


江州老王

有的人會貌似謙虛地稱自己的詩是打油詩。其實,現在有的詩根本就比不上打油詩。真的不知道,把自己的詩與打油詩相提並論,到底算是謙虛還是驕傲。

一方面,打油詩不講格律,不講對仗,不講詞藻華麗,不講境界高雅,不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打油詩感情真摯,描寫傳神,風格詼諧,語言生動,朗朗上口,好讀好記,老百姓喜聞樂見。打油詩正經是中國文化百花園中,尤其是詩壇百花園裡一朵美麗的小花。

首創打油詩體的人姓張,職業就是打油的,名字和籍貫不祥。他家附近有一個高臺,經常有詩人登高望遠,大吟而特吟其詩。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詩人們沒有出來活動,鄉親們就鼓勵張打油登高吟詩。張打油不僅登臺即興吟詩,而且他的詩不脛而走,廣泛流傳。後來,人們就把張打油的詩叫做打油詩。

詩的內容是: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大體意思就是:天地之間全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裡是江河,哪裡是山嶺。遠處有一口井,所以看得見井上那個黑黑的窟窿。黃狗身上落了雪,就象一條白狗。白狗身上落了雪,就象腫起來一般。感覺很生動,不愧是打油幫的開山老祖。

還有一個版本是,有個當官的看見一首詩,內容是:地上雪花飄,一尺兩寸高,等到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鍬的使鍬。聽說是張打油寫的,就叫他以南陽被困為題,再寫一首看看。張打油吟道:敵人圍南陽,無兵也無糧,等到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當官的忍俊不禁,覺得真的是出自一人之手。

宋朝時候,一個叫做張三丰的道人得到一酒家照顧,就把他家的井水變成好酒。有一天,這家主人說,要是有酒糟餵豬就更好了。張三丰在牆上寫了一首打油詩: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從此井裡的酒又變成了水。

明朝時候,一個叫解縉的讀書人因為下雨路滑,在一家人門口摔了一跤,簾內傳來女人的笑聲。解縉隨口吟了一首打油詩: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滑倒解學士,笑壞老母牛。這是毒舌打油詩。

不僅草根寫打油詩,道士寫打油詩,文人寫打油詩,就連皇帝也會寫打油詩。清朝乾隆年間,一群文武大臣跟皇帝去上墳,看到神路兩旁的石人石馬,一位翰林院學士賣弄學問說,多好的仲翁啊!皇帝看他把翁仲顛倒成仲翁,索性一口氣顛倒了四個詞,寫了一首打油詩:翁仲如何叫仲翁,定是窗下少夫功。如今不準當林翰,貶到江南做判通。


柳如嫿

歷史上搞笑的打油詩都被人翻來覆去嚼爛了,毫無新意,南宮尋歡作為當今文壇打油詩創作達人,隨口唸叨那麼幾首,想必也能攪動打油詩江湖風雲。啼笑皆非那是段子,哭笑不得才是詩詞。

不信?桂花,上菜!



1

中年Ⅰ

人到中年不得已,

保溫杯裡泡枸杞。

皮糙肉厚還油膩,

一頓能吃五斗米。

2

中年Ⅱ

大棗枸杞保溫杯,

將軍肚裡藏餘威。

聰明絕頂君莫笑,

會吃會喝還會吹。

3

廣場舞

身姿曼妙無人睹,

何不去跳廣場舞?

踩著節拍踏著步,

扭完胳膊扭屁股。

4

而立

天生我才有啥用?

工地搬磚都嫌重。

一事無成立不起,

三十年來如一夢。



5

比高

欲與天公試比高,

先得定個小目標。

比如掙它一個億,

動動嘴皮輕飄飄。

6

江湖

英雄不要問出路,

流氓不要看歲數。

既然闖蕩在江湖,

做人就要有風度。

7

好漢

喝酒吃肉充好漢,

啤酒能喝一瓶半。

別人笑我酒量淺,

我笑別人喝得慢。

8

所愛

偶爾開窗聽鳥語,

也曾閉門讀禁書。

最愛抱枕思美女,

一旦睡覺如死豬。



南宮尋歡曰:高雅的詩詞千篇一律,讓人讀來晦澀難懂;有趣的打油詩萬里挑一,讓人讀後津津樂道。

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別拿村長不當幹部,別拿打油詩不當詩詞,別拿南宮尋歡當文化人。

