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委常委、副市長張萬平出席哈爾濱市慶祝第28次全國助殘日活動

活動現場,為全市評選出的10家市級“哈爾濱市殘疾人育人服務基地”頒發了榮譽牌。10家殘疾人育人服務基地分別為:黑龍江省圖書館、哈爾濱市群眾藝術館、哈爾濱市圖書館、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喜馬拉雅FM哈爾濱站、知間書坊、黑龍江省雲書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潤澤社工服務中心、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化館、哈爾濱世紀汽車歷史博物館。這10家單位是殘疾人育人服務的優秀代表,也是殘疾人育人服務的帶頭先鋒,都曾經在以往的工作中,為殘疾人群體的文化教育、文體生活、能力素養提升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做出了大量的貢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們將在全市未來的育人服務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今年2月,哈爾濱市殘聯在第七次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中,確立了我市殘疾人工作 “51357”的總體佈局,並創新性地提出了“育人服務”和“環境服務”兩大概念。在以往我市殘疾人工作所圍繞的康復服務、就業服務、維權服務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基礎上,又形成了五位一體的殘疾人服務新格局。“育人服務”的提出,是立足於解決殘疾人由於身體功能限制而引發的自身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生活技能、就業難、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識和能力等現實問題和困難。殘疾人育人服務,是對殘疾人服務模式、內涵和外延的大膽創新,也是殘疾人工作深入精神文化領域的有益探索。

作為五位一體服務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殘疾人育人服務,提升殘疾人文明素養,將成為惠殘服務的先導性工作和基礎性工作,發揮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圍繞育人服務工作,哈爾濱市殘聯面向全市已經實施推進了“三個一工程”,即“開設一批育人講堂”、“建立一批育人基地”、“樹立一批育人典型”,通過開展國學傳統文化教育、紅色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讀書引導等方面的主題思想教育活動和培訓講座,幫助殘疾人開啟心智、增強自信、崇尚文明、遵規守法。全市殘聯繫統力爭在2018、2019、2020決勝小康社會的關鍵三年裡,在我市開設百次育人講堂、建立百個育人基地、樹立百名育人典型。市殘聯將以此為契機,以社會化助殘服務為抓手,加強與這些單位的合作與聯繫,共同探索更多的新方法和新路徑,在育人實踐方面,通過提高殘疾人教育水平、豐富殘疾人文化生活、加強殘疾人道德教育、強化殘疾人法治宣傳、宣傳殘疾人先進典型五個方面的工作,來激發殘疾人朋友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內生動力,引領和豐富殘疾人朋友們的精神生活,幫助他們更加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為他們搭建提升自我、豐富自我、展示自我、實現自我的大舞臺,提升他們的自身能力、素養、水平,增強他們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和本領,讓殘疾朋友們感受社會溫暖,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授牌儀式後,張萬平副市長還到青年宮出席了由市民政局、市殘聯、市文化局主辦的“祝福祖國 放飛夢想——中國夢 我的夢第34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暨第28次全國助殘日專場文藝演出”,觀看了由哈爾濱安全之聲藝術團、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夢之隊特殊技藝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年盼》《千手觀音》《雪舞紅花》《燭光裡的媽媽》、魔術《我心飛翔》、陶笛獨奏《奔馳在千里草原上》等精彩節目。

此外,出席授牌儀式的還有:哈爾濱市編辦副主任高麗娟,哈爾濱市財政局副局長田東波,哈爾濱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文祥,哈爾濱市民政局副局長王春華,哈爾濱市人社局副局長孫晶華,哈爾濱市衛計委副主任柯雲楠,黑龍江省文化廳社文處處長李春芝,哈爾濱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家協會主席唐飈。

(51357總體佈局:“5”就是精準化、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法治化的助殘服務“五化”新理念;“1”就是實施“久助戰略”,實現殘疾人事業系統性、全方位、可持續發展;“3”就是堅決打贏作風整頓、扶貧解困、三年行動攻堅戰;

“5”就是加速構建康復服務、育人服務、環境服務、就業服務、維權服務五位一體的殘疾人服務新格局;“7”就是在七個重點、短板和弱項上聚焦發力。一個重點:積極尋找扶貧解困門路,幫助困難殘疾人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兩個短板:殘疾人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和殘疾人工作隊伍建設的短板;四個弱項:殘疾人證管理、事業單位改革與管理、殘疾人事業發展空間、社會力量助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