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估值千亿美金贵不贵?还能不能买?

小米赴港IPO在资本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综合市场消息,5月3日,中国内地“独角兽”企业小米集团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最快将于6月获批上市,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改革以来首个“吃螃蟹的企业”。所谓“同股不同权”,又称双重股权结构或者AB股结构。不同于“同股同权”公司的一股一票,“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股票分高、低投票权两种股票,高投票权的股票每股有2票至10票的投票权,称为B类股;一股一票甚至没有投票权的称为A类股。高投票权股一般由管理层持有。

市场担忧小米IPO会导致“钱荒”

根据市场预计,小米估值在600亿到1000亿美元,此次IPO将募集1000亿美元,成为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IPO(上市估值近2000亿美元)后,全球最大型的科技公司IPO。市场担忧,小米IPO募集的巨额资金,可能会吸走港股市场大规模的资金,从而导致“钱荒”。

根据其招股书,小米此次IPO募集的资金,计划将30%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小米上市估值千亿美金贵不贵?还能不能买?

大批吃瓜群众关心“雷军能不能成为新首富”?

最令资本市场兴奋的是,小米上市可造就多少人实现财富自由。根据招股书,小米员工数量为14000多,其中5500多名员工拥有公司股权,按照上市后千亿估值计算,5500多名员工分得500亿股权,人均近1000万,上市半年后解禁。据坊间传闻,小米上市以后,约有100名员工身家过亿,另有1000名员工身家过千万,妥妥实现财富自由。

此后,北京相亲市场不再问“你有北京户口吗”,而是你在小米公司的工号是多少。更有人戏称,小米上市后将利好北京房市,半年后海淀区楼市井喷,各楼盘喜迎接盘千人团。已经有人据此强烈建议北京刚需族春节前买房,以避锋芒。

小米上市估值千亿美金贵不贵?还能不能买?

除了持股员工的财富引来艳羡的目光外,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身价也成为市场热议焦点,雷军能成为中国新首富吗?招股书披露,雷军持有31.41%公司股权,小米上市后,雷军的身家将达314亿美元,按照今年4月3日发布的《2018年全球亿万富豪榜》,其身价超过王健林,成为仅次于马化腾、马云、李嘉诚的中国第四大富豪。如果小米的市值不断上涨,其身价超过马化腾也并非不可能。

小米上市估值千亿美金贵不贵?还能不能买?

此外,雷军还享有对小米公司有最大自治管理权。招股书显示,小米股本将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对于提呈小米股东大会的任何决议案,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股股份持有人则每股可投一票。极少数保留事项有关的决议案除外。只有雷军和林斌两人拥有A类股。按照AB两类股份的投票计算,雷军的表决权比例约为53.79%,林斌的表决权比例约为29.67%,小米创始团队和公司管理层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一制度对新经济公司特别有吸引力。

小米估值贵了吗?现在还能不能买?

根据小米目前的估值,它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新股。关键的问题来了,小米的估值为何可以高达千亿美元?这个估值贵不贵?上市后这个估值的股票还值不值得购买?

对于上述问题,首先来回答一下市场为何给予小米如此高的估值。首先,小米利润连年大增,公司财务健康。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亏损3.03亿元、2016年净利润18.9亿元、2017年利润为53.6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2亿元,财务健康。其次,小米的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商业模式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2017年,这三个版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0.3%、20.5%和8.6%。其中,小米拥有庞大且高度活跃的全球用户。截止到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超过了1.9亿,整个非硬件收入提供了更大的增长潜力。第三,小米的国际化属性和投资属性也是促其将长期保持增长的因素之一。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资或孵化超过210家公司,有4家已经上市。此外小米还持股4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迅雷和美的。

小米上市估值千亿美金贵不贵?还能不能买?

实际上,市场认可的自有其道理,小米公司的产品已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绝对的性价比之王,只要小米进入哪个行业,根本就不用再比较同类产品。

但性价比之王路线也导致它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毛利率太低,他的手机出货量大,但是利润还比不了OPPO、VIVO、华为,更别提苹果。这是致命缺陷,这种盈利模式决定了它赚的是辛苦钱。小米本质上与其他互联网公司有差别,既有制造业属性,也有互联网属性,但小米的基础还是一家制造业公司。根据雷军自己的定位,也是软硬皆有,他曾经回答过这类问题:“我知道关于小米是哪一类的公司一直有很多争论,今天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不纠结了。我们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子商务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没关系,我们是全新模式,很难归类是哪类公司。”

手机品牌

2017年出货量

利润(亿美元)

平均利润/手机

华为

1.6亿

40

25美元

小米

9千万

10

11美元

OPPO

1.2亿

30

25美元

VIVO

1.2亿

30

25美元

但这种模式不是护城河,薄利多销会引发很多后起之秀竞相模仿,拼性价比的结果是全行业吞苦果,其决定了你稍微不具有性价比优势,用户就跑光了。这是小米模式最尴尬之处。

再看看小米的估值。此次小米赴港IPO募资1000亿美元,也就是6000亿人民币,按照新股必炒的传统,很可能上市后翻一番,也就是12000亿人民币市值。逾万亿市值,150倍市盈率。对比美国百年老店高端制造之王通用电气,掌握多项核心科技,市值也就1200亿美金。而且小米这种模式长期决定了不可能大幅提升盈利。

当然了,小米公司的确是家好公司,但对于小米公司的估值贵不贵,值不值得购买,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述仅是一家之言。你是选择做小米的用户,还是要在二级市场做小米的股东,全看个人对小米公司深入研究后做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