打油詩比起律詩和絕句而言,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格式規範,少了束縛,更便於發揮。正因如此,打油詩如果想存活於世,就應該比正常詩詞更有內涵與價值。

南宮尋歡勢單力薄,舞文弄墨,寫詩為樂,讓孤獨的不寂寞,讓寂寞的不憂傷,讓憂傷的不痛苦,讓痛苦的不撕心裂肺。

生活,無非就是被別人笑笑,然後再笑笑別人,沒有過不去的檻。

不開心了,讀幾首打油詩,算是自嘲,也是嘲笑一切的不如意。



願每一個詩情畫意的我們,都能被這個雞毛蒜皮的生活溫柔以待。

我是南宮尋歡,有緣再會^_^

南宮尋歡

沒人回答民國時期山東軍閥張宗昌的詩嗎?來來來,給大家欣賞一下!

1.《遊泰山》: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這首估計大家都略有耳聞

2.《大明湖》:大明湖 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蛤蟆嗎?哈哈

3.《遊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個眼子一般粗,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濟南三大名勝,就差沒糟蹋千佛山了。

4.《遊蓬萊閣》: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幸好沒有漫遊全國各地作詩。

5.《求雨》:玉皇爺爺也姓張,為啥為難俺宗昌?三天之內不下 雨,先扒龍皇廟,再用大炮轟你娘。

這首詩雖然打油,倒是很反迷信。

6.《無題》:要問女人有幾何,俺也不知多少個。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

最搞笑的就是這首,既然無題,我覺得可以叫這個名字《老婆多的煩惱》。

7.《詠閃電》:忽見天上一火鐮,疑是玉皇要抽菸。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鐮?

閃點原來是玉皇大帝要抽菸,在點火。想象力倒是可以。

8.《詠雪》: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呀篩石灰。

閃電是玉帝點火,大雪是玉帝篩石灰也就好理解了。

9.《笑劉邦》: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你確定你和張良有關係嗎?

10.《大風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這首倒是志向高遠,細細想來,還是劉邦有文化。


秦瑟讀書

歷史上的有意思的打油詩確實不少,比如這首

唐代非著名詩人張打油

詠雪六出飄飄降九霄,街前街後盡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描繪出一幅大家掃雪的熱鬧景象,朗朗上口。。。

當然了還有這首——

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各位能看出來寫的是啥嗎?——《詠雪》,反正要是沒看題目光看詩,猜出來詩人講的是啥還是需要一些腦筋的。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達 ——《大明湖》by 張宗昌

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逗得我快要抽過去了。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遊蓬萊閣》by 張宗昌。。。

說完了歷史上的,說說現在的打油詩,也有一位“詩人”或者說“名人”寫的打油詩也很有意思。先看一首——

曾經逼死阮鈴玉, 也曾害死黛安娜。

辣手毒舌所為何? 只為街頭有八卦!

只恨此罪無法治, 戲裡皇帝終是假。

謠言腿短跑的慢, 送你一匹草泥馬!——《訴狗仔》

可謂“恢弘大氣”,看了之後絕對同樣想說草泥馬。。寫這首詩的人叫陳建斌,對就是著名演員陳建斌,他還寫過很多詩,在他的微博上,有一些是給他老婆蔣勤勤的。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打油詩有趣的人,現代我推陳建斌,而且還這麼愛老婆,不由的讓人粉上。(有點歪樓。。。)

以上


弗林特看世界

打油詩指運用俚語、俗話入詩,不講平仄格律與字數,被文人稱為“不登大雅之堂”的詩,據說因唐朝中期張打油而出名,其中還有一則趣事流傳。

一位官員到張打油附近寺廟上香,在牆上看到一首詩:

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

使鍬的使鍬。

官員看了大怒說,佛門淨地,誰在這亂放臭屁,抓來打三十大板。屬下官員回說,看這筆跡手法,必是張打油無疑。於是把張打油抓來了。

張打油聽明原委後大呼冤枉說,學生讀過幾年書,再不濟也不能作出這樣的詩,不信大人現場考考我,以辯真偽。官員一聽也對,不能憑一面之詞定罪。便說,現在安祿山叛軍兵圍南陽,就以此事為題作一首。


