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丨運用樂觀解釋方式,助學生戰勝挫折

推荐丨运用乐观解释方式,助学生战胜挫折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業任務繁重,面臨中考、高考巨大壓力的特殊時期。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在面臨困難、挫折時,學會運用樂觀的解釋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免受抑鬱和焦慮的侵襲,而且能促進學生持久努力,收穫學業成就和幸福感。

激發學生傾訴情緒情感,釋放消極情緒

焦慮、抑鬱、憤怒等消極情緒會窄化學生的“思維—行動”範疇,使學生把眼前的困難、挫折看成是持久的,個人難以改變的;也使學生思維僵化、封閉,難以接受不同觀點。而教師詢問、傾聽、共情的話語卻能激發學生傾訴情緒情感。傾訴能起到釋放消極情緒,消解不合理信念,拓展“思維—行動”範疇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想改變學生悲觀的解釋風格,首先要調整學生的消極情緒。

一個初中時生病也要堅持上課的要強孩子,在升入高中後,因為無法適應名次、分數的巨大落差,開始斷斷續續地曠課。當她終於鼓足勇氣來到學校時,老師卻拉著她的手,關心、急迫地說:“你到底要幹什麼?”“你能不能堅持每天來?”“你越不來不就越害怕嘛!”……教師為學生心急又難過,卻不知她所說的話不僅沒有雪中送炭,反倒是在撕開傷疤。學生沒有感到溫暖,反而多了一道心病——再到學校時如何面對老師的責問。

上述案例中,老師如果拉著學生的手,真誠地詢問:“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跟老師說說你的感受、想法,好嗎?”之後,老師再關心地傾聽,感同身受地共情,學生的心就會打開一扇窗,情感、思想也會在師生間流動起來。

助學生積極重構問題,打破悲觀解釋方式

中學生正處於“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他們常以偏概全,誇大挫折、失敗的範圍和影響;自我評價也常陷入二元思維,順利時認為自己全好、全能,受挫時認為自己全壞、全不能。在與他們交談時,教師要幫助他們積極重構問題,打破他們頭腦中的悲觀解釋方式,即認為挫折是持久存在的,個人是無能為力的災難化預期。

教師要在傾聽學生過程中,識別出學生是在什麼時候遇到了困難,哪些方面感到無能為力,以及具體的情況,然後通過語言表達重構問題,將學生的困難置於時間中,將能力的侷限性置於空間中,使之具體化。引導學生看到挫折、失敗是局部的、暫時的,個人能力的不足是可以改變的,從而引導學生看到希望,增強學生對事態發展的控制感。當教師將學生的問題具體時空化後,實際上也是在幫助學生找回他們一直忽視的自身正面的成功經歷,這也非常有益於學生增強自信。

一名學生進入高三後成績忽好忽壞,心情也隨之大起大落。當學生向老師訴說自己的無奈、焦急時,老師卻認真地說:“成績總波動是最要命的,怎麼填志願?是就高還是就低?尤其高考時你再波動到低谷,那可倒黴了!”教師意在警告學生問題的嚴重性,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但卻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問題絕對化的定性以及災難化的預期,這如同在舉步維艱的學生身上又加了一塊重石。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如果在傾聽的基礎上,這樣積極重構學生問題:“成績波動確實惹人心煩,但從你成績波動的高點來看,你有一定實力,也很有發展潛力;從低點看,你在最近的期中考試中,主要是數學沒考好,存在審題不清、掌握不熟練的問題。審題能力和熟練性是可以通過練習、總結不斷提高的。”這樣的樂觀解釋必然會讓學生感到豁然開朗,行動有的放矢。

教師要善於將學生言語中的“總是”“不能”“沒用”“沒辦法”等絕對化的詞語換成或加上具體的時間、空間限制詞。這看似文字遊戲,但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不同的詞語展現出或悲觀或樂觀的解釋風格,也在塑造著不同的心靈。

肯定優勢美德,與學生共同探索問題解決方案

當教師幫助學生重構問題,發現了何時何地存在著哪些困難和問題後,就要和學生共同探索如何解決問題,確定行動方案。教師要激勵學生,使學生獲得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動力和行動方法,應從以下兩方面著力:

