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真的半年不拿针线?不,只是袭人不喜黛玉的针线!

黛玉真的半年不拿针线?不,只是袭人不喜黛玉的针线!

32回,袭人误剪了湘云给宝玉做的扇套,湘云和黛玉之间出现这样一段对话:

袭人也笑道:“他本不知是你做的。是我哄他的话,说是新近外头有个会做活的女孩子,说紥的出奇的花,我叫他拿了一个扇套子试试看好不好。他就信了,拿出去给这个瞧给那个看的。不知怎么又惹恼了林姑娘,铰了两段。回来他还叫赶着做去,我才说了是你作的,他后悔的什么似的。”史湘云道:“越发奇了。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剪,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这段话有三个重点:1.袭人使唤湘云给宝玉做针线,还说是外头做活的女孩子做的。2.宝玉、黛玉闹性子,黛玉误剪了湘云做的扇套。3.黛玉几乎不动针线,一年半的时间只做了个香袋。

第一点我上一篇文章写过了,可以说做扇套也就罢了,但是鞋袜之类的只有男子的妻子才有资格做,袭人让湘云做男子的鞋袜可以说是毁闺誉的。第二点,在32回之前,宝黛经常因为金玉良缘吵架,吵起来剪个东西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个扇套是湘云做的(虽然在此之前,宝玉、黛玉都不知道是湘云的手工),那黛玉的行为就失礼。第三点,是我今天重点讲述的一点:黛玉到底是不是很少拿针线?

黛玉真的半年不拿针线?不,只是袭人不喜黛玉的针线!

18回,袭人宝玉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

这又是荷包又是香袋的,甚至这香袋还是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一个不事针线的人会有精巧的绣工?

25回,(黛玉)这日饭后看了两篇书,自觉无趣,便同紫鹃雪雁做了一回针线

也就说黛玉除了看书和姐妹们的团体活动,针线就是另一个打发时间的活动了。

28回,宝玉进来,只见地下一个丫头吹熨斗,炕上两个丫头打粉线,黛玉弯着腰拿着剪子裁什么呢宝玉走进来笑道:“哦,这是作什么呢?才吃了饭,这么空着头,一会子又头疼了."黛玉并不理,只管裁他的

29回,贾母带宝玉和姑娘们去清虚观打醮,因张道士要替宝玉说亲,说的还是一个15岁的姑娘,宝黛二人又因金玉良缘发生争吵,宝玉甚至要摔玉。最后宝玉、黛玉、紫鹃、袭人四人无言对泣。一时,袭人勉强笑向宝玉道:“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

黛玉真的半年不拿针线?不,只是袭人不喜黛玉的针线!

黛玉不是针线做的最多的一个人,但绝对是书中提到针线次数最多的人,然而却被一个丫鬟抱怨半年不拿针线,还不是自己屋里的丫鬟!语气那是一个嫌弃啊,看看:林姑娘多娇气,不拿针线老太太还怕她劳碌!多病弱,什么都不做,大夫还吩咐静养!多懒散,一年半就做了个香袋!

再看看29回,袭人劝宝玉“你看看这玉上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本来宝玉、黛玉都已经不吵了,听了袭人的话后,两人又闹了起来:

林黛玉听了,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要剪。袭人紫鹃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林黛玉哭道:“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希罕,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袭人忙接了玉道:“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宝玉向林黛玉道:“你只管剪,我横竖不带他,也没什么。”

矛盾又升级了!袭人你跟了宝玉这么多年,还真是会劝人啊!

黛玉真的半年不拿针线?不,只是袭人不喜黛玉的针线!

现在的宅斗小说里经常有这样一种绿茶,“好心好意”的劝别人,最后不仅不能平息双方的怒火,反而经常使怒火升级。单凭这一点说袭人绿茶,当然证据不足,但如果不是对黛玉的针线尤为在意,为什么前几天还说黛玉的穗子,现在又说黛玉半年不拿针线了呢?你是住在潇湘馆了,眼不错的盯着人家,知道了人家半年没拿针线?还是有天眼通,开了上帝视角?

如果说袭人劝宝黛,却使怒火升级,只是一个意外,那我们看看袭人是如何劝宝玉、晴雯,以至晴雯差点被撵走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