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便宜坊”(二)

清朝光绪初年,便宜坊因为很受附近市民的欢迎,生意渐渐做大。便宜坊的主人病故后,由儿子继任掌柜。新掌柜年轻力壮,精明能干,便宜坊的生意更加兴隆。店内忙不过来的时候,经常请隔壁馒头铺老板的一位山东籍小老乡过来帮帮忙。小伙子名叫孙子久,是到京城来找事做的,当时只有十四五岁。孙子久聪明能干,人也老实厚道,新掌柜请他到便宜坊帮忙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孙子久到便宜坊后,整日辛勤劳作,店内店外,无论脏活累活,粗活细活,从不挑剔,干得干净利索。同时他也在日常的干活中,逐渐学会了店内的各种手艺。孙子久的勤快、能干,深得掌柜的喜爱。数年后,掌柜独生儿子突患重症,久治不愈。无计之下,掌柜听信了巫婆之说,孩子的病是自己多年杀鸡宰鸭所致,若自此之后不再杀生,孩子的病就能治好。为了独生儿子能痊愈康复,掌柜决定放弃便宜坊的生意,将小店让给孙子久经营。

孙子久接手便宜坊后,继承便宜坊的老传统,特别注重加工鸡鸭的质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经营。孙子久从山东荣城县老家招来四五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入店学徒。这些小学徒特别勤恳,很快便掌握了烤鸭店内的各种手艺。有了新的人手,便宜坊的经营也越做越大,名声也因此日涨。不久手中有了较充裕的积蓄,孙子久又增添了新铺房。到庚子年间,又将原来的小铺改建为楼房。由于便宜坊既在烤鸭的质量上胜人一筹,更在价格上比较低廉,以至于上至王府大户,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喜爱这家烤鸭店,便宜坊的名称逐渐传遍京城,便宜坊的生意也更加兴旺。
好吃“便宜坊”(二)​(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