推荐丨运用乐观解释方式,助学生战胜挫折

肯定、讚揚學生的優勢美德

教育的目的是識別和培養學生的優勢品質。當學生某些優秀品質在心靈深處不斷增強、發展時,就成了他們改變自身弱點和抵抗生活中風暴的力量。所以教師需要在傾聽和日常生活中發現學生的優勢美德。

另外,學生是成長中的未成年人,他們的任何問題都隱含著積極因素,教師要在問題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和讚揚,然後再談行動的著眼點,即如何換個角度審題、思考。而且學生的許多特點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就會有不同的定性,教師要在肯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理管理和運用。

比如,對於一個上課愛說話的學生,教師要肯定、引導他,說:“愛和同學說話是你的特點,很好,你要學會運用、管理這個特點,把它變成優勢——會演講、能廣交朋友,上課時也能做到該說時積極說,不該說時不說。”學生相信自己有某些優秀品質,才有改變、前進的動力,才會樂觀地思考,相信某種行為能解決某個問題、達到某個目標,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那樣。

當然,肯定、讚揚學生的積極品質並不是說不可以批評學生。批評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但能激勵學生的批評是批評學生的行為,比如“你這樣想,少考慮了一個……因素,思路不對”“你上課隨意說話不好”;而不是批評人格、品質,比如“你太以自我為中心”“你缺乏自律”。而且,即使批評行為,次數也不宜過多。在一段時期內,批評一個行為至少要有肯定三種積極表現與之相配合。

與學生一起探索行動方案

“上坡路和下坡路不是同一條路”。學生產生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獲得激勵的過程也不是同一路徑。教師的精力不要放在究根溯源地尋找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而要和學生一起積極探索行動方案。常用的語言和思維模式是:“現在,你覺得怎麼做更好呢?”“你如何想和如何做,對自己最有利,也最有利於解決問題呢?”“為了改變現狀,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有什麼人、什麼資源有助於你解決問題?”

教師在認同、肯定學生提出的良好行動方案的基礎上,還可提出自己的建議,但要通過“你認為值得試試嗎”“你覺得可行嗎?有幫助嗎”等句式,瞭解學生的接納程度並促進學生做出行動承諾。教師在提出建議時,要著力促進學生行動的變化。

例如,有個學生覺得自己非常用功,每天學到半夜11點,可成績還是難以提高。對這個學生,老師在提出建議時可以說:“你確實很努力,有毅力,應該堅持。但努力包括量和質兩個方面,量就是投入必要的時間,質包括統籌規劃、學習方法、勞逸結合的安排等,提高質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總結和調整的過程。你在……方面可以……改進一下。”這種建議既肯定學生已有的努力,又使學生確信自己的行動可以推動事情的發展,增強行動、改變的動力和信心。

與學生一起憧憬未來,進行積極預期

教師在結束和學生的交流時,要和學生一起憧憬美好未來,進行樂觀預期。可用的句式有:“你覺得這樣行動,會有什麼收穫和變化?”教師還可以明確地表達“誰也不能先知先覺地預測成功何時到來,但積極行動一定會推動事情的發展卻是不變的真理。辛勤耕耘一定會有收穫的”。

樂觀的預期不是否定個人行動的價值,也不是脫離實際,盲目樂觀,忽視成長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挑戰。它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個人行動能推動事情發展”的信念,鼓勵學生延遲滿足,在目標未按預期達成時仍能積極行動,還能引導學生不斷超越自我,敢於迎接新的挑戰。

上述溝通模式能提升學生的自尊自信,幫助學生樂觀地面對挫折,讓學生在困難、挫折面前不放棄,更積極、持久地開展行動,從而擁有更快樂而有意義的學校生活。

推荐丨运用乐观解释方式,助学生战胜挫折
推荐丨运用乐观解释方式,助学生战胜挫折

說明:本文為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中學生樂觀認知行為技術訓練(AFA12084)”階段成果之一

欄目:工作筆談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