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备上级检查的现象?

抄教案备查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从「抄」可以看出,根本不走心,类似于复印。只有机械行为,并无思考的参与。唯一结果是制造出一本更换了日期的教案,但这个结果毫无意义,说实话,跟废纸无异。因为老师们谁也不会照着这种教案来讲。

怎么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备上级检查的现象?

从「备查」可以看出,这件事的形式主义实质。形式主义只讲究做过,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必要做,为什么要做,做得怎么样,有没有积极成果?只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不关注合不合理、需不需要、有没有用。

形式主义的背后往往藏着官僚主义。不调查研究,凭主观判断、个人好恶,默守成规、不去与时俱进,但又要摆架子、甩威风、体现长官意志,下面的人只好想出些走形式、搞过场的东西来应付检查,对付过去、糊弄了事。

而有些事上级下级都知道有问题,偏偏谁也不肯做第一个向陈规陋习说不的人,于是,大家合伙演一场戏,你好我好。可是,同样的一件事重复十年不觉得索然寡味么?

教学理应常教常新,教师理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案,但不是每年都爬起来再手抄一遍。电子备课不好吗?随时增添新的理解、删除过气的内容、记录课堂的反馈,持续跟进、迭代升级,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备课。

十年如一日抄教案,只为备查,累的是教师,伤的是教育。这种检查,还是扫进垃圾堆吧!

当然,有极少不自觉的教师,不备课、不写教案,糊弄学生,就要好好管上一管了!

怎么看待年年都抄一遍老教案备上级检查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