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要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红楼梦第一人当属贾雨村。要说升迁最迅猛,第一人仍是贾雨村。但是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官场失利,贾雨村在以后的官场上绝不可能混的如此风生云起。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继母,但贾雨村的失败却是成功的亲妈!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贾雨村得甄士隐赠银参加大比,中了进士,选入外班,升了本府知府,娶了美娇娘。真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被参了。被参的理由还十分奇特:(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未免有些贪酷之弊”,很显然贪酷之弊并不是主因,只是顺带的,不然怎么说“未免有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十万雪花银”自然不可能都是白色收入,如果没人查,你就是清知府;如果有人查,你就是贪官。而贾雨村被参的原因与“贪酷之弊”无关,只是因为太过恃才傲物了,对上司不够礼遇!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再看上司参他的书面理由:“生性狡猾”,难听的说你狡猾,好听的就说机敏。“擅纂礼仪”,难听的说你擅纂礼仪,好听的就是洒脱不羁、不拘泥俗礼。“沽清正之名”,难听的说你沽名钓誉,好听的就是清正廉洁。“暗结虎狼之属”,难听的叫拉帮结派,好听的就是与人为善。“地方多事,民命不堪”倒是可以参人,但这两个理由又太笼统。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所以贾雨村的第一次罢官,纯粹是因为性情太傲,对官员侧目而视,以致上下级关系没处好,因此被上司“寻个空隙”、“作成一本”。

接下来贾雨村经历了一个低潮期,好好的一个进士,曾经的知府大人,沦落到给一个五岁的小姑娘教书的地步。但幸运的是贾雨村又遇到了一个出仕的契机,借由林家与贾府的关系重入官场。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这一次的贾雨村是涨教训了,看到香菱一案时,本欲严惩薛蟠,结果看见门子的眼色,立刻退堂。听到王老爷来拜,忙具衣冠出去迎接。回头立刻听取门子的建议,让薛蟠假死脱身。最后,做“好事”当然要留名了,于是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薛蟠事了,写的信不是给薛家,而是贾家和王家。到此时贾雨村的“傲骨”全变成“媚骨”,但这个时候贾雨村还有些羞耻心,于是远远打发了出主意的门子。

看着贾雨村对门子、王老爷、贾政、王子腾的态度哪里还有之前的自信傲然?

一朝革职,竟然让贾雨村的官场之路愈加亨通!

到了石呆子一案,贾雨村连羞耻心都没了,更添了几分狠辣。为了几把扇子,设了个法子,讹他(石呆子)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

第一次入官场,贾雨村恃才傲物,得罪同僚,被参革职。第二次入官场,贾雨村抛了傲骨,谄媚上司,从此官路亨通。贾雨村的改变无疑是吸取了第一次入仕的教训。贾雨村一出场时,脂评:雨村真是个英雄。雨村真令人爽快。雨村豁达,气象不俗。然而到了香菱一案,画风陡转,满篇的“奸雄”、“全是假 ”,如此改变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