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肥胖是吃出來的嗎?可能是天生的!

如今,胖寶寶比比皆是,那麼兒童肥胖是因為吃得太多,吃出來的嗎?

實則不然!

兒童肥胖的原因,其實可以追溯到媽媽孕前——

寶寶肥胖是吃出來的嗎?可能是天生的!

  • 媽媽的飲食習慣是否健康?
  • 媽媽自身有沒有肥胖問題?
  • 媽媽是用什麼方式進行分娩的?
  • 媽媽在孕期以及分娩過程中是否用過抗生素?
  • 產後是否給孩子進行母乳餵養?
  • ……
寶寶肥胖是吃出來的嗎?可能是天生的!

這些問題對孩子造血細胞的發育,以及嬰兒初期腸道菌群的建立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決定了孩子今後的代謝過程。

所以,孩子肥胖的原因,不僅僅是吃的多與少,這麼簡單的標準,而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甚至要追溯到媽媽孕前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

除此之外,大家要知道,衡量孩子胖瘦的科學標準不是體重的高低,而是BMI指數。

一般來說,生長曲線包括4張圖,也就是身高、體重、頭圍和BMI曲線。其中BMI曲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質量指數,是需要計算體重身高比之後才能繪製得出的。

通過觀察BMI曲線的走勢,就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應孩子的體型是否勻稱。

寶寶肥胖是吃出來的嗎?可能是天生的!

如果孩子的BMI曲線在第50百分位附近,就說明他身高、體重的增長是合適的,體型相對比較勻稱;如果BMI曲線在50%~85%之間,只能說孩子體重偏重,但不能稱之為“胖”;只有BMI曲線超過了85%,才能說孩子胖。

如果孩子真的超重或即將超重,家長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改善:

1、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

堅持母乳、不使用消毒劑、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適當補充益生菌都會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

2、 改善餵養方式

  • 沒有添加輔食的小月齡寶寶哭鬧,很多家長認為是飢餓引起,其實有可能是腸絞痛、受到驚嚇或該換紙尿褲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家長不應一味單純只靠餵奶來安撫孩子。
  • 在嬰兒期增加富含纖維素食物的攝入量,母乳即是富含纖維素(低聚糖)的食物,同時適當提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千萬不要認為蛋白質的食物吃得越多越利於嬰幼兒的生長。蛋白質攝入適宜,可以預防兒童及成人期肥胖。
寶寶肥胖是吃出來的嗎?可能是天生的!


3、增加運動量

吃得多、運動少,孩子自然胖得快,家長要多鼓勵孩子鍛鍊身體,參加體育運動。

對嬰兒來說,鼓勵孩子在清醒狀態下多趴著,趴著和爬行不僅增加運動量,而且也利於神經系統發育。另外,外出時要儘可能多地進行戶外運動。

除此之外,家長要改變傳統認知中“孩子胖=健康”的觀念,通過科學合理的養育方式,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