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花更紅——崆峒區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速寫

“超市開進村裡面,買東西不用跑城裡了,就是方便!”近日,平涼市崆峒區大秦鄉東九村供銷合作社門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該供銷社新到了一批玉米專用肥。村民蘭中元就急不可待地走進去,東摸摸、西看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供銷社裡面的東西質量好、價格合理,像我今天買的這一車化肥下來就能節省200多元。”大秦鄉東九村村民蘭中元說,“過去買菜、拉化肥、交話費,辦一件事得跑好幾個地方,有時還要專門跑到縣城去,麻煩得很。現在,供銷合作社就在家門口,方便多啦!”

如何能夠重現活力,實現雙贏?崆峒區供銷合作社主任者志龍說,“恢復供銷合作社活力,關鍵在於改革創新,出路在於服務‘三農’。”供銷合作社的根在農村,生命力在農村。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大力推進基層社改革,響亮提出“把超市開到農村去”的口號,運用連鎖、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門店,發展連鎖經營。2000年,全系統一舉扭虧為盈。如今,供銷合作社面貌煥然一新,重新成為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供銷社人開門店,超市搬進村裡面,綜合服務到身邊,我們生活真方便。”這是當地農民對供銷社的評價,也是如今供銷社工作的真實寫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的在於破解農業農村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那麼怎樣通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來打破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

去年5月,崆峒區出臺了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14項綜合改革目標,制定了重大事項任務分解表,特別是對供銷社工作人員、合作基金建立、社有資產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如今,各項改革任務正在如期進行。據介紹,目前,崆峒區供銷合作社完成11個村級綜合服務社省級配套設施安裝,按標準改造提升了雙廟、柳溝、張寨等24個村級綜合服務社。註冊登記了白廟供銷社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盤活了現有資產。對安國永福養殖、土谷堆養殖等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規範完善,實現了銷售額20多萬元。採取龍頭+基層社+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探索出了一個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模式。建成了該區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推出了“網上供銷社”。截至2017年年底,實現農產品市場交易額2662萬元,利潤達187.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