張打油踱了幾步便說,“百萬賊兵困南陽”,官員點頭“有氣勢”。“也無援兵也無糧”,官員說,寫實,還行。張打油便一口氣作完,“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官員一聽捧腹大笑說,跟牆上那首簡直是孿生兄弟,還敢說不是你寫的?(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自後歷經演變,打油詩衍生出新流派三句半,古代以女人小腳為美,但農村女兒因為要勞作,有的沒有纏腳變大腳。一次,一秀才看到對面來一大腳村姑,便賦三句半打油詩一首:

夕陽照山莊,走來一姑娘。

金蓮只三寸,橫量。

姑娘聽了柳眉倒豎,咬碎銀牙,便把酸秀才告上公堂。(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說打油詩便不能不提及近代名人張宗昌,他的詩取用口語書面化,通俗易懂,就算沒讀書的用當地方言讀出給他聽聽也能理解。

《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像玉皇要抽菸。

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鏈。


傳說有一道士(一說蝨母仙),天天去王婆酒屋賒酒喝,喝了一段日子,依舊無錢還賬,便為她挖了一口井抵債。說也奇怪,這井不出水只出酒,自此王婆無本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一段時間道士又來,問生意如何。她說,好是好,只是沒糟,無料餵豬。道士聽後,便在牆上題了一首打油詩: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當酒賣,還嫌豬無糟。

之後,酒井只出井水再也沒出過酒。(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南方鵬

打油詩的出處是唐朝的張打油的一首標新立異的詩“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這首詠雪詩,通篇沒有一個雪字,以俚語俗話入詩,不講平仄對仗。後來,大家把這類“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詩,稱為打油詩。

列幾個不錯的打油詩給大家欣賞下。

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張打油)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幕天寒無一事,竹時寺裡看梅花。(唐寅 )
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出門休驚黃尾犬,越牆莫損蘭花盆。(鄭板橋的《贈樑上君子》)

民國的軍閥張宗昌的打油詩,很出名,很搞笑。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張宗昌《詠泰山》)
忽然天空一火燫 ,可能神仙要抽菸 。如果不是要抽菸 ,為何又是一火燫。(張宗昌《詠閃電》 )
無題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個。(張宗昌,無題)

勇戰王聊歷史


所謂搞笑打油詩,我首先想起和下雪有關的兩首。

一首是這樣的,一個秀才一個官員一個富人在一走烤火喝酒吟詩,一個乞丐在窗下避雪,雪正大,屋子裡三人決定以雪為題材各吟一句。秀才:"大雪紛紛落地。"官員:"此乃皇家瑞氣。"富人:"再下三年何妨?"正好三句,差一句湊一首,正不知咋辦,窗外乞丐正瑟瑟發抖,聽裡面富人所說氣不打一處來,接一句:"放你孃的狗屁!"正好湊成一首。

還有一首,唐代張打油的,"江上一籠統,井上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本詩形象生動地揭示了大雪忽下的驟變情景,讀來饒有趣味。

總之,打油詩雖不如文人詩格調高雅,但其通俗俚趣卻讓人耳目一新。


校園微觀察

要說搞笑的打油詩,我推薦幾首三句半打油詩。從前有個狂書生嘴貧,愛作三句半打油詩。一次他在路傍見一姑娘正在井邊打水,這姑娘腳大,他隨囗吟道,行走大路傍,見位美嬌娘,金蓮三寸長,橫量。姑娘進屋告訴家人說有一狂生笑話她腳大,家人將其擒住送往縣衙,以挑戲婦女之罪名投入大牢。他瞎了一隻眼的舅舅去牢裡看他,二人見面互相痛哭,他見舅舅一隻眼掉淚,又張囗吟道,見舅如見娘,令人痛斷腸,二人同落淚,三行。舅舅大罵轉身離去,縣令知其嘴貧,且有改過之意將他宣進大堂,教訓一蕃,當堂批示,此生性狂蕩,言語實無狀,念其能改過,釋放。


山清水秀67918610308



大雪白濛濛,

